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小時候努力學習,是為了考大學,考上大學就能輕鬆了,有道理嗎?

萬重山老師


輕鬆還是不輕鬆要看那個年代。

60和70後的朋友們,那個年代只要小時候努力學習,考試大學,就有了鐵飯碗,到大學非常輕鬆,那時候大學生在很多就是玩,大學畢業了,知識水平基本上還是高中的水平,你學不學,只要有了畢業證,就能找到工作,如果有關係,還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可以說一輩子的問題都解決了。80和90後,大不相同了。

80和90後一代就不同了,考上大學,不努力學習,沒有真本領,找工作都難啊!大家都知道如今社會好工作是逢進必考,所以考上大學學生並不輕鬆,但是比高中學習還是輕鬆多了,畢竟沒有那麼多學科去學,如果在大學瞎混,到頭來坑了自己不說,還坑了爹孃的辛苦付出。

所以為了孩子,考上大學還是好好努力學習吧!


書香微課


考上大學所說的輕鬆,是相對緊張繁忙的初中和高中生活所說的,因為要準備高考,積澱深厚的功底,起早貪黑把練習題練了又練,該背誦的背了又背,直到熟能生巧,直到滾瓜爛熟,才能在“萬人爭過的獨木橋”上不被擠下來,順利考上理想的大學,學習生活當然很緊張,這是競賽性和淘汰性學習性質所決定的。而到考上大學後,競賽性差了一些,自由選擇度大了,學生的學習生活開始相對輕鬆了,但這種輕鬆並不是放鬆,更不是放棄,而是更高意義上更有價值的學習。比如把學習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在社會實踐中錘鍊自己的能力,增長自己的才幹,豐富自己的社會經驗等。像偉人周恩來,入南開大學不久,五四運動即爆發,周恩來積極投身其中,成為運動的領導核心,9月16日組織成立覺悟社,主編《天津學生聯合會報》,並用筆名“伍豪”在報刊上發表時評文章,關心國家。比如,大學開始把學習和自己的專業發展相結合,通過刻苦學習,為專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鄧稼先在西南聯大求學時,十分珍惜這艱難的學習機會,在艱苦的環境中發奮學習。那時候,許多課程沒有課本,上課時做筆記就顯得更加重要。鄧稼先的筆記總是記得仔仔細細,課後再認真整理,當做資料精心收集起來。他還常到圖書館去“搶書”,搶先借到一本參考書,就大段大段地抄下來。 有一次,圖書館一開門,他就進去想借一本《物理學》,但另一個同學先借著了。他怕人家看完後還掉又錯過閱讀機會,就一直在那位同學背後等著。這種學習精神和態度,使他日後在核物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建樹。大學學習生活還有其他方面,學生可以有一定的時間發展自己的一些特長愛好,如學學音樂,練練體育等,使學習和興趣相得益彰。地質學家李四光音樂造詣相當深厚,尤好小提琴。他在巴黎求學期間寫的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難》,是中國人創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總的來說,考上大學,學習不是輕鬆了,而是學習更有自主選擇性,更能激發自己的學習激情,更適宜自己的發展願景。如果你認為這樣,你會更珍惜大學時光,讓時光為自己的人生照耀;如果你認為大學生活很輕鬆,很容易,你就不會珍惜這段青春時光,荒於嬉,毀於隨,你只能到頭來忍將青春付東流。


春風十里待君來


考上大學就輕鬆了這種說法在以前成立,以前的大學生都追求60分萬歲。現在這種想法已經不行了,隨著就業壓力增大,大學生不光要有文憑,更重要的還得有知識有能力,不然到社會上很難找到理想工作,現在的大學生學習壓力很大,有的學生還還要準備考研。如果在大學期間不好好學習,有的學生說不定畢業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