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每日資訊

安徽省聯社埇橋區嶽喬扶貧工作隊:一手抓疫情防控 一手抓春耕備耕

疫情的“寒冬”還沒有過去,時節的春天已經到來。疫情防控不鬆懈,春耕備耕不能等。安徽省聯社駐宿州市埇橋區順河鄉嶽喬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周升帶領扶貧工作隊的其他同志和村兩委,應時而動,勇挑重擔,統籌兼顧,紮實工作,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備耕。

宿州每日資訊

順河鄉是埇橋區疫情防控的重點鄉鎮之一。嶽喬村從武漢返鄉務工人員達70多人。所以,嶽喬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仍十分繁重。省聯社駐村扶貧工作隊把疫情防控工作當作當前重要的工作抓實抓細。

宿州每日資訊

一是繼續利用村廣播、微信群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宣傳,要求村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不參與聚集性活動等。

二是繼續做好村口道路卡點的執勤工作,對出入村的人員進行登記,一防疫情擴散,二防病毒輸入。

三是帶領村幹部對本村外出務工人員的具體務工地和具體工作單位進行登記,掌握第一手資料,並每日上報鄉社保所。

四是按照上級要求,對2016年以後的貧困戶外出務工、符合條件的進行登記,做好基礎性工作,旨在配合上級做好交通補貼。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眼下正是春耕備耕的好時節。春耕備耕,時不我待。趁著春光,把前一階段耽誤的農時追趕過來,提高春耕備耕的效率也是當務之急。”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周升長如是說。

駐村扶貧工作隊、村兩委召開廣播會,號召廣大村民在做好自身防護的情況下,抓緊對小麥進行施肥、噴藥,為今年小麥的豐收打基礎。

同時,號召廣大群眾保證春耕生產不誤時,產業調整不停歇,脫貧攻堅再添力。該村軟子石榴基地是該村集體收入的重要來源地之一。扶貧工作隊召集村民搶抓春耕備耕,軟石榴園林下種植生產,翻地、育苗、追肥,大家你追我趕,出力流汗,幹得熱火朝天。一幅幅春耕春播的美麗圖景在嶽喬村迅速展開……(遊利)

碭山縣碭城鎮:“鏗鏘玫瑰”戰“疫”展現“巾幗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碭城鎮婦聯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帶頭當好疫情防控的宣傳員、勸導員、監督員和戰鬥員,充分發揮了婦女“半邊天”作用,在艱苦的戰“疫”中,“鏗鏘玫瑰”展現了溫柔而有力的“巾幗力量”。

最美執委,抗“疫”一線寫擔當

碭城鎮是碭山縣的政治、經濟發展中心,全鎮有26個社區,8個行政村,按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分為6大片區。作為片區總負責人中唯一的女性,碭城鎮黨委委員、鎮婦聯主席範昕瑜立足工作崗位,有擔當、敢作為,奉獻了巾幗力量。

宿州每日資訊

下沉到“疫”線,巾幗有擔當。早出晚歸,這是對範昕瑜的真實寫照。每天她到村、社區安排防控工作,到各個檢測點查看疫情防控情況,高標準、嚴要求是她對疫情防控的工作態度。“現在不許出門,請回去吧!”“買菜大人去就行,小孩子不要出門!”“在小區也不要扎推聊天”“沒帶口罩,你怎麼不帶口罩。”一到檢測點,她就不停勸導進出人員。1月30日,範昕瑜到侯樓小區巡查,當看到有位婦女帶著孩子出門便上前勸說:“小孩子不要帶出門,現在這個病毒小孩子也會被傳染。”“他不舒服,我帶他出去來看看。”婦女說。得知小區內還有一個診所,她便立即前往查看。當看到診所無通風窗戶、環境髒亂、吊水患者中還有未佩戴口罩人員時,她立即對醫護人員進行批評教育,對看病人員耐心勸返,並聯系碭城鎮中心醫院及衛生監督管理局,聯合執法,對該診所進行停業整頓處理。

高速公路通,疫情不能通。為安全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讓公路交通運輸暢通,宿州市封閉的高速路口全部解封。卡點撤了,但疫情防控沒有結束,範昕瑜要求工作人員加強疫情宣傳,切勿放鬆警惕,認真做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兩不誤。2月21日,範昕瑜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個果農在賣梨裝車時未佩戴口罩,她立即與該村幹部聯繫,要求村幹部趕赴現場查看,指導人員佩戴口罩,安全裝運。隨後,範昕瑜親自與果農聯繫,耐心解釋勸說。“路通了,並不是抗‘疫’鬆了,而是更要抓嚴抓細。”範昕瑜堅定地說。

最佳宣傳員,抗“疫”宣傳當“尖兵”

碭城鎮黨政辦工作人員伍晶晶,老家是合肥長豐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在老家長豐休假的她乘高鐵急匆匆回到碭山,立即進入抗疫工作狀態。白天她跟隨鎮領導巡查片區疫情防控情況,到疫情一線巡查採訪,晚上回鎮後加班寫新聞稿。立春後又下了一場雪,讓人回到了天寒地凍的隆冬。伍晶晶居住的地方,離新搬遷的鎮政府辦公地點很遠。每天晚上加班寫稿結束後,她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住處,還要一個人做飯吃。她日夜操勞,累得病倒了,才有時間休息。

在疫情防控期間,碭城鎮宣傳稿件被各級媒體大量採用,其中人民網發表2條,安徽學習強國平臺2條,安徽日報4條,拂曉報2條,縣級媒體採用稿件更多了。其中伍晶晶撰寫的9篇新聞稿,有8篇被不同級別的媒體採用編髮。該鎮“魅力碭城”微信公眾號,共發佈25次,發表新聞145條,有關疫情的133條,其中46條是伍晶晶撰稿。幹部群眾都誇讚伍晶晶是抗疫“最佳宣傳員”。

最暖女書記,“紅色管家”分外忙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碭城鎮土山社區黨總支書記張詩,始終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在小區門口值守,夜以繼日堅守在社區防疫第一線。

宿州每日資訊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在疫情防控中,土山社區的金利小區嚴格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工作要求,地毯式排查小區內從外地返碭人員,建立健康檔案,並要求居家隔離。社區內從武漢返鄉人員共有14人,張詩成為他們的“紅色管家”,她每天詢問隔離人員的身體狀況,對隔離人員進行心理疏導,緩解心理壓力。每隔一段時間,張詩會親自給隔離人員送去生活物資,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問題。在大家眼裡,這個“管家”話雖然不多,卻很暖心。

封閉小區,不封閉居民“菜籃子”。“現在不能出去,因為咱們小區是安全的,你出去,他也出去,咱們小區的居民就會變成不安全了。”“現在是特殊時期,我們儘可能減少流動。再等幾天吧!”每天,張詩都會在一線值守,勸導進出人員。據瞭解,金利小區內除了“疫”線工作人員以及必須外出的員工外,其他人員一律不許外出。雖然要求很嚴,但行動很暖心。同時,張詩積極與壹度便利點和農副產品供應商聯繫,保障在防疫期間小區居民日常生活物資的供給,有效解決了居民生活問題。(李豔龍 李懷春)

安徽碭山碭城鎮:10家規上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

風和日暖,草木萌發,當前疫情防控工作仍是關鍵時期。日前,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碭城鎮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統籌制定落實分類分批覆工方案,履行企業復產復工審核報備制度,主動靠前上門服務,及時解決企業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各類困難和問題,促使企業在嚴格落實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安全有序復工復產。截至2月21日,該鎮已有10家規模以上企業復工復產。

宿州每日資訊

在碭城鎮碭郡路兩旁,女貞、垂柳等樹木已泛出青綠,早醒的迎春花堆起黃豔豔的笑臉;梨園裡,果農戴著口罩,蹬著梯子在給梨樹修剪枝條、施肥;村莊裡果窖旁,大貨車已裝上黃橙橙亮晶晶的酥梨,蓄勢待發。多日的封城、封村、封路,全縣出現了路斷人稀、空寂靜遠的場景。隨著近日碭山縣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有序復工復產的通知,皖北碭山又一覺醒來,湧動著的是春潮,恢復著的是明媚,播種下的是希望。

在碭城鎮祖強塑料製品包裝公司,1O多位復工人員正在緊張有序地在機器前忙碌著。公司負責人郭祖楊說:“現在來上班的復工人員都是周邊村的村民,他們本人和家庭人員都很健康,我們都瞭解得很清楚,外地人員暫時還沒有進廠。我們按規定操作,全廠復工前全面消毒,工人上班有專人量體溫,噴灑消毒液,做好記錄,嚴防帶病員工進入企業。”據郭祖楊介紹,該廠主要是生產塑料薄膜,為周邊四省七縣的菜農提供地膜等產品。現在每天該廠能生產薄膜20噸左右,主要銷售碭山和蕭縣等地;下一步,根據防疫情況,等外地車輛能通行進村,廠裡的工人增多,機器才能全開起來加大馬力生產。

在華潔保潔有限公司,20多臺車輛開始運輸建築拆遷的廢料,儲存起來進行加工;加工紅磚車間正在設備檢修,近日就要開工生產。在隆康建築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夫貴說:“我們廠的困難是原來用工多是外地工人,現在外地工人暫時沒有來,就多招收本地務工人員,正檢修機器,準備開工。”

碭城鎮經濟辦主任張傳明說:“我們鎮有16家規上企業,現已有祖強塑業、紅山粉業、興達罐業等10家規上企業復工生產。還有6家,我們正在逐一督查,嚴格按照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力爭在2月底前全面復工生產。”(李豔龍 李懷春)

安徽碭山葛集鎮:“五個一”給企業復工復產送來“及時雨”

生產是企業的生命。為科學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日前,安徽省碭山縣葛集鎮在嚴密部署疫情防控的同時,通過成立專班、加強服務、提供消毒、現場培訓等“五個一”服務,給企業復工送來“及時雨”,全力推動企業安全有序復產,使企業響起機器運轉“好聲音”。

一支“小專班”提供服務。成立葛集鎮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小專班,抽調經濟辦、環保辦、統計辦、衛生院等部門6人組成指導小組,下沉到企業講解復工程序,幫助企業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則做好開工準備,並對報備復工的企業即報即審,達到條件的儘快報上級部門,達不到條件的儘量現場整改,不能現場解決的協助儘早解決問題。

宿州每日資訊

一份“明白紙”加強培訓。印製《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知識宣傳》明白紙、疫情防控注意事項等宣傳材料,發放給企業並在顯著位置張貼。同時在“一企一策”原則下,找出企業共性,編制員工體溫檢測記錄表、外來人員登記表、公共區域消殺記錄表等系列表格發放給企業參考使用。

一張“聯繫卡”便於溝通。專班將鎮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包企負責人、村衛生室醫生的手機號碼印製成“聯繫卡”發放到企業,24小時開機,隨時接受企業的諮詢,村醫隨時接受企業的問診並出診。同時,讓企業提供員工名單發放到村,復工員工提供企業開具的證明即可出村上班,為職工復工開闢“綠色通道”。

一批“消毒液”助力開工。針對企業開復工面臨防疫物資短缺問題,該鎮從鎮防疫物資備用庫裡提出部分“消毒液”分發給各企業,要求復工前對車間、宿舍、食堂等公共場所和人員聚集場所的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消毒,每日兩次。針對企業口罩、溫度計短缺的問題,鎮、村兩級積極幫助籌措,其中高寨村村委會對高泰鋁企業一次性捐助口罩200只,企業也在全力購置不少於15天的消毒液、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資,確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兩不誤。

一名“監督員”促進防疫。專班為每個復工企業配備一名監督員,對企業的外地職工復工、外來人員登記、佩戴口罩、體溫檢測、消殺防疫等情況進行指導監督,並實行“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切實將企業疫情防控的關口進一步前移。(李豔龍 戴紅梅)

泗縣:從貧困戶到“青蛙王子”的華麗轉身

穀雨過後,迎著吹面不寒的楊柳風,泗縣屏山鎮屏西村的貧困戶苗愛國,帶著農戶開始了新一年的忙碌。挖溝的挖溝,打渠的打渠,遠處傳來噹噹的敲鋼管下樁的聲音,共同奏響起一副喧鬧的春耕“協奏曲”。隔著一條路,一面人工挖出的水塘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處處透出春的生機。

快到晌午,苗愛國只穿著一件毛衣,他擦去滿頭的汗水,驕傲地說:“這是剛剛申報下來的稻蛙養殖的扶貧產業項目,大家在家憋悶了一個冬天,開春了,都是甩開了膀子加油幹。”

苗愛國是2014年的貧困戶,2016年他在政府的扶持下脫了貧。以前,苗愛國一直在外面的工地上打工,工資只夠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一個偶然的機會,苗愛國接觸到人工養殖青蛙的技術。他了解到,受利益的驅使,各地捕殺、出售青蛙的現象屢禁不止,而人工繁育養殖青蛙,既可以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又可以保護野生青蛙資源,因此苗愛國對人工養殖青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在浙江邊打工邊學習技術,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學會了蛙種選擇、蛙苗孵化、幼蛙馴養等全套技術。

去年,苗愛國帶著學成的技術在泗縣草廟鎮“小試牛刀”,考慮到當地有種植水稻的傳統,苗愛國開始了稻蛙養殖的探索。請教當地農技站的技術員,在網上查閱相關資料,學習青蛙養殖的書籍。“要把稻田改造成規則的蛙池,在蛙池中間種上水稻,稻田四周是養殖青蛙的溝廂,四周要拉上一米高的圍欄,防止青蛙跳出去。養殖青蛙最關鍵的是勤換水,勤消毒。特別是要注意下雨天氣,下雨的第二天一定要消毒滅菌……”說起稻蛙養殖的秘訣,苗愛國就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起來。一年下來,苗愛國真的實現了“水裡淘金”的小目標,平均一畝地兩萬多元的收入讓他嚐到了甜頭,“青蛙王子”的稱號也被當地農戶調侃著傳播開去。

宿州每日資訊

有了養殖成功的經驗,苗愛國在自己家所在的屏西村開闢了“第二戰場”,眼前的這塊土地佔地67畝,是苗愛國從30個農戶手中以900元每畝的價格流轉過來的。“以前出去打工,每到農忙的時候還要回來收莊稼,一來一回就耽誤掙不少錢,收下的糧食有時候還沒有耽誤的工錢多。這下子好了,打工收租兩不誤。”一位農戶手捧著租金興奮地說。63歲的貧困戶劉運勝今年也流轉了3畝多地,考慮到年齡大了,出去打工也不好找工作。這兩天他在這裡打樁、挖溝一天能收入80塊錢。從貧困戶變成了“工薪族”,這讓劉運勝感覺到很踏實。

一般在3月15日左右就要下蛙苗了,眼下130個蛙池已經全部挖出來了,下一步就是放水、拉網的工作。“受疫情的影響,今年的進度略略滯後了一些,趁著現在天氣好,我們加班加點搶抓農時,今年的收成還是很有保證的。”苗愛國說。(單珊)

無人機“上崗”為春耕“添翼”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在泗縣,農戶已經陸續開始備戰春耕,為奪取全年糧食增產增收,實現農業生產的開門紅做足準備。

  2月22日,在屏山鎮徐賀村,一架長約兩米的無人機騰空而起,在一片綠油油的麥田上空,來回穿梭噴灑除草劑。無人機經過之處,一層薄霧輕輕灑落,短短几分鐘就完成了一大片麥田的農藥噴灑工作。(賀微微 惠淮北)

宿州每日資訊


來源:中安在線宿州頻道 編輯:嚴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