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完《我是餘歡水》,我想給中年社畜指條生路


追完《我是餘歡水》,我想給中年社畜指條生路

追完《我是餘歡水》,我想給中年社畜指條生路

這兩天,闊姐也開始追這個新晉爆款劇——《我是餘歡水》,豆瓣評分8.5。

追完《我是餘歡水》,我想給中年社畜指條生路

打開之前,以為是喜劇,心想正好放鬆一下。看了幾集之後,沒有被治癒,反而被致鬱了……

我只看到前六集,昨天更新還沒來得及追(請不要評論區劇透!),但在我心裡,它已經提前鎖定年度最佳了。

原因也很簡單——真實。

看看餘歡水是怎樣一個人吧?

生活中被妻兒嫌棄,妻子還有出軌傾向;

工作中銷售業績不佳,連連被上司、同事羞辱和欺負;

看似關係要好的鐵哥們,存心賴賬不還錢,更是轉頭擺了自己一道

來自父親的要錢奪命call以及岳父一家的白眼擠兌;

……

一箇中年社畜的形象已經躍然紙上,這部劇能引起這麼多人討論,多少也是因為,餘歡水身上有你我的影子。

追完《我是餘歡水》,我想給中年社畜指條生路

劇中一個場景我印象最深:

餘歡水確診患了癌症,沒錢看病加之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決定放棄治療。想要給兒子買零食,卻拿不出200塊。走投無路之下竟然去黑市簽署販賣器官的合同,拿到了3萬塊……(好在,這只是虛驚一場)

追完《我是餘歡水》,我想給中年社畜指條生路

你可能會覺得他可氣又可憐,但其實看到這裡的時候,身為理財博主的闊姐,第一反應是如果之前餘歡水給自己買過保險,怎麼會走到這一步?

餘歡水那家公司雖然有些離譜,但相信基本的社保也是有的。但你也看到了,重大打擊面前,社保也有很多無能為力的地方。

想起前段時間,因為疫情,我談了不少應對危機的辦法,其中就包括給自己配置商業保險。結果,一如往昔,只要提到建議配置保險,就會收到噴子留言,最典型的就是下面這種——

我們已經有社保,根本沒必要買保險了……你騙人!

跟這位仁兄想法類似的朋友其實不少,闊姐經常在後臺被問——我已經有社保了,還需要買保險嗎?今天,我就藉著追餘歡水的難過勁,把這個事兒掰扯清楚。

這個世界是複雜而深刻的,如果你惰于思考與分析,就容易被上面這類簡單粗暴、充滿情緒的言論蠱惑,希望你不是這樣的。

追完《我是餘歡水》,我想給中年社畜指條生路

簡單來說,只要你不是家裡有礦的,也不是窮到只夠溫飽的,答案都一樣——

是的,要買!

其實很多人會有這個疑問,關鍵是因為不夠了解社保。

社保的本質是什麼?是共濟,是託底。光看名字都能看出來: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

它們管的都是,基本的事兒。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社保都是強制繳納的:

因為它的作用就是要保證所有人,看病能享受基本的醫療,老了有個基本的生活水平。

而且,社保的繳納,不是你收入越高就繳得越多的,它設了一個最高線。當你的收入超過這個最高線,實際繳納的社保就不能再增加了。

一句話,只要你還有比“基本”更高的需要,社保就肯定不夠用了。

分享幾個冷知識,你就明白了:

生病了做手術,手術費、器械費等是醫保支付的,但麻醉藥是自費的; 開個膽結石,做傳統的腹腔手術,醫保可以報銷,但你想做切口小、流血少、恢復快的微創手術,就要自費了; 癌症化療藥物,對四肢血管的傷害特別大,如果你想保護血管,就要置入一種特製的皮下置管。這種幾千塊一根的進口置管也是全自費的,因為保護血管不是基本的醫療需要。


所以,但凡你的要求高一點,想治病的同時,儘量保護好身體,想有更好的生活質量,那都要自己掏錢的。

沒有親身歷過的人,不會明白為什麼生一場大病,動輒就是十幾萬、幾十萬的醫藥費。

其實那些錢,就是花在了比“基本”更高的需要上。但你能說這些需要不應該有、這些錢不應該花嗎?

而大部分病人,都是有這種更高需要的,只是取決於是否負擔不起。這個時候,如果有一份商業醫療險,他們就可以坦然提出自己的需要。

比如最常見的是百萬醫療險,它就能報銷自費藥、自費檢查、自費器械等等基本醫保不報銷的項目。最關鍵的,它的價格很便宜,一年幾百塊錢,就能有幾百萬保額,很多醫保不能報銷的錢,它都能報。

再比如重疾險,遇到餘歡水這種極端情況,馬上先給你理賠一大筆錢,保障孩子生活無憂,自己也能安心養病,不至於昏招迭出。

追完《我是餘歡水》,我想給中年社畜指條生路

生活保障這塊,道理也是差不多的。

想要晚年生活保持退休前的生活品質,光靠社保發的養老錢,是不太夠的。

反駁我之前,先聽我算算賬。

按目前的生活成本,如果60歲退休,奔著80歲去活,小城市存100萬差不多夠基礎保障了。大城市翻一倍,200萬左右。京滬深再加一點,300萬左右夠了。

這不是我瞎說的,上數據:

追完《我是餘歡水》,我想給中年社畜指條生路

(資料來源:維度統計)


如果以此為標準,國家發的養老金,顯然是不太夠用的——

我們的基本養老金,大約是退休前工資的40-60%。你按自己現在工資水平算一算,心裡該有點數了吧。

這種情況下,就要考慮攢錢投資給自己養老,我最推崇的當然是定投,一直都在安利。但對一些沒有理財能力的人,年金險也不失為一種選擇。畢竟,現在財也很難理,市場上穩定收益4%以上的產品,越來越少……

還有一箇中年社畜面臨的普遍風險,是房貸,在一線城市,扛幾百萬房貸很常見。

但你想想,如果家裡頂樑柱遭遇變故,上有老下有小,別說保證生活質量,房子就能把他們拖垮——這同樣也是社保不能幫我們解決的問題。所以,我時常建議大家預算足夠的情況下,定期壽險安排上。

總之,有了社保繳納,你得到的是基礎保障。如果經濟上有餘力,在自己的薄弱環節,引入合適的商業保險作為補充,保護自己,保障家人,何樂而不為?

最後再說一句,人過中年,各種壓力鋪面而來,這段路,不輕鬆。

餘歡水身上,有我們每一個人的影子。只不過,他能靠編劇翻身,我們的命運可沒人來改寫,那為什麼不選擇,讓這場本就艱難的人生旅途,走得從容一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