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第一天,到下班時間沒人走,我該怎麼辦?

社會喵喵


下班員工能不能走取決於你當天的工作是否完成,而不是領導走沒走

員工都喜歡揣摩領導的心思,每到下班的時候看見領導沒有走,就認為是在考察那個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高,工作認真。那麼我們為什麼不換個角度去想,領導下班不走是在觀察那些人一整天下來還需要加班去解決工作任務,那些人的工作效率低下呢?

既然我們選擇尊重領導,那麼在下班的時候如果自己的工作沒做完那就加班這沒什麼好爭議的,但是你當天的工作做完了,這時候經理還在辦公室,你可以像你的經理打一聲招呼,告知他自己先走了,我想這樣也側面的反應了你對領導的尊重。總之下班員工能不能走取決於你當天的工作是否完成,而不是領導走沒走。


輕鬆搞定工作表格


入職的第一天,一 般來講,任何人都想在單位和同事中間留個好印象,題主的想法應該也是這樣的。

想到了這一點,自然就觀察了單位的同事工作的情況。遇到這樣的情況,對於一個職場新人來說,確實應該注意。

單位的整體管理情況,自己還沒有了解,只能通過觀察、留意別人的下班情況來,做自己的決定。

向主管打招呼後正常離開。

有時候工作已經完成,自己有事需要正常下班離開單位,可以直接向主管領導打招呼後,正常離開單位。

一個單位的工作氛圍是長期管理形成的,剛到單位,也不能把先例從自己身上打開,多數的時候可以隨大家工作節奏下班,這是一個人融入單位的表現。所謂入鄉隨俗,也就是這樣的道理。

但是在自己有事的時候,需要利用下班的時間來處理自己的事,雖然是8小時之名,但是慣例還是要遵守的,可以及時向領導講清楚。領導如果有需要你的時候,他也可以及早地告訴你。

保持自己的率真,完成工作正常下班。

在熟悉單位的基本情況後,知道哪些部門工作忙,需要經常加班,即使下班了也需要主動留下來加班,有些部門工作正常,也可以完成工作正常下班。

根據自己的工作情況,完成份內工作,不需要配合別人工作的時候,也可以保持自己的率真,隨時根據自己的心情,想下班就正常離開,沒有必要再留下來觀望周圍同事如何行事。

在辦公室學習業務。

自己覺得不好意思第一個離開,可以在辦公室學習一會業務。自己定一個計劃,每天下班利用半小時的時間,學習一點業務知識,熟悉管理的流程。

或者利用這些時間來歸納一下,一天工作中所遇到的知識或規章。通過堅持學習,可以充分利用時間來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也可以儘快地熟悉自己的工作。

人與人之間最在的差別,就在於工作之外的時間利用,用心於得高自己的工作,可以把這些觀望的時間充分利用,可以說是事半而功倍。

凡是想獲得優異成果的人,都應該異常謹慎地珍惜和支配自己的時間。——克魯普斯卡婭

何樂不為呢?

《莊子·山木》雲:“入其俗,從其令。”古人教育我們,進入一個地方就要遵守當地的規矩。進入一個新單位也應該如此。

但我們也不應該完全只是適應這些約定俗成,合理地利用時間,把遵守慣例和自我提高結合起來,

希望能夠解決你的困惑。


微醺看花


先理清2個問題,4種做法。

第一,這個行業本身是否是屬於加班常態性?

我們在入職前其實對這個行業會有基礎的認識,這份工作他的加班長度到底是如何的?

如果是加班時數比較長,那麼對於題主第一天上班而言,可以有兩種表達方式:

  • 1是和在座的前輩同事溝通,有什麼需要協助的,還是明天他在準時到場上班。

  • 2是可以直接說明時間到點,他目前手裡工作已經處理完畢,簡單的打個招呼說:“明天見,今天先下班了。”也可以用這樣子的方式去進行一個態度的表明,

主要是讓大家知道你的認真性和負責度。


第二,是對於在這個行業來講,它的上班加班並不是常態性?

有可能是大家的拖延性導致工作常常無法如期下班,或是近期臨時項目比較多導致的加班?

準確判斷加班情況,這時候題主可以有兩個方式去做了解。

  • 1就是和大家簡單的打個招呼,閒聊說:“到前輩們,到點下班了,大家一般都幾點離開呀?”,透過閒談了解大家的作息。也是一個方式。


  • 2是假裝喝水,然後到處走一走,看一看大家大概都在忙什麼類型的工作。去了解這個是個人原因的加班,還是目前項目中的加班。如果是個人原因,那麼題主就喝完水,大大方方的整理完東西就可以下班。如果是可能最近公司的任務加重,那你也可以主動和你的主管溝通,有什麼內容可以交代給你。

透過這樣子的方式去找到自己的態度。

入職第一天=第一印象

畢竟入職第一天大家並不會過度的去苛責,但是他卻表明了你未來在職場上的態度,因為第一眼非常的重要。

入職第一天其實很多人往往沒有去注意它,但是入職第一天的觀感,卻會帶來後續的長尾效應。也就是當你第一天的表現如何,所以儘可能的去表現出你的原始樣子。

注意,這裡指的原始樣子並不是指你的本性(完全的自我個性),而是指稍微包裝過的你,未來願意持續用這個樣貌來呈現的樣子。

入職第一天,學問多多,把握度


如果說要去把握好一個度,我認為最好的還是去找到你喜歡用什麼樣子的方式和同事相處,儘量呈現出自己的原始樣貌,而不要去刻意的塑造一種你自己都不喜歡的狀態。


比如說你非常不喜歡加班,那就沒有必要刻意的表示,彷彿你愛加班的樣子,或是在下班後還留在工位,假裝瞭解有什麼工作需要我協助的樣子。這樣以後大家會認為你是可以常常協助加班的角色,未來常常需要加班的時候你都要留著,可能久了你對這份工作也就產生厭煩。


或者是你本身就樂於助人,那你就可以表達出有什麼工作可以請我協助,沒有關係。然後你再進行協助篩選,去協助你能幫助的工作,畢竟前期需要和同事圈跟大家去做一個比較粗淺的認識,所以主動釋出善意也是很好的。

所以這個就要看你自己個人的態度是什麼。你在職場上的態度是屬於個人能力型的還是社交型的。


因為那會是大家對你的第一印象和第一感官,未來大家會用這個標準來做一個評價。所以第一印象的重要性非常強。入職第一天其實也就等於了大家對你的第一印象。

科普下,所謂的:第一印象效應

是指最初接觸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這些對我們以後的行為活動和評價的影響,實際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響。

第一印象效應是一個婦孺皆知的道理,為官者總是很注意燒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馬威"的妙用,每個人都力圖給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我們都能體會到,第一次接觸這個人時,他留給你的印象是很難被改變的。因為人們在認知過程的開始階段的印象會一直存在,並會影響後期的印象判斷。


雖然,第一印象也不是固定在人們腦海中一成不變的。與其它的記憶信息相似,第一印象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地淡化。


  • 但是如果我們給別人留下的是好的印象,我們就要努力保持自己的作風和態度,維護這種印象。

  • 如果我們給別人留下了糟糕的第一印象,那麼就要正視自己的缺點,不要抱著"真金不怕火煉"的想法依然固我,而要努力去提高自身素質和形象,爭取徹底改變這種不利局面。



所以,如果上班第一天,你給大家留下了好的第一印象(並且是你的本性),這樣通常在未來發展上,會更容易與同事相處;如果留下了不好的第一印象,後續大家覺得要再去打破這個印象,就需要加倍,甚至是多倍的努力了。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們的第一印象形成是非常短暫的,有人認為是見面的前40秒,有人甚至認為是前3秒,在一眨眼的工夫,人們就已經對你蓋棺定論了。有時就是這幾秒鐘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因為在生活節奏緊張的現代社會,很少有人會願意花更多時間去深入瞭解、洞察一個留給他不美好第一印象的人。


而上班第一天,就像是職場1年裡的前40秒,所以可以好好把握。

美國勃依斯公司總裁海羅德說:“大部分人沒有時間去了解你,所以他們對你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給人的第一印象好,你才有可能開始第二步,如果你留下一個不良的第一印象,很多情況下,我們會相信第一印象基本上準確無誤。

最後題主對於第一天上班,如何表現,很認真的在思考,我認為這真的是很重要的切入點。

第一天上班的狀態、下班的態度,都是別人獲取對你第一印象的重要來源!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哦~

喜歡傲兔的觀點,歡迎點贊+關注,支持我,我會持續輸出好問答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