《曾國藩家書》原文、註釋、譯文!【第三卷:治家篇】(下)


《曾國藩家書》原文、註釋、譯文!【第三卷:治家篇】(下)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最顯赫和最有爭議的人物,其生前譭譽參半,既有“中興第一名臣”的美稱,又有“賣國賊”的惡名。
閱筆曾國藩率湘軍鎮壓了太平大國,被清廷稱為“同治中興”第一功臣;又於1861年創辦了中國最早的洋務軍工企業安慶內軍械所,成為洋務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辛亥革命以後,一些革命黨人稱他“開就地正法之先河”,並在“天津教案”中殺人割地,是遺臭萬年的漢奸。
閱筆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對曾國藩的評價最為客觀,稱曾國藩“譽之則為聖相,讞之則為元兇。”
閱筆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對他這位赫赫有名的同鄉評價甚高,他在1917年致友人的信中說:
閱筆“吾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閱筆蔣介石更是把曾國藩奉為終生學習的楷模,並親自從《曾國藩家書》中摘錄出許多語錄,然誦參悟。
閱筆當然,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是不能脫離當時的歷史條件的。特別是對曾國藩這樣的學識很高的人物,是絕不能妄下評語的。
閱筆曾國藩受地主階級利益的侷限,官至一品大員,代表著封建統治勢力。但是,作為一個影響深遠的人物,必然有其深刻的自身原因。單就這個意義,研究、瞭解曾國藩也是非常必要的。


閱筆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湖南湘鄉人,生於1811年,卒於1872年。曾國藩六歲讀書,二十八歲中進士。初授翰林院檢討,一直到道光29年(1849年)升禮部右侍郎、署理兵部左侍郎。咸豐帝即位後,他先後兼任過兵、工、刑、吏等侍郎等職。
閱筆曾國藩在仕途上官運亨通,十年之中連升十級,並在京師贏得了較好的聲望。他一生嚴於治軍、治家、修身、養性,實踐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
閱筆被後世視為道德修養的楷模。
閱筆曾國藩一生經過了中國哀朽的過程,就其本人而言,早年精專學問,學作聖賢,著實取得不少成績,後從戎理政,也不失終有所成。然而他率軍鎮壓太平天國,殺人割地等所作所為,卻是罪名昭著。特別是“天津教案”使曾國藩遭到沉重的精神打擊,於1872年3月12日,死於兩江總督任上,終年61歲,正如古人所云:“千夫所指,無病自亡。”
閱筆無論曾國藩屬何種類型的人,如何評說,歷史是公正和客觀的。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曾國藩對他們所處的歷史時期和後世的中國社會,都產生過重要的影響,尤其是他留下的《曾文正公文集》一書,在歷史上受到世人的重視。
閱筆《曾文正公全集》由曾國藩撰寫,李鴻章之兄、湖廣總督李瀚章編輯,共167卷,初於1876年刊行,幾經刻印,卷數不一。全集包括奏搞、批牘、治兵語錄、文集、詩集、雜著、日記、書扎、家書、家訓等部分。但流傳至今,並受世人重視的,亦只有其中的“家書”真正遺留下來了,難怪著名學者南懷謹在《論語別裁》中說:“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有十三套學問,流傳下來的只有一套《曾國藩家書》。”

閱筆《曾國藩家書》反映了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他治政、治家、治學、治軍的主要思想,是研究曾國藩其人及這一時期歷史的重要材料。
閱筆本書收集及整理了曾國藩家書之精華部分,按年代順序併合為:修身篇、勸學篇、治家篇、理財篇、交友篇、為政篇及用人篇等部分,基本包括了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思想。


《曾國藩家書》原文、註釋、譯文!【第三卷:治家篇】(下)

致諸弟。勿使子侄驕奢淫佚「原文」
閱筆澄溫沅季四位老弟左右;念五日著胡二等送家信,報收復武漢之喜,念七日具摺奏捷,初一日製臺楊慰農需到鄂相會,是日又奏念四夜焚襄河賊舟之捷,初七日奏三路進兵之折,其日西刻,楊載福彭玉麟等,率水師六十餘船,前往下游剿賊,初九日前次謝恩折,奉硃批到鄂,初十日喜四劉四等來營,進攻武漢三路進剿之折,奉失批到鄂。
閱筆十一日武漢克復之折,奉硃批廷寄諭旨等件,兄署湖北巡撫,並賞戴花翎。兄意母喪未除,斷不敢受官職,則二年來之苦心孤詣,似全為博取高官美職,何以地吾母於滄下?何以對宗族鄉黨?方寸之地,何以自安?是以決地具折辭射,想諸弟亦必以為然也。
閱筆功名之地,自古難居,兄以在籍之官,募勇造船,成此一番事業,名震一時,人之好名,誰不如我?我有美名,則人必有受不美之名者,相形之際,蓋難為情;兄惟謹慎謙虛,時時省惕①而已,若仗聖主之威福,能速將江西肅清,蕩平此賊;兄決意奏請回籍,事奉吾父,改葬吾母,久或三年,暫或一年,亦足稍慰區區之心,但未知聖意果能俯從否?


閱筆諸弟在家,總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權勢,則家中子侄,最易流於驕,流於佚②,二字者,敗家之道也,萬望諸弟刻刻留心,勿使後輩近於此二字,至要至要。
閱筆羅羅山於十日拔營,智亭於十三日拔營,餘十五六亦拔營東下也,餘不一一,乞稟告父親大人叔父大人萬福金安。(咸豐四年九月十三日)
閱筆「註釋」
閱筆①省惕:警惕。
閱筆②佚:放蕩。
閱筆「譯文」
閱筆澄、溫、沅、季四位老弟左右:
閱筆二十五日打發胡二等送家信,報告收復武漢的喜訊,二十六日寫奏摺報捷,初一日製臺楊慰農需到湖北相會,當天又報告二十四日晚上燒襄河敵人船隻的捷報,初七日上奏三路進兵的摺子,這天西刻,楊載福、彭玉麟等統率水師六十多隻戰船,前往下游殺敵,初九日,上次謝恩的摺子已奏皇上硃批送到湖北。初十日,彭四、劉四等來軍營,送到進攻武漢三路的摺子的硃批。
閱筆十一日武漢克復的摺子,收到硃批廷寄諭旨等件,為兄榮任湖北巡撫,並且賞戴花翎,為兄的意思,母喪守制還沒有到期,決不敢接受官職,如果一經接受了,那麼兩年來苦心孤詣謀劃的戰事,好象都是為了博取高官厚祿而為,那如何對我母親於九泉之下?

閱筆何以對宗族鄉黨?自己的心,又何以自安?所以決定寫奏摺向皇上辭謝,我想弟弟們也一定是這麼認為吧。
閱筆官場這個地方,從古至今,都是一個難呆的地方,為兄作為在籍的官員,招募士勇,修造戰船,成就這一番功業,使名聲震動一時,人的好名思想,哪個不一樣,我有美名,別人總有得到不好名聲的,對比之下,又怎樣的難為情呢。為兄只有謙虛謹慎,時刻警惕自己,如果仰仗皇上的威福,能夠迅速江南地區敵人肅清,為兄決心奏請皇上批准回家,侍奉父親,改葬母親,久則三年,或者一年,也足以稍微使我心裡感到安慰,但不知道皇上能夠批准不?
閱筆弟弟們在家,總要教育子侄輩遵守“勤敬”二字,我在外,既有了權勢,那麼家裡的子醫最容易產生驕傲奢侈、放蕩不羈。“驕扶”二字,正是敗家之道,萬萬希望弟弟們時刻留心,不要讓子侄們近這兩個字,至關緊要啊!
閱筆羅羅山在十二日拔營,智亭在十三日拔營,我十五日十六日也拔營,準備東下,其餘不一一寫了,請稟告父親大人叔父大人,祝他們萬福金安。(咸豐四年九月十三日)
閱筆諭紀澤。宜教家人勤勞持家「原文」
閱筆字諭紀澤兒,胡二等來,接爾安稟;字畫尚未長進,爾今年十八歲,齒已漸長,而學業未其益,陳岱雲姻伯之子,號吉生者,今年入學,學院批其詩冠通場,渠系戊戌二月所生,比爾僅長一歲,以其無父無母,家漸清貧,遂爾勤苦好學,少年成名,爾幸託祖父餘蔭,衣食豐適,寬然無慮,遂爾酣豢①佚樂,不復以讀書立身為事。古人云:

閱筆“勞則善心生,佚則淫心生。”孟子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吾憂爾之過於佚也。
閱筆新婦初來,宜教之入廚作羹,勤於紡織,不因其為富貴子女,不事操作,大二三諸女已能做大鞋否?三姑一嫂,每年做鞋一雙寄餘,各表孝敬之憂,各爭針業之工,所織之布,做成衣襪寄來,餘亦得察閨門以內之勤惰也。
閱筆餘在軍中,不廢學問,讀書寫字,未甚間斷,惜年老眼蒙無甚長進,爾今未弱冠,一刻千金,切不可浪擲光陰,四年所買衡陽之田,可覓人售出,以銀寄營,為歸還李家款。父母存,不有私財,士庶人且然,況餘身為卿大夫乎?
閱筆餘癬疾復發,不似去秋之甚,李次青十六日在撫州敗挫,已詳寄沅甫函中,現在崇仁,加意整頓,三十日獲一勝仗;口糧缺乏,時有決裂之虞,深為焦灼,爾每次安稟,詳陳一切,不可草率;祖父大人起居,闔家之瑣事,學堂之功課,均須詳載,切切此諭!
閱筆(咸豐六年十月初二日)
閱筆「註釋」
閱筆①酣豢:酣,盡情,豢:指芻豢,即家畜。酣豢:比喻用酒肉盡情享樂。
閱筆「譯文」
閱筆字諭紀澤兒胡二等來,接到你告安的信。寫字筆法還是沒有長迸,你今年十八歲了,年紀已大了,但學問還看不到收益。陳岱雲姻伯的兒子叫吉生的,今年入了學,學院把他的詩作為這次考試中的第一名。他是戊戊二月生的,比你只大一歲,因為他沒有父母,家道逐漸清貧,因此他勤學苦練,少年成名。你幸虧依託祖父的餘蔭,穿的吃的豐盛合適,心寬沒有顧慮,以致你便貪戀快樂,不再想以讀書自立為志向。古人說:“勤勞的人會養成好的思想,懶惰的人會促長淫樂的心理。”孟子說:“處在憂患中,容易使人上進,充滿生機;生在安樂中,容易因懈惰而自取滅亡。”我很憂慮你的過於快樂。

閱筆新媳婦初上門,應叫她下廚房熬湯煮飯,紡紗制布,不能因為她是富貴人家出身,就不幹事。大、二、三女兒已經能夠做鞋子了嗎?三個姑一個嫂,每年做鞋一雙寄給我,各人表一表孝心,各人表演一下她們的針線工夫。所織的布,做成衣服寄來,我也要觀察閨房裡面那些人誰勤快誰懶惰。
閱筆我在軍隊裡,不停止做學問,讀書寫字,沒有怎麼間斷,剛的老了,眼睛昏蒙,沒有什麼進步。你今年才二十出頭,一刻千金,卻切不可以白浪費時光。四年所買衡陽的田地,可找人出售,把銀子寄到軍營,去還李家的錢。父母在,子女不存私財,老百姓家都這樣做,何況我身為公卿大夫呢?
閱筆我的癬疾復發了,但不如去年秋天那麼厲害。李次青十六日在撫州敗挫,詳細情況見寄沅甫信中。現在崇仁,加緊整頓,三十日獲一勝仗;口糧缺乏,時有決裂之虞,深用焦灼,爾每欠安稟,詳陳一切,不可草率;祖父大人起居,闔家之瑣事,學堂之功課,均須詳載,切記此諭!(咸豐六年十月初二日)
閱筆致四弟。宜常在家侍侯父親「原文」
閱筆澄侯四弟左右:胡二等來,知弟不在家,出看本縣團練。吾兄弟五人,皆出外帶勇,季居三十里外,弟又常常他出,遂無一人侍奉父親膝下。溫亦不克遄①歸侍奉叔父,實於《論語》遠遊吉懼二章之訓相違。觀餘令九弟速來瑞州,與溫並軍,庶二人可以更番歸省。澄弟宜時常在家,以盡溫清之職,不宜干預外事,至囑至囑。

閱筆李次青自撫州退保崇仁,尚屬安靜。誰敗勇之自撫回省者,日內在中丞署中,鬧請口糧,與三年艾一村之局②相似,實為可慮。
閱筆明年延師,父大人意欲請曾香海,甚好甚好!此君品學兼優,吾所素佩;弟可專人作書往聘,稍遲旬日,吾牙喲請之。其館金豐儉,則父大人酌定,吾自營寄歸可也。
閱筆(咸豐六年十月初三日)
閱筆「註釋」
閱筆①遄:迅速。
閱筆②局:局面。
閱筆「譯文」
閱筆澄侯四弟左右:
閱筆胡二等來,知道弟弟不在家,出看本縣的團練去了。我們兄弟五個,都同在外帶兵。
閱筆季弟住在三十里以外,你又經常外出。這樣便沒有一個侍奉父親大人膝下。溫弟也不能馬上回來侍奉叔父,實在是和《論語》中遠遊、喜懼兩章的訓示相違背。現在我叫九弟馬上到瑞州,與溫弟在一個軍營,也許可以兩個人輪番回家探親了。澄弟你適合時常在家裡,以盡人子問寒問暖的職責,不合適去幹預外面的事情,至囑至囑!
閱筆李次青自撫州退保崇仁,還算安靜無事,只是打敗的士兵從撫州回省的人,這幾天在中丞署裡鬧要口糧,與三年前艾一村的局面一樣,實在值得憂慮。

閱筆明年請老師,父親大人意思想請曾香海,很好很好!這個人品學兼優,我一向來佩服。弟弟可以修書一封,派專人去聘請。稍微幾天,我再寫信去請。他教館的報酬多少,由父親大人決定,我從軍營回來好了。(咸豐六年十月初三日)
閱筆致四弟。不宜常常出門「原文」
閱筆澄侯四弟左右:
閱筆初六俊四等來營,奉到父大人諭帖,並各信件,得悉一切。弟在各鄉看閉閱操,日內汁已歸家。家中無人,田園荒蕪,堂上定省多闕①,弟以後總不宜常常出門,至囑至囑!
閱筆羅家姻事,暫可緩議,近日人家一人宦途,即習於驕奢,吾深以以為戒。三女許字,意欲擇一儉樸講讀之家,不必定富室名門也。
閱筆楊子春之弟,四人捐官者。吾於二月念一日具奏,聞部中已議誰,部照概交南撫。
閱筆子春曾有函寄雪琴,似已領到執照者,請查明再行布聞。
閱筆長夫在大營,不善抬轎,餘每月出門,不過在五六次,每出則搖擺戰慄,不合腳步。
閱筆茲僅留劉一胡二盛四及新到之俊四聲六在此,餘俱遣之歸籍;以後即僱江西本地轎伕,家中不必添派也。

閱筆此問軍務,建昌府之閩兵,昨又敗挫,而袁州克復,大局已轉,儘可放心,十月內餉項亦略寬裕矣。(咸豐六年十一月初七日)
閱筆「註釋」
閱筆①閥:通“缺”。
閱筆「譯文」
閱筆澄侯四弟左右:
閱筆初六俊四等來軍營,奉父親大人諭帖,並各信件,知道一切。弟弟在各鄉看團練,近日預計已經回家了。家裡沒有人,田園荒蕪,堂上大人沒有人侍奉,弟弟以後總不合適常常出門的,拜託了拜託了!
閱筆羅家結親的事,暫時緩一下。近來人家一當了官,便滋長驕奢的習氣,我常常以此為戒。三女找對象,我的意思選擇一個節儉樸實的耕讀人家,不必一定是富家名門。
閱筆楊子春的弟弟,四人捐官的,我在二月二十一日已報告上去,聽說部裡已經討論批准,部照都交南撫。子壽曾經有信給雪琴,似乎已經領到執照了,請查明白了再傳播出去。
閱筆長夫在大本營,不會抬轎子。我每月出門,不過五、六次,每次出去轎子都搖擺戰慄,抬轎的人腳步不合。現只留劉一、胡二、盛四和新來的俊四、聲六在這裡,其餘的都遣送回原籍。以後僱人即可僱江西本地轎伕,家裡不必添派了。

閱筆這邊的軍務,建昌府的福建兵,昨日又打了敗仗,而袁州克復,大局已開始轉變,儘可放心。十月內的餉項也略為寬裕些了。(咸豐六年十一月初七)
閱筆致四弟。得兩弟為幫手「原文」
閱筆澄侯四弟左右:二十八日由瑞州營遞到父大人手諭,並弟與澤兒等信,具悉一切。
閱筆六弟在瑞州輸一應事宜,尚屬妥善,識見本好,氣質近亦和平。九弟治軍嚴明,名望極振。吾得兩弟為幫手,大局或有轉機。
閱筆次青在貴溪尚平安,惟久缺口糧,又敗挫之後,至今尚未克整頓完好。雪琴在吳城,名聲尚好,惟水淺不宜舟戰,時時可慮。
閱筆餘身體平安,癬疾雖發,較之住在京師,則已大減,幕府乏好幫手,凡奏摺書信批稟,均須親手為之,以是不免有廷閣耳。餘性喜讀書,每日仍看數十頁,亦不免拋荒軍務,然非此則更無以自怡也。
閱筆紀澤看漢書,須以勤敏行之,每日至少亦須看二十頁*。不必惑於在精不在多之說。
閱筆今日半頁,明日數頁,又明日耽擱間斷,或數年而不能畢一部。如煮飯然,歇火則冷,小火則不熱,須用大柴大火,乃易成也。甲五經書已讀畢否?須速點速讀,不必一一求熟,恐因求熟之一字,而終身未能讀完經書。吾鄉子弟,未讀完經書者甚多,此後當力戒之。餡汐陰如未讀完經書,當速補之,至囑至囑!(咸豐六年十一月廿九日)

閱筆「註釋」
閱筆①貢:通“貢”。
閱筆「譯文」
閱筆澄侯四弟左右:
閱筆二十八日由瑞州營遞送到父親大人手諭和弟弟、澤兒等的信件,知道一切。六弟在瑞州為辦理的所有事宜,還算妥當,見識本可以,氣質近來也平和了些。九弟管理軍隊嚴肅明白,名聲很響。我得兩位弟弟做幫手,大局或者會有轉機。
閱筆次青在貴溪還算平安,只是好久以來都缺糧食,又是在打敗仗之後,所以至今部隊還沒有整頓好,雪琴在吳城,名聲還好,只是那兒水淺不合適水戰,時刻都值得憂慮。
閱筆我身體平安,癬疾雖然發了,比較在京城時,還是大大減輕了。參謀部門缺乏好幫手,凡屬奏摺、書信、批稟,都要親手擬就,所以不免延擱了時日。我的性格喜歡讀書,每夭仍舊看幾十頁,也不免將軍務丟生疏了,但不這樣便沒有使自己恰然自得的東西了。
閱筆紀澤看漢書,必須遵守勤、敏二字,每天至少看二十頁,不必受所謂“在精不在多”
閱筆說法的迷惑,今天讀半頁,明天讀兩頁,再明天又耽擱、間斷,或者幾年還讀不完一部書。如煮飯線樣,歇了火就冷,小了火就不熟,要用大柴大火,才容易成功。甲五經書已經讀完沒有?必須快點閱讀,不必一一求熟,恐怕因為求熟一個字,而終生讀不完經書。我們鄉下的子弟,沒有讀完經書的很多,以後要努力戒掉。諸位甥如果沒有讀完經書,應當馬上補讀。至囑至囑!(咸豐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閱筆致九弟。歸家料理祠堂「原文」
閱筆沅甫九弟左右:正七歸,接一信,啟五等歸,又接一情。正七以虛故,不能這回營,啟五求於嘗新後始去。茲另遣人送信至營,以慰遠虞。
閱筆三代祠堂,或分或合,或在新宅,或另立規模,俟沅弟復吉後歸家料理。造祠之法,亦聽弟與諸弟為之,落成後,我作一碑而已。
閱筆餘意欲王父母父母改葬後,將神道碑立畢,然後或出或處,乃可惟餘所欲。目下在家,意緒極不佳,回思往事,無一不懈慚,無一不褊淺①。幸弟去秋一出,而江西湖南,物望頗隆,家聲將自弟振之,茲可欣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望弟慎之又慎,總以克終為貴。家中四宅,大小平安。念三四大水,縣誠永豐,受害頗甚,我境幸平安無恙;弟寄歸之書,皆善體,林氏續選《古文雅正》,雖向不知名,亦通才也。如有《大學衍義》《衍義補》二書,可買者買之。學問之道,能讀經史進為根抵,如兩通兩衍義及本朝兩通,葷六經諸史之精,諸內聖外王之要。若能熟此六書,或熟其一二,即為有本有未之學。家中現有四通,而無兩衍義,祈弟留心。
閱筆弟目下在營,不可看書,致荒廢正務,天氣炎熱,精神有限,宜全用於營事也。餘近作賓與堂記,滬稿寄閱,久荒筆墨,但有問架,全無精意,愧甚愧甚!(咸豐八年五月三十日)

閱筆「註釋」
閱筆①褊淺:福:衣服狹小。引申為氣量狹小。褊淺:即淺簿。
閱筆②鈔:通“抄”。
閱筆「譯文」
閱筆沅甫九弟左右:
閱筆正七回來,接到一信。啟五等回,又接一信。正七因為得了虐疾,不能返回營。啟五請求新谷上市嘗新之後才去。現另派人送信到你營裡,以安慰遠方親人懷念。
閱筆三代祠堂,或者分;或者合,或在新住宅,或另立規模,一概等九弟克復吉安之後回家料理。建造祠堂的方法,也聽九弟與諸位弟弟商定,落成以後,我作一塊碑罷了。
閱筆我的意思想父母改葬後,把神道碑立起來,然後或出或處,才可隨自己的便。現在在家,情緒很不好,倒億過去,沒有一件不慚愧,無一件不淺薄。幸虧弟弟去年秋天一出山,而江西湖南的呼聲很高,我家聲望將從弟弟開始振興,真是欣慰得很!沒有什麼事沒有開頭,但很少有自始至終都完美的。希望弟弟慎之又慎,總還是以有始有終為貴吧。家中四家,大小平安,二十二、四日大水,縣城永豐受災很厲害,我家幸喜平安無事。
閱筆弟弟寄回的書,都是善本,林氏續選《古文雅正》,雖說一向不知名,也是一個通才。如有《大學衍義》《衍義補》兩書,可買的就買。學問之道,能讀經史的才有根底,如兩通兩衍義和本朝兩通,薈萃了六經、諸史的精華,都是內修聖賢之道,外興王者之業的要決。如果能熟讀這六本書,或者熟悉其中一兩本,就是有本有未的學問。家中現有四通,沒有兩衍義,請弟弟留心。

閱筆弟弟現在在軍營,不可以看書,以致荒廢了正務。天氣又炎熱,精神有限,要把圭精力用到軍務上去。我近來寫了《賓興堂記》,抄稿寄給你看,筆墨功夫許久荒疏了,只有一個框架,沒有一點精彩,慚愧慚愧!(咸豐八年五且三十日)
閱筆致四弟季弟。在家裡注重種蔬等事「原文」
閱筆澄季兩弟左右:兄於十二日到湖口,曾發一信,不知何時可到?胡蔚之奉江西耆中丞之命,接我晉省。餘因於二十日,自湖口開船入省,楊厚奄送至南康,彭雪琴徑送至省,諸君子用情之厚,罕有倫比,浙中之賊,聞已全省肅清,餘到江,與眷中丞商定,大約由湖口入閩。
閱筆家中種蔬一事,千萬不可怠忽。屋門首塘中養魚,亦有一種生機,養豬亦內政之要者。下首臺上新竹,過伏天后有枯者否?此四者可以覘人家興衰氣象,望時時與朱見四兄熟商。見四在我家,每年可送束脩錢十六千;餘在家時,曾面許以如延師課讀之例,但未言明數目耳。季弟生意頗好,然此後不宜再做,不宜多做,仍以看書為上。
閱筆餘在湖口。臥病三日,近已痊癒,但微咳嗽;癬疾久未愈,心血亦虧甚,頗焦急也。
閱筆久不接九弟之信,極為懸系①,見其初九日與雪琴一信,言病後元氣未復,想比已痊癒矣。(咸豐八年七月廿一日自江西省河下發)

閱筆「註釋」
閱筆①懸系:懸念。
閱筆「譯文」
閱筆澄、季兩弟左右:
閱筆老名子於十二日到達湖口,曾經發了一封信,不知道什麼時侯可到?胡蔚之奉了江西耆中丞的命令,接我到省。我因此於二十日從湖口開船入省,楊厚庵送到南康,彭雪琴一直送到省,諸君子用情的深厚,很少可以比擬鐵。浙中的敵人,聽說已經全省肅清,我到江西后,與看中丞商量決定,大約是從湖口進入福建。
閱筆家中種菜這件事,萬萬不可以疏忽。屋門口塘裡養魚,也有一種生機。養豬也是家務中重要的內容。下首臺上新竹,過夏天以後有枯死的嗎?這四件事可以看一家人家是興旺還是衰敗,希望則咳j與朱見四兄反覆商量。見四在我家,每年可送他金十六千。
閱筆我在家裡時,曾經當面答應請老師教課的報酬慣例辦,但沒有講明多少錢。季弟的生翻民不錯,然而今後不合適再做,不合適多做,仍舊以讀書為上策。
閱筆我在湖口病了三天,近來已好了,但還有點微微咳嗽。癬疾許久沒有好,心血已虧損,很焦急。很久沒有接到九弟的信,非常懸念。我看了他初九給雪琴的一封信,說病後元氣沒有恢復,想他現在已好了。(咸豐八年七月二十一日江西省河下發)

閱筆致諸弟。宜兄弟和睦又實行勤儉二字「原文」
閱筆澄侯季洪沅甫老弟左右:
閱筆十六日接澄弟初二日信,十八日接澄弟初五日信,敬悉一切。三河敗挫之信,初五日固家中尚無確耗,且縣城之內,毫無所聞,亦極奇矣。九弟於念二日在湖口發信,至今未再接信,實深懸系,幸接希庵信,言九弟至漢口後有書與渠,且專人至桐城三河訪尋下落。餘始知沅甫弟安抵漢口,而久無來信,則不解何故?豈餘日別有過失,沅弟心不以為然那?當初聞三河兇報,手足急難之際,即有微失,亦當將皖中各事,詳細示我。
閱筆今年四月,劉昌儲在我家請乩①。乩初到,即判曰:“賦得但武修文,得閒字。”
閱筆字謎敗字,餘方訝敗字不知何指?乩判曰:“為九江言之也,不可喜也。餘又訝九江初克,氣機正盛,不知何所為而云然?乩又判曰:“為天下,即為曾宅言之。”由今觀之,三河之挫,六弟之變,正與不可喜也四字相,豈非數皆前定那?然禍福由天主之,善惡由人主之,由天主者,無可如何,只得聽之。由人主者,盡得一分算一分,沙得一日算一日。吾兄弟斷不可不洗心滌慮,以求力挽家運。
閱筆第一貴兄弟和睦。去年兄弟不知,以至今冬三河之變,嗣後兄弟當以去年為戒,凡吾有過失,澄沅洪三弟各進箴規之言,餘必力為懲改。三弟有過,亦當互相箴規而懲改之。

閱筆第二貴體孝道。推祖父母之愛,以愛叔父,推父母之愛。以愛溫弟之妻妾兒女,及蘭惠二家。又父母墳域,必須改葬,請沅弟作主,澄弟不必過執。
閱筆第三要實行勤儉二字。內間妯娌,不可多講鋪張。後輩諸兒,須走路,不可坐轎騎馬。諸女莫太懶,宜學燒茶煮飯;書蔬魚豬,一家之生氣,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氣。勤者,生動之氣,儉者,收斂之氣,有此二字,家運斷無不興之理。餘去年在家,未將此二字切實做工夫,至今愧憾,是以諄諄言之。(咸豐八年十一月廿三日)
閱筆「註釋」
閱筆①乩:占卜,一種迷信的活動。
閱筆②撐:支撐。
閱筆「譯文」
閱筆澄侯、季洪、沅甫老弟左右:
閱筆十六日接到澄弟初二日信,十八日接到澄弟初五日信,知道一切。三河敗挫的信,初五日家因為家裡還沒有確訊,並且縣城裡一點也不知道,也太奇怪了。九弟於二十二日在湖口發信,至今沒有再接到信,實在是懸念之至。幸虧接了希庵的信,說九弟到漢口以後會有信給他,並且派專人到桐城、三何尋找下落,我才知道己浦弟已安全抵達漢口,但許久不來信,不知是何緣故?難道是我近來有什麼過失,沅弟的心裡不以為然嗎?

閱筆當初聽到三可的凶訊,兄弟手足在急難之時,即使有小的缺點,也就當把安徽的情況,詳細告訴我。
閱筆今年四月,劉昌儲在我家扶乩,一開始,乩就下判詞說:“賦得偃武修文,得閒字。”
閱筆這個字謎的迷底是一個“敗”字,我正在驚訝敗不知指的什麼,那乩又判詞道:“為九江言之也,不可喜也。”我又驚訝,九江才克復,氣機正盛,真是不知從何說起?那乩又判詞道:“為天下,即為曾宅言之。”今天看起來,三河的失利,六弟的變故,正和“不可喜也”四字相對應,那不是人的命運下是註定了的嗎?然而,禍福由天老爺作主,而善惡卻由人自己作主。由天作主的,無可奈何,只好聽他。由人作主的,得一分算一分,支撐得一天算一天。我們兄弟決不可以不洗心滌慮,以求努力將家運挽回。
閱筆第一是貴在兄弟和睦。去年兄弟不知,以致有今年三河之變,今後兄弟應當以去年為戒。凡屬我有過失,澄、沅、洪三位弟弟各向我提出規勸的箴言,我必定努力改正。
閱筆三位弟弟有過失,也會互相規勸而痛改。
閱筆第二貴在體孝道。推廣祖父母的愛,用來愛叔父,推廣父母的愛,用來愛溫弟的妻妾兒女以及蘭、蕙兩家。又父母的墳地,必須改葬,請沅弟作主,澄弟不要過於固執。

閱筆第三要實行勤儉三字。家裡姑嫂,不可以講鋪張。後輩兒女,不可以坐轎。騎馬。
閱筆諸位女兒不要太懶,要學習燒茶煮飯。讀書、種菜、餵豬、養魚,是一家人家生機的表現,少睡點,多做點,一個人的生氣。勤這個字,就是生動之氣。儉字,是收斂之氣。
閱筆有這兩個字,家運沒有不興旺的道理。我去年在家裡,沒有把這兩個字下切實的工夫,至今感到慚愧,所以反覆強調一番。(咸豐人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閱筆致諸弟。述家庭不可說利害話「原文」
閱筆澄侯沅甫季洪老弟左右:
閱筆十五日接澄沅冬月念九三十兩函。得悉叔父、人於二十六日患病,有似中風之象,吾家自道光元年,即處順境,歷三十餘年均極平安。自咸豐年來,每遇得意之時,即有失意之事,相隨而至。壬子科,餘典試江西,請假歸省,即聞先大夫人之訃。甲寅冬,餘克武漢田家鎮;聲名多盛。臘月念五甫奉黃馬褂之賜,是夜即大敗,衣服文卷,蕩然無存。六年之冬七年之春,兄弟三人,督師於外,瑞州合圍之時,氣象甚好,旋即遭先大夫二喪。今年九弟克復吉安,譽望①極隆,十月初七,接到知府道銜諭旨,初十即有溫弟三可之變。此四事,皆吉凶同域,憂喜並時、殊不可解。

閱筆現在家中尚未妄動,妥慎之至。餘之意,則不免皇皇②,所寄各處之信,皆言溫弟業經殉節矣。究欠妥慎,幸尚未入奏,將來擬俟湖北奏報後,再行具疏也。家中亦俟報到日,乃有舉動,諸弟老成之見,賢於我矣。
閱筆叔父大人之病,不知近狀如何?茲專法六歸送鹿茸一架,即沅弟前次送我者,此物補精血,遠勝他藥,或者有濟③。
閱筆迪公筱石之屍,業經收覓,而六弟無之,尚有一線生理,若其同盡,則六弟遺骸,必去迪不遠也。
閱筆沅弟信言:“家庭不可說利害話,”此言精當之至,足抵萬金。餘生平在家在外行事,尚不十分悻謬惟說些利害話,至今愧悔無極!(咸豐八年十二月六日)
閱筆「註釋」
閱筆①譽望:聲譽及名望。
閱筆②皇皇:惶惶不安。
閱筆③濟:效果。
閱筆「譯文」
閱筆澄侯、沅甫、季洪老弟左右:
閱筆十五日接到澄侯、沅甫十二月二十九、三十兩封信,得悉叔父大人於二七日生病,有中風的跡象。我家從道光元年,就處在順境之中,經歷了三十年,都非常平安。從咸豐年開始,每每碰到得意的事,便有不得意的事,相繼而來,壬子科,我典試江西,請假回家探親,就聽到先大夫人的訃告。甲寅冬季,我克復武漢、田家鎮,名聲到達頂點。、十二月二十五日正奉旨賞我黃馬褂,當天晚上就大敗,連衣服、文卷都丟光了。六年冬,七年春,兄弟三人,在外面統率軍隊,瑞州合轉的時侯,氣象很好,馬上又發生先大夫的喪事。今年九弟克復吉安,榮譽和名聲正沸沸揚揚的時侯,十月初七接到知府道銜諭旨,初十便發生溫弟三河地歿的變故。這四件事,都是吉、兇同時發生,憂、喜同時來到,很難以解釋。

閱筆現在家裡還沒有妄動,妥當慎重得很。我的意思,免不了要惶惶不安,寄各處的信,都說溫弟已經犧牲了。這麼說,究竟是欠妥當的,幸虧還沒有上奏皇上,以後準備等湖北的奏報之後,再寫奏摺。家裡也等奏報到達那天,才有舉動。諸位弟弟老成的見解,比我高明啦!
閱筆叔父大人的病,不知近來怎樣?現專門派法六回,送鹿茸一架,就是沅弟上次送我的。鹿茸補精益血,遠遠勝過其他藥物,或者有點效果。
閱筆迪公筱石的屍體,已經找到,但六弟的卻沒有找到。還有一線希望。如果同時犧牲,那麼六弟的屍體,離迪公必然不遠。
閱筆沅弟信中說:“家裡不可以說利害的話。”這句活非常精闢正確,可以抵得一萬金。
閱筆我主平在家裡在夕靦辦事,還不是非常違反常情、謬誤百出的。只是說些利害話,至今感到十分後悔、十分慚愧!(咸豐八年十二月十六日)
閱筆致諸弟。述六弟婦治家賢慧而命最苦「原文」
閱筆澄侯沅甫季洪老弟閣下:十五日接叔父患病之信,十六日專王法六送鹿茸回家限年內趕到。十七早接澄弟兩信,沅弟一信,叔父病勢已愈,大幸大幸!
閱筆溫弟之事,日內計已說破,不知叔父與溫弟婦能少節哀否?溫弟婦治家最好,而賦命①最苦,不知天理何以全不可憑?

閱筆十八夜接希庵信,知六弁沅弟所派已回,皆未尋得;而迪奄遺骨,於初一日已搬至霍山縣,同一殉節,而又有幸有不幸若此。
閱筆餘又專五人去尋,中有二人,系賊中逃出者,言必可至三河故壘,其三人則楊名聲楊鎮南張塗也,能尋得遺骸,尚是不幸中之一幸,否則吾何面見吾祖考妣及考妣於地下哉?(咸豐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閱筆「註釋」
閱筆①賦命:天給人的命運。
閱筆「譯文」
閱筆澄侯、沅甫、季洪老弟閣下:
閱筆十五日接到叔父生病的信。十六日專派王法六送鹿茸回家,限年內趕到。十六日早接到澄弟兩封信,沅弟一封信,叔父病已好,大幸大幸!
閱筆溫弟的事,近幾天預計已公開了,不知叔父與溫弟媳婦能夠節哀不?溫弟媳婦治家最賢慧,而天給予她的命運最苦,不知道天理為什麼都不可憑信?
閱筆十八日晚接到希庵的信,知道沅弟派的六個士兵都回來了。都沒有尋到六弟屍骨,而迪庵的遺骨,在初一日已搬到霍山縣,同是犧牲,還有幸與不幸如此不同。
閱筆我又專門派五個人去尋,其中有兩個,是從敵方逃出來的,說一定可以到三河原來的陣地,其餘三個是楊名聲、楊鎮南、張塗。能尋到屍骨,還屬不幸中的幸運,不然,我有什麼臉面去見祖考、祖妣、考妣於九泉呢?(咸豐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閱筆致諸弟。述起屋造祠堂「原文」
閱筆澄侯沅甫季洪三弟左右:
閱筆王四等來,得知叔父大人病勢稍加,得十三日優恤之旨,不知何如?項又接十九日來函,知叔父病已略愈,欣慰欣慰!然溫弟靈樞到家之時,我家祖宗有靈,能保得叔父不添病,六弟婦不過節裂,猶為不幸中之一幸耳。
閱筆此間兵事,凱章在景德鎮相持如故,所添調之平江三營,寶勇一營,均已到防,或可隱扎浚川在南康之多城墟,打一勝仗,奪偽印四十三顆,偽旗五百餘面,皆幟至建昌,甚為快慰!惟石達開尚在南安一帶;悍賊亦多,不知究竟掃蕩否?吉中營以後常不離餘左右,沅弟儘可放心。
閱筆起屋造祠堂,沅弟言外問訾議①,沅弟自任之。餘則謂外間之訾議不足畏,而亂世之兵變,不可不慮,如江西近歲,凡富貴大屋,無一不焚,可為殷鑑。吾鄉僻陋,眼界甚淺,稍有修造,已駭聽聞,右太閎麗②,則傳播招尤,苟為一方首屈一指,則亂世恐難倖免。望弟再斟酌於豐儉之間,妥善行之。
閱筆改葬先人之事,將求富求貴之念,消除淨盡,但求免水蟻,以妥先靈,史凶煞,以安後嗣而已。若存一絲求富求貴之念,則必為造物鬼神所忌,以吾所見所聞,凡已發之家,未有續靈得大地者。沅弟主持此事,務望將此意拿得穩,把得定,至要至要!

閱筆紀澤姻事,以古禮言之,則大祥後可以成婚,以吾鄉舊俗言之,則除靈道場後可以成婚。吾困近日賊勢尚旺,時事難測,頗有早辦之意。紀澤前兩稟,請心壺抄奏摺,儘可行之。吾每月送修金二兩,應抄之奏,不知家中有底稿否?抄一篇,可寄目錄來一查,註明月日。
閱筆紀澤之字,較之七年二三月間,遠不能逮③。大約握筆宜高,能握至管頂者為上,握至管頂之下寸許者次之,握至毫以上寸許者,亦尚可習。若握近毫根。則難寫好字,亦不久必退,且斷不能寫好字。吾驗之於已身,驗之於朋友,皆歷歷可驗。紀澤以後宜握管略高,從低亦須隔毫根寸餘,又須用油紙摹帖,較之臨帖勝十倍。
閱筆沅弟之字,不可拋荒。溫弟哀辭墓誌,及王考批妣神道碑之類,餘作就後均須沅弟認真書寫。賓興堂記首段未愜④,待日內改就,亦須沅弟寫之。沅弟雖憂危忙亂之中,不可廢習字工夫。親戚中雖有漱六雲仙善書,餘因家中碑板,不擬請外人書也。(咸豐九年正月十一日)
閱筆「註釋」
閱筆①訾議:毀謗非議。
閱筆②閎麗:閎,宏大,寬大。閎麗:宏廣華麗。
閱筆③逮:及。
閱筆④:愜:滿意,滿足。

閱筆「譯文」
閱筆澄侯、沅甫、季洪三弟左右:
閱筆王四等來,聽說叔父大人病勢加重,不知得到十三日皇上體恤的聖旨之後,情形如何?現又接十九日來信,知道叔父病已略好些,高興高興!然而溫弟靈樞到家的時侯,我家祖宗有靈驗,保佑叔父不會因此加重疾病,六弟媳婦不過於哀痛,猶是不幸中的大幸。
閱筆這邊打仗的事,凱章在景德鎮與敵人相持,沒有變化。所加調的平江三營、寶勇一營,都已開到防地,或可隱蔽駐紮在浚川,在南康的多城墟,打了一勝仗,奪得偽印四十三顆,偽旗五百多面,都送到建昌,都很快活。只是石達開還在南安一帶,強悍的敵軍不少,不曉得究竟掃蕩乾淨沒有,吉安營以後不離我的左右,沅弟儘可放心。
閱筆起屋建祠堂,沅弟說外面的風言風語,他自己擔了。我卻覺得外面的風言風語不可怕,而動亂年月的兵變,不可不加考慮。如江西近年來,凡屬寶貴有錢人家的大房子,沒有一家不被燒了,真是殷鑑不遠。我家在偏僻簡陋的山村,那裡的人眼界很小,稍微建點什麼,已經是駭人聽聞。如果太宏偉華麗了,一下子傳開,說是一方首屈一指的建築,那麼在動亂年代,災禍是難以僥免的。希望弟弟反覆斟酌一下,最好在豐裕和儉樸兩者之間來考慮,比較妥當。

閱筆改葬先人的事,要把求富求貴的念頭消除乾淨,只求兔受水淹蟻注,以安先人之靈,以免凶煞,以安後人罷了。如果有一絲一毫求富求貴的念頭,那一定被造物的鬼神所忌刻。以我的所見所聞,凡已興旺發達的家庭,沒有一家是因為尋得好地的。沅弟主持這件事,一定要把這個主意拿穩當,把定不動搖,非常重要啊!
閱筆紀澤婚姻事,用古禮來說,大祥以後可以成親。用我們鄉里的舊俗來說,辦完祭靈,做完道場以後可以成婚。我因近日以來敵勢還很旺,形勢難以預測,總有早辦的想法。
閱筆紀澤前不久的兩紂信,請心壺抄奏摺,可以,我每月送他辛苦費二兩。應該抄的奏摺有多少,不知道家裡有個底沒有?抄一遍以後,可以寄目錄來查一查,要註明年月。
閱筆紀澤的字,比七年二三月間的,遠不能及,大約握筆要高,能握到管頂的為上乘,握到管頂下面寸把的次之,握到毫以上寸把的也還可以。如果握到近毫根處,那是難寫好字的,也不久便退步,並且絕對寫不好字。我自己試驗過,也找朋友試驗過,都是這樣。紀澤以後要握管略為高些,就是低也要離毫根寸把多,又要用油紙摹帖,比臨帖強十倍。
閱筆沅弟的字,不可荒廢。溫弟哀辭墓誌,以及王考妣批神道碑之類,我做好之後,都要沅弟認真書寫。《賓興堂記》第一段不滿意,等近日改好,也要沅弟書寫。沅弟雖在憂危忙亂之中,不可廢棄習字的工夫。親戚裡雖有漱六、雲仙會寫,我因為是家裡人的碑文版子,不準備請外面的人書寫。(咸豐九年五月十一日)

閱筆致四弟。治家有八字訣「原文」
閱筆澄侯四弟左右:念七日接弟信,欣悉閤家平安。沅弟是日申刻到,又得詳同一切,敬知叔父臨終,毫無抑鬱之情,至為慰念!
閱筆餘與沅弟論治家之道,一切以星岡公為法。大約有八字訣,其四字即上年所稱書蔬魚豬也。又四字則曰早掃考室。早者,起早也。掃者,掃屋也。考者,祖先祭祀,敬奉顯考王考曾祖考,言考而妣可該也。寶者,親族鄰里,時時周旋,賀喜弔喪,問疾濟急。
閱筆星岡公常曰:“人待人,無價之寶也。”星岡公生平於此數端,最為認真,故餘戲述為八字訣曰:“書蔬魚豬,早掃考寶也。”此言雖涉諧謔,而疑①即寫屏上,以祝賢弟夫婦壽辰,使後世子孫,知吾兄弟家教,亦知吾兄弟風趣也,弟以為然否?(咸豐十年閏二月廿九日)
閱筆「註釋」
閱筆①疑:通“擬”。
閱筆「譯文」
閱筆澄侯四弟左右:
閱筆二十六日接到你的信,高興的知道全家平安。沅弟當天申刻到了,詳細詢問了一切,恭敬的得知叔父臨死,毫沒有一點壓抑憂鬱的情緒,很感安慰。
閱筆我和沅弟討論治家的方略,一世以星岡公為準繩。大約有八字訣,其中四個字就上午說的書、蔬、魚、豬。還有四個字就是早、掃、考、寶,早字,是黎明即起的意思。

閱筆掃字,是灑掃房屋庭院。考字是祭祀祖先,奉祭顯考王曾祖考,當然妣也一樣。寶,指與親戚鄰居,時刻往來,賀喜弔喪,問疾濟急。
閱筆星岡公經常說:“人與人之間互相抬舉,那是沒有價值可以計算的寶貝。”星岡公生平對這些治家方略,執行得最為認真,所以我開玩笑編為八字決:書、蔬、魚、豬、早、掃、考、寶。這似乎是開玩笑的話,而準備寫在屏上,用來祝賀賢弟夫婦的壽辰,使後世子孫,懂得我們兄弟的家教,也知道我們兄弟的風趣,不知老弟以為如何?(咸豐十年閏三月二廿九日)
閱筆致四弟。居鄉要訣宜節儉「原文」
閱筆澄弟左右:五月四日接弟緘,書蔬魚豬,早掃考寶,橫寫八字,下用小字注出,此法最好,餘必遵辦,其次序則改為考寶早掃;書蔬魚豬。
閱筆目下因拔營南渡,諸務絲集。蘇州之賊已破,嘉興淳安之賊,已至績溪,杭州,徽州,十分危急;江西亦可危之至。餘赴江南,先駐徽郡之祁門,內顧江西之饒州,催張凱章速來饒州會合。又札王梅春募三千人扎撫州,保江西即所以保湖南也。又札王人樹仍來辦營務處,不知七月問可趕到否寧若此次能保全江西兩湖,則將來仍可以克復,安危大局,所爭只有六七八九數月,澤兒不知已起行來營否?弟為餘照料家事,總以儉字為主,情意宜厚,用度宜儉,此居家鄉之要訣也。(咸豐十年五月十四日)

閱筆「譯文」
閱筆澄弟左右:
閱筆五月四日接到你的信,書、蔬、魚、豬、早、掃、考、寶,橫寫八個字,下面用小字加註解,這個辦法最好,我一定遵命辦理。但八個字的次序改為:考、寶、早、掃、書、蔬、魚、豬。
閱筆現在因為軍隊開拔南渡,許多事情集中在一起。蘇州的敵軍已破了,嘉興、淳安的敵軍,已到績溪和杭州、微州,十分危急,江西也危險之至。我去江南,首先駐在徽邵的祁門,內顧江西的饒州,催促張凱章趕快來饒州會合。又命令王梅春募三千人進駐撫州。保衛江西就是保衛湖南。又命王人樹仍舊來辦理營務處,不知道七月問可以趕到嗎?
閱筆如果這次能夠保全江西、湖南、湖北,那麼將來仍舊可以都克復,大局是安是危,關鍵是爭六、七、八、九幾個月。紀澤兒不知道已經動身來軍營沒有?弟弟為我照實家裡事情,總以勤儉為主要,情意要厚重,生活要節儉,這是居家的重要訣竅。(咸豐十年五月十四日)
閱筆致九弟季弟。做後輩宜戒驕橫之心「原文」
閱筆季沅弟左右:“接信知北岸日內尚未開仗,此問鮑張於十五日獲勝,破萬安街賊巢,十六日獲勝,破休寧東門外二壘,鮑軍亦受傷百餘人。正在攻剿得手之際,不料十九日未刻,石墳之賊,破羊棧嶺而入新嶺,桐林嶺同時被破,張軍前後受敵,全局大震,比之徽州之失,更有甚焉。

閱筆餘於十一日親登羊棧嶺,為大霧所述,目無所睹。十二日澄桐林嶺,為大雪所阻。
閱筆今失事恰在此二嶺,豈果有天意哉?
閱筆目下張軍最可危慮,其次則祁門老營,距賊僅八十里,朝發夕至,毫無庶阻。現請求守壘之法,賊來則堅守以待援師,倘有疏虞,則志有素定,斷不臨難苟免。
閱筆回首生年五十餘,除學問未成,尚有遺憾外,餘差可免於大戾①。賢弟教訓後輩子弟,總當以勤苦為體,謙遜為用,以藥驕佚之積習,餘無他囑。(咸豐十年十月二十日)
閱筆「註釋」
閱筆①戾:罪過,過錯。
閱筆「譯文」
閱筆沅、季弟左右:
閱筆接到來信,知道北岸近日還沒有開仗。這邊鮑、張在十五日打了勝仗,破了萬安街敵巢,十六日打勝仗,破了休寧東門外兩個堡壘,鮑軍自己也有百多人受傷。正在進攻連連得手的時侯,不料十九日未刻,石墳的敵人,破了羊棧嶺而進入新嶺,桐林嶺同時被破,張的軍隊前後受敵,使整個戰局大大震動,比徽州的失敗還要厲害。
閱筆我在十一日親自登上羊棧嶺,為大霧迷住,看不見什麼。十二日又登上桐林嶺,為大雪阻住。現在失敗恰好在這兩嶺,豈不是有天意嗎?

閱筆眼下張的軍隊最危急不慮,其次是祁門老營,距離敵軍只有八十里,早晨發兵,晚上可到,一點遮蓋阻攔都沒有。現在只有講求守堡壘的辦法,敵人來了便堅守,等待援軍。假使有疏忽,那反正我的志向素來便定了的,絕對不會臨難苟且偷生。
閱筆回憶自出生以來五十多年,除了學問沒有完成,還有點遺憾外,其餘都可以免於大錯。賢弟教訓後輩子弟,總應當以勤苦為大政方針,以謙遜為實用方法,以此來醫治驕奢淫逸這些壞習慣,其餘沒有什麼囑託的了。(咸豐十年十月二十日)
閱筆致四弟。教子侄宜戒驕奢佚「原文」
閱筆澄侯四弟左右:此間於十九日,忽被大股賊匪,竄入羊棧嶺,去祁門老營,僅六十里,人心大震。幸鮑張兩軍,於念日①念一日,大戰獲勝,克復黟縣,追則出嶺,轉危為安。此次之險,倍於八月廿五徽州失守時也。
閱筆現賊中偽侍王李世賢,偽忠王李秀成,偽輔王楊輔清,皆在徽境,與兄作對。偽英王陳玉成在安慶境,與多禮沅季作對。軍事之能否支持,總在十月十一月內外見大分曉。
閱筆甲三十月初六之武穴,此時計將抵家。餘在外無他慮,總怕子侄習於驕奢佚三字,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佚字,討人謙離不得個驕字。弟切戒之!(咸豐十年十月廿四日)

閱筆「註釋」
閱筆①念日:廿日。
閱筆「譯文」
閱筆澄侯四弟左右:
閱筆這裡在十九日忽然被大股敵軍竄進著棧嶺,離祁門老營,只有六十里,人心大大震動。幸虧鮑、張兩支部隊,在二十和二十一日,打了大勝仗,克復了黔縣,追殺敵人到嶺上,才轉危為安。這次的險情,比八月二十五日徽州失守時還要危險一涪。
閱筆現敵軍裡侍王李世賢、忠王李秀成、輔王楊輔清,都在徽州境內,與我作對,英王陳玉成在安慶境內,與多禮、沅季作對。軍事能不能支持下去,總在十月十一月之內見大的分曉。
閱筆甲三十月初六去武穴,現在大約抵達了。我在外面沒有其他顧慮,只怕子侄旨上驕、奢、佚三字。家庭敗落離不開一個奢字,個人失敗離不開一個佚了,討人謙離不開一個驕字。弟弟要切實引為警戒,(咸豐十年十月二十四日)
閱筆致四弟。教子侄做人要謙虛勤勞「原文」
閱筆澄侯四弟左右:
閱筆自十一月來,奇險萬狀,風波迭起,文報不通者五日,餉通不通者二十餘日。自十六日唐桂生克復建德,而皖北沅季之文報始通。自鮑鎮廿八日至景德鎮,賊退九十里,而江西饒州之餉道①始通。若左鮑二公,能將浮樑鄱陽等處之賊,逐出江西境外,仍從建德竄出,則風波漸平,而祁門可慶安穩矣。

閱筆餘身體平安,此一月之驚恐危急,實較之八月徽安失守時險難數倍。餘近年在外,問心無愧,死生禍福,不甚介意,惟接到英法美各國通商條款,大局已壞,茲付回二本,與弟一閱。時事日非,吾家子侄輩,總以謙勤二字為主,戒傲惰,保家之道也。(咸豐十年十二月初四日)
閱筆「註釋」
閱筆①餉道:運輸給養的道路。
閱筆「譯文」
閱筆澄侯四弟左右:
閱筆自從十一月以來,戰事是奇險萬狀,風波一個接一個。文報不通到五天之久,糧餉運輸不通達到二十多天,自十六日唐桂生克復建德,而安徽北部沅季弟弟的文報才開始通行,自從鮑鎮二十八日到景德鎮,敵軍退了九十里,而江西饒州的糧餉運輸才開始愛暢。如果左、鮑兩公,能夠把浮樑、鄱陽等處的敵軍,趕出江西境外,仍舊從建德流竄出來,那麼風波逐漸平息,而祁門可喜保安穩了。
閱筆我身體平安。這一個月中的驚恐危急,實在比八月徽寧失守時,要危險困難幾倍。
閱筆我近年在外面,問心無愧,死生禍福,都不怎麼介意了,只是接到英、法、美各國通商條款,知道大局已是大壞。現寄回兩本,給你看看。形勢一天不如一天,我家的子侄們,總要以謙、勤兩個字為主要,戒掉驕傲懶惰,這是保全家庭平安無事的辦法啊!(咸豐十年十二月初四日)

閱筆致四弟。教子弟去驕氣惰習「原文」
閱筆澄侯四弟左右:
閱筆臘底由九弟處寄到弟信,具悉一切。弟於世事,閱歷漸深,而信中不免有一種驕氣;天地間惟謙謹是載福之道。驕則滿,滿則傾矣。凡動口動筆,厭人之俗,嫌人之鄙,議人之短,發人之覆①,皆驕也。無論所指未必果當,即使一一切當已為天道所不許。
閱筆吾家子弟,滿腔驕傲之氣,開口便道人短長,笑人鄙陋,均非好氣象。賢弟欲戒子弟之驕,先須將自己好議人短,好發人覆之習氣痛改一番,然後令後輩事事警改。
閱筆欲去驕字,總以不輕非笑人為第一義,欲去惰字,總以不晏起②為第一義。弟若能謹守星岡公之八字,三不信,又謹記愚兄之去驕去情,則家中子弟,日念於恭謹而不自覺矣。(咸豐十一年正月初四日)
閱筆「註釋」
閱筆①發人之覆:斥責人家的失敗。
閱筆②晏起:晚起。
閱筆「譯文」
閱筆澄侯四弟左右:
閱筆十二月底從九弟處寄來你的信,知道一切。弟弟對於世事,閱歷逐漸加深了,但信裡不免有一種驕氣。天地之間,只有謙虛謹慎才是通向幸福的路。一驕傲,就滿足;一滿足,就傾倒。凡屬動口動筆的事,討厭人家太俗氣,嫌棄人家鄙惡,議論人家的短處,指斥人家失敗,是驕傲。不是不是所指所議的未必正當,就是正當切中要害;也為天道所不許可。

閱筆我家的子弟,滿腔驕傲之氣,開口便說別人這個短那個長,譏笑別人這個鄙俗那個粗陋,都不是好現象。賢弟要告戒子弟除去驕傲,先要把自己喜歡議論別人的短處,譏諷別人的失敗的毛病痛加改正,然後才可叫子弟們事事處處警惕改正。
閱筆要想去掉驕字,以不輕易非難譏笑別人為第一要義。要想去掉惰字,以起早床為第一要義。弟弟如果能夠謹慎遵守星岡公的八字訣和三不信,又記住愚兄的去驕去惰的話,那家裡子弟,不知不覺的便會一天比一天近於恭敬、謹慎了。(咸豐十一年正月初四日)
閱筆致四弟。教子弟牢記祖訓八字「原文」
閱筆澄侯四弟左右:上次送家信者,三十五日即到,此次專人四十日來到,蓋因樂平饒州一帶有賊,恐中途繞道也。自十二日克復休寧後,左軍分出八營,在於甲路地方小挫,退扎景鎮。賊幸未跟蹤追犯,左公得以整頓數日,銳氣尚未大減。
閱筆目下左軍進剿樂平鄱陽之賊,鮑公一軍,因撫建吃緊,本調渠赴江西省,先顧根本,次援撫建。因近日鄱陽有警,景鎮可危,又暫留鮑軍,不這赴省。胡宮保恐狗逆由黃州下犯安慶,沅弟之軍,又調鮑軍救援北岸,其祁門附近各嶺,廿三日又被賊破兩處。

閱筆數月以來,實屬應接不暇,危險迭見,而洋人又縱橫出入於安慶湖口湖北江西等處,並有欲來祁門之說,看此光景,今年殆萬難支持。然餘自咸豐三年冬以來,久已以身許國,願死疆場,不願死牖①下,本其素志。近年在軍辦事,盡心竭力,毫無愧怍,死即瞑目,毫無悔憾。
閱筆家中兄弟子侄,惟當記祖父這八個字,曰考寶早掃,書蔬魚豬。又謹記祖父之三不信,曰不信地師,不信醫藥,不信僧巫。餘日記冊中,又有八本之說,曰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身以戒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作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此八本者,皆餘閱歷而確有把握之論,弟亦當教諸子侄謹記之。無論世之治亂,家之貧富,但能守星岡之公八字,與餘之八本,總不失為上等人家。餘每次寫家信,必諄諄囑咐,蓋因軍事危急,故預告一切也。
閱筆餘身體平安,營中雖欠飽四月,而軍心不甚渙散,或尚能支持,亦未可知。家中不必懸念。(咸豐十一年二月廿四日)
閱筆「註釋」
閱筆①牖:窗。
閱筆「譯文」
閱筆澄侯四弟左右:

閱筆上次送家信的,三十五天即可能達。這次專人送。四十天還沒有到,是為樂平、饒州一帶有敵軍,恐怕是途中繞了路。自從十二日克復休寧以後,左公的軍隊分出八營,在甲路地方受了小挫折,退到景鎮駐紮,敵人幸虧沒有跟蹤追擊,左公得到整頓的幾天時間,士氣還沒有在為減少。
閱筆眼前左軍進攻樂平、鄱陽的敵軍,鮑公一軍因為撫建吃緊,本是調他趕到江西省,先照顧根本,其次支援撫建,因為近日翻陽有警報,景德鎮又危險,只好暫時留下鮑軍,不急於去省。胡宮保恐怕狗逆由黃州下犯安慶,沅弟一軍又調鮑軍救援北岸,祁門附近各嶺,二十三日又被敵人攻破兩處。
閱筆幾個月來,實在是應接不暇,危險一個接一個,而洋人又橫衝直撞出入在安慶、湖口、湖北、江西等地,並且有來祁門的說法。看這種情形,今年要支持下去萬分困難。
閱筆然而,我自從咸豐三年冬天以來,早已經以身許國,願意戰死戰場,不願死在書窗之下,這本來是我素來的志向。近年在軍營辦事,盡心竭力,沒有一點愧作,死了也可以閉眼,沒有一點後悔和遺憾。
閱筆家裡兄弟子侄,應當記住祖父的八個字。八個字是:考、寶、早、掃、書、蔬、魚、豬。又謹記祖父的三不信:不信看地先生的話;不迷信藥物;不相信和尚、巫師。我的日記裡,還有八本的說法: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身以戒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作家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這個八本,都是我自己經歷的事情中歸納出來,很有把握的理論,弟弟也應當教子侄們謹記在心。不管世道是治是亂,家庭是富是貧,只要能夠謹守星岡公的八個字和我的八本,總不會失掉上等人家的地位。我每次寫家信,必然淳諄囑咐,是因為戰事危急,要預告你們一切呢。

閱筆我身體平安。營中雖然欠了四個月的飽,但軍心並不渙散,或者還可以支持下去,也未可知,家裡不必掛念。(咸豐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
閱筆致四弟。教弟必須愛惜物力「原文」
閱筆澄弟左右:圍山觜橋稍嫌用錢太多,南塘竟希公祠宇,亦儘可不起。沅弟有功於國,有功於家,幹好萬好,但規模太大,手筆大廓①,將來難乎為繼,吾與弟當隨時斟酌,設法裁減。此時竟希公祠宇,業將告竣,成事不說。其星岡公祠及溫甫事恆兩弟之詞,皆可不修,且待過十年之後再看,至囑至囑!
閱筆餘往年撰聯贈弟,有儉以養廉,直而能忍二語。弟之直,人人知之,其能忍,則為阿兄所獨知。弟之廉,人人料之,其不儉,則阿兄所不及料也。以後望弟於儉字加一番工夫,用一番苦心,不特家常用度宜儉,即修造平費,賙濟人情,亦有一儉字意思。總之愛惜物力,不失寒士之家風而已,吾弟以為然否?(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四日)
閱筆「註釋」
閱筆①廓:空闊,廣大。這裡比喻花錢隨便,大手大腳的意思。
閱筆「譯文」
閱筆澄弟左右:
閱筆圍山觜橋稍微嫌花錢太多了,南塘竟希公祠宇,也儘可不建。

閱筆沅弟有功勞於國家,有功勞於家庭,千好萬好,但是建設規模太大,花錢批條子太大手大腳,將來總難以為繼。我與弟弟應當隨時商量,想辦法裁減下來。現在竟希公祠宇,快要完工了,已成了事實,不去說了。星岡公祠和溫甫、事恆兩位弟弟的祠堂,都可不修了,等過了十年之後再看,一定拜託了!
閱筆我往年撰寫對聯送老弟,有“儉以養廉,直而能忍”兩句話。弟弟的耿直,人人都知道,你的能夠忍耐,那就只有為兄的一個人知道了。弟弟的廉潔,個個在意料之中;而弟弟的不儉樸,那為兄的是沒有意料到的。以後希望弟弟在儉字上下一番工夫,用一番苦心,不但日常的花銷要儉省,就是建設費用,賙濟人情,也有一個儉省的問題。總之,愛惜物力,不失掉寒士的家風罷了,我弟以為如何?(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四日)
閱筆致四弟。惜福貴乎勤儉「原文」
閱筆澄弟左右:
閱筆吾不欲多寄銀物至家,總恐老輩失之奢,後輩失之驕,未有錢多而子弟不驕者也,吾兄弟欲為先人留遺澤,為後人惜餘福,除去勤儉二字,別無做法。弟與沅弟能勤而不能儉,餘微儉而不甚儉;子侄看大眼,吃大口①,後來恐難挽,弟須時時留心。(同治二年正月十四日)

閱筆「註釋」
閱筆①看大眼,吃大口,比喻見識的眼界越高,所要求的享樂也越豐富。
閱筆「譯文」
閱筆澄弟左右:
閱筆我不想多寄錢、物到家裡,總是害怕老一輩太奢侈了,後輩會驕,沒有錢多了子弟不驕的。我們兄弟為祖宗留一點遺平來的福澤,為後人珍惜一點剩餘的福氣,除了勤儉二字,沒有其他辦法。弟弟和沅弟都能勤卻不能儉,我只一點點儉而不是很儉,子侄們眼界看得高了,吃的也愈來愈精了,以後恐怕難以挽回,弟弟要時刻留神啊!(同治二年正月十四日)
閱筆致九弟。欣悉家庭和睦「原文」
閱筆沅弟左右:
閱筆苦攻無益,又以皖北空虛之故,心急如焚。我弟憂勞如此,何可再因上游之事,添出一番焦灼。上游之事,千妥萬妥。兩岸之事,皆易收拾。弟積勞太久,用心太苦,不可再慮及他事。
閱筆弟以博文約禮獎澤兒,語太重大,然此兒純是弟獎借而日進,記咸豐六年冬,胡帥寄餘信,極贊三庵一琴之觀。時溫弟在座,告餘曰:“沅弟實勝迪希厚雪。”餘比尚不深信,近見弟之圍攻百數十里,而毫無罅隙①,欠飽數百萬而毫無怨言,乃信溫弟之譽有所試,然則弟之譽澤兒者,或亦有所試乎?

閱筆餘於家庭,有一欣慰之端,聞妯娌及子侄輩,和睦異常,有姜被同眠之風,愛敬兼至,此足卜②家道之興。然亦全賴老弟分家時,佈置妥善,乃克臻此。餘俟江西案辦妥,乃赴金陵,弟千萬莫過憂灼,至囑至囑!(同治二年六月初一日)
閱筆「註釋」
閱筆①罅隙:空隙。
閱筆②卜:預測。
閱筆「譯文」
閱筆沅弟左右。
閱筆苦攻沒有益處。又因安徽北部空虛的緣故,心急如火燒。我弟憂慮勞苦如此,哪裡可以因上游的事,再添一番焦急呢,上游的事,千妥萬妥當。兩岸的事,都容易收拾。
閱筆弟弟勞累已很久,用心又太苦,不可以再去考慮別的事。
閱筆弟弟用博文約禮誇獎澤兒,這個評價太高了,太重了。他純粹是在你們的誇獎下進步。記得咸豐七年冬季,胡帥寄給我一封信,非常稱讚三庵一琴的賢良。那時溫弟在座,告訴我說:“沅弟實在超過迪庵、希庵、厚庵和雪琴的。”那時我還不太相信。近來看到弟弟圍攻百幾十裡,絲毫沒有空隙、漏洞,欠餉幾百萬,士兵毫無怨言,才相信賢弟的稱譽可驗證了。那麼弟弟稱讚澤兒,或者也有驗證之日嗎?

閱筆我對於家庭,有一個高興的開端,聽說姑嫂和子侄,和睦非常,有漢朝姜肱兄弟友愛同被共眠的風氣。愛敬都做到,這就可以預期家道興旺,但這也全靠老弟在分家時,佈置得妥當,才能如此完滿。我等江西的案子辦好了,便去金陵。弟弟千萬不要憂慮焦灼,囑咐你啊!(同治二年六月初一日)
閱筆致四弟。教子勤儉為主「原文」
閱筆澄弟左右:餘在金陵,二十日起行至安慶,內外大小平安。門第太甚,餘教兒女輩,惟以勤儉謙三字為主。自安慶以至金陵,沿江六百里,大小城隘,皆沅弟之所攻取,餘之幸得大名,皆沅弟之所贈送也,皆高曾祖父之所留遺也。
閱筆餘欲上不愧先人,下不愧子弟,惟以力教家中勤儉為主。餘於儉字做到六七分,勤字則尚無五分工夫。弟與沅弟於勤字做到六七分,儉字則尚欠工夫。以後勉其所長、各戒其所短;弟每用一錢,均須三思。至囑!(同治三年八月初四日)
閱筆「譯文」
閱筆澄弟左右:
閱筆我在金陵,二十日動身到安慶,內外大小都平安。我家的門第太顯赫了,我教兒女輩,要以勤、儉、謙三個字為主心骨。從安慶直到金陵,沿江六百里,大小城隘,都是沅弟攻下的,我的幸運得了大名聲,都是沅弟送給我的,都是祖宗所留遺給我的。

閱筆我要上不愧對祖宗,下不愧對於弟,只有教育家裡勤儉為主。我於儉字做到六七分,勤字還不到五分工夫。澄弟與沅弟,於勤字做到六七分,儉字還欠工夫。以後要勉力發揮所長,戒其所短。弟弟每花一個錢,都要三思而行。至囑!(同治三年八月初四日)
閱筆致四弟。宜以耕讀為本「原文」
閱筆澄弟左右:吾鄉雨水沾①,甲五科三科九三侄婦,皆有夢熊之祥,至為欣慰!吾自五十以後,百無所求,惟望星岡公之後,丁口繁盛,此念刻刻不忘。吾都不及祖父遠甚,惟此心則與祖父無殊。弟與沅弟望後輩添丁之念,又與阿兄無殊。或者天從人願,鑑我三兄弟之城心,從此丁口日盛,亦未可知。
閱筆且即此一念,見我兄弟之同心,無論何房添丁,皆有至樂,和氣致祥、自有可卜昌明之理:沅弟自去冬以來,憂鬱無極,家眷擬不再接來署。
閱筆吾精力日衰,斷不能久作此官。內人卒兒婦輩久居鄉間,將一切規模立定,以講讀二字為本,乃是長久之計。(同治六年五月初五日)
閱筆「註釋」
閱筆①沾足:充足。
閱筆「譯文」
閱筆澄弟左右:
閱筆我家鄉下雨水充足,甲五、科三、科九三個侄兒媳婦,都有生男的祥兆,非常歡喜。

閱筆我自從滿五十歲以後,百無所求,只希望墾岡公的後人,人口興旺,這個想法時刻都記在心。我們都不及祖父太遠,只有這個心願與祖父沒有區別。澄弟、沅弟望後輩添丁加口的念頭:又和我沒有區別。或者天從人願,老夭看到我兄弟的這分誠心,從比丁口一天天興旺,也未可知。
閱筆並且就是這個想法,可見我兄弟的同心。不管哪一房添丁,都充滿快樂,和氣引來祥瑞,自然有可以昌明的道理。沅弟從去年冬天以來,憂愁抑鬱很厲害,家眷準備不接來署了。
閱筆我的精力一天天衰弱,決不能長久作這個官了,內人帶著兒子媳婦長久住在鄉下,把家庭的規矩立下一個規模,以耕讀二字為立家根本,才是長久之計。(同治六年五月初五日)


《曾國藩家書》原文、註釋、譯文!【第三卷:治家篇】(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