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農業呈現三大新特點 大涼山扶貧產業正悄然“變臉”

“鹽源蘋果,離太陽最近,離城市最遠。”近日,涼山州鹽源縣“電商扶貧蘋果專場直播”的直播間裡,咬一口蘋果,鹽源縣副縣長廖流波為當地特產代言。

脫貧路上,一抹果香。目前,鹽源全縣蘋果園面積突破40萬畝,未來5年內總面積有望達到60萬畝以上,年綜合產值突破50億元。

鹽源蘋果,只是涼山產業扶貧的一個縮影。近日,記者隨中宣部組織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主題採訪團走進涼山州,看得最多的也是產業扶貧。

記者發現,隨著脫貧攻堅不斷深入,當地農業呈現出品種更豐富、技術更新穎、機制更健全三大特點,大涼山扶貧產業正悄然“變臉”。

品種更豐富

開發種養全新業態,是一時求新還是長遠之策?

從西昌出發的路上,記者與媒體同行閒聊。當談及涼山農業時,不少人的印象還停留在土豆、玉米、蕎麥這“老三樣”。但隨後7天的採訪行程刷新了很多人的觀念。

在布拖縣拖覺鎮高原藍莓種植基地,藍莓樹苗漫山遍野,共計3600畝,預計2023年掛果投產,年利潤有望達到5000萬元;

在昭覺縣涪昭現代農業產業園內,種滿了牛皮菜、小番茄、葫蘆瓜等蔬菜。有些村民還從基地借了種子,把蔬菜種在房前屋後;

在普格縣普基鎮,鴕鳥專業養殖合作社引起了記者們的注意。這種原產於非洲大草原的鳥類已在涼山“落戶”,助力當地特色養殖之路;

……產業是脫貧根本之策。這些農業產業全新業態落戶涼山的背後,是當地一時求新求異的衝動之舉,還是著眼長遠、經過深思熟慮後的精準“繡花”?金陽縣絲窩鄉尼波洛村的重樓產業,給了我們答案。

尼波洛村2018年就退出貧困村行列,村幹部大可不必在產業謀劃上費心費力。但該村第一書記鄔磊卻認為,雖然脫貧了,村民收入來源主要靠務工,地裡種的還是土豆蕎麥,附加值不高。而如今,23畝重樓已在當地紮根,畝產價值是玉米的兩三百倍,即便幫扶幹部離開,也不用擔心當地產業基礎薄弱了。

任何新的嘗試都必然伴有風險,尤其對於扶貧產業,不僅關係到當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更直接影響老鄉們的“錢袋子”。

如何把風險降到最低?採用“試驗田”的方式是普遍選擇。記者在布拖縣採訪藍莓產業時發現,當地先是在2018年種植10畝試驗田,去年又擴種300畝示範區,經過兩年試驗證明確實適合種植後,今年才擴大到3600畝。

一畝能賣到二三十萬元的中藥重樓、每斤售價幾十元的水果藍莓、單隻價格5000元的鴕鳥……這些新品種不僅帶來高附加值,更讓當地扶貧產業豐富多元,避免了同質化帶來的競爭,最終讓老鄉得到真正實惠。

技術更新穎

智慧農業不斷湧現,是扶貧“花拳繡腿”還是助農增收“硬核武器”?

越西縣大瑞鎮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內,蘋果樹的外形成了記者們關注的焦點——這裡的蘋果並非長在樹上,而是掛在一根根枝條上,枝條只有一人多高,從“膝蓋”到“頭頂”處都掛著蘋果。

“蘋果樹怎麼長這樣?”“這是什麼栽種技術?”採訪團的疑惑很快得到解答。據蘋果產業園負責人、越西縣農文旅投公司總經理劉明軍介紹,這是他們從外省借鑑來的一種名為“矮化密植”的種植技術,將每畝地種植樹木量從約50株提升至190株左右,土地利用率大幅提升。

跟隨新品種一起紮根涼山的,就是這些類似“矮化密植”的新技術。這些新技術、新科技是扶貧“花拳繡腿”還是助農增收的“硬核武器”?帶著這個疑惑,我們在園區內一探究竟。

布拖縣布江蜀豐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內,無土栽培成為常態。在智能育種大棚的育種箱內,有一塊綠色泡沫板,泡沫板下是許多藍色管子,每根管子配有一個黑色噴嘴,可噴灑水分、營養液等。通過精細化管理,這裡培育的馬鈴薯原原種能滿足布拖縣70%的種薯需求。

作為當地智慧農業的代表,涪昭現代農業產業園內的智能玻璃溫室大棚可通過聯網控制系統實時監測各種內部環境數據,自動控制保溫、通風、供暖等設施。由於園區走的是有機農業的高端路線,產品已進入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店。

如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耕作方式,正逐漸被自動化、智能化種養技術所取代,涼山產業扶貧科技含量顯著提升。

機制更健全

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利益聯結如何避免“紙上談兵”?

行走涼山深度貧困地區,我們發現,與新品種落戶、新技術推廣相伴的,是減貧益貧新機制不斷完善。

如何避免新機制淪為“紙上談兵”?關鍵就是要緊緊抓住助農增收這個“牛鼻子”。

機制,可以是節流。金陽縣依達鄉瓦伍村有一筆300萬元的產業扶貧資金。村裡規定:村民買1頭牛,就從這筆資金中墊付買牛金額的一半,以此鼓勵大家發展養殖業。類似的獎勵,在美姑縣也有。當地明確:體重在50公斤以上、有免疫標識的黑母豬,農戶新增飼養一頭獎勵400元,每戶最多獎補20頭。通過以上方式,節約貧困老鄉開支。

機制,也可以是開源。九如生態草莓種植園位於昭覺縣灑拉地坡鄉,佔地280畝。姐把哪打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布格拉古在種植園務工,他的賬本上有多筆增收賬——流轉土地,掙錢;園區務工,掙錢;今年又從種植園返租大棚種草莓,同樣掙錢。

一座座現代化、科技化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正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大涼山深處。一家一戶單打獨鬥的小農生產,正被“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民”的模式所取代,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利益聯結機制更加健全。

大涼山產業扶貧,未來可期。


來源|四川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