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教育,應該承載怎樣的價值觀,來教育我們的孩子?

風飄心絃


教育這個話題真的可以說的太多,涉及到的方面也非常廣,從家庭到學校再到社會,從小到大,從自己的成長再到對孩子的養育,無時不刻不在和教育打交道。

我們不那樣複雜的來說教育,我們把教育迴歸到最原始的模樣,其實教育就是學習加思考。

首先教育離不開學習,學習各種技能各種知識,各種思想,各種道德規範等等。教育裡有學習但又不只有學習。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對於教育者或者被教育的人,都會做一件事,思考。他在接受到學習的時候,他就會思考,學習的東西不是構成自己的東西,而是自己思考到的東西,才是最終構成這個人的思想,品格,技能等等,最終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那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的教育,應該承載怎樣的價值觀,來教育我們的孩子?”

我分析了一下,這個問題可以分成一下幾個小問題:

1.教育者(這裡的教育者應該是包括老師,家長以及社會上有能力帶來影響的各界人士,下文都說是教育者。)擁有怎樣的價值觀。

2.教育者應該擁有怎樣的價值觀。

3.教育者應該給孩子傳達怎樣的價值觀。

4.教育者希望孩子擁有什麼樣的價值觀。

那我們在分析價值觀又代表什麼?

現實一點講,價值觀就是要以怎樣的方式在社會上生存。要從事什麼行業,要達到什麼經濟水平,等等更加偏向物質的價值觀。

而拋開物質方面的意義,價值觀也包含一個人的品格,道德,思想境界等等精神方面的認知。

那這就對應起來了,我們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是為了更現實的意義,而我們也學習各種思想,接受各種文化的影響從而構成我們的精神世界。

再回到這幾個小問題

1.教育者擁有怎樣的價值觀。

這些教育者的價值觀從何而來呢?

上文提到是從學習和思考而來的,這些教育者通過學習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

2.教育者應該擁有怎樣的價值觀。

這個問題就比較難了,這個“應該”可以說成是大部分人認同的應該怎麼樣的,或者國家社會倡導的應該怎麼樣的,這個依據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改變。也會隨著人們都思考和大部分人的追求而改變。

有的人他的價值觀已經形成,他也認同這個“應該”的價值觀,可是他自己也許是達不到的。比如說,大部分人都會覺得有很多錢很好,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大部分人都明白品德高尚是正確的,可是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品德高尚。這裡很寬範的講一下,可以自己從剛剛講的現實意義和精神層面兩個方面想一想就知道。

3.教育者應該傳達給孩子怎樣的價值觀。

這個點就是重點了,這裡的“應該傳達的價值觀”就是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了。

技能和知識方面的我們不用多說,大部分都是希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也許只有少數人會保持“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想法吧。但是你要明白萬一有這樣的人,他也還是認為前者是對的。

從思想方面呢?那就不好說了,可能我們的有些教育者自己思想方面的價值觀並不能達到我們絕對“應該”有的程度。那有的教育者就算自己沒有,他也會按照“應該”的樣子去傳遞,而有的教育者卻並不會。

所以現在社會上出現很多聲音,要求提高教育者的素質,這是正確的,也是根本的,但是我要提醒一點,教育者包含哪些人,包含家長,老師以及社會上能產生影響的各界人士。思想上的價值觀是可以通過思考而改變的,我們的學習技能可以提高,為什麼我們的思想境界就不能提高。

我們應該傳遞給孩子的就是要不斷向著提升自己的方向去努力,這不僅是孩子要做的事,也是所謂的教育者們都要做的事。

4.教育者希望孩子擁有什麼樣的價值觀。

還是從兩方面講。

現實方面,希望他們學到技能做有用的事,這個“有用”包括養活自己養活家人,也包括一些消費觀念。

精神層面呢,要通過自己的思考向“應該”的方向靠攏,這是大方向,大方向就是一定不要放棄提升自己。

具體的呢,比如在愛國方面,在與人為善方面,在利己主義和利他主義中找到平衡的方面,還有很多很多。

我在這裡講的好像很籠統,到最後可能有的人還是沒有很明確我說的到底是什麼價值觀,那我要說的是,價值觀本身沒有統一的標準,一千個人可能有一萬個價值觀,這麼多里面我們並沒有辦法說出一個精確的點。我們只有一個方向,就是我前文提到的,明確“應該”做的,比如應該學習知識和技能,並且應該用學到的知識技能做有用的事,比如應該熱愛我們的國家,並且時刻維護她,等等等等。

然後就是教育者帶著孩子們共同努力,這是基礎,後面的只要有這個前提在都不會差到哪去。


天天老師大課堂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的教育、特別是語文教育,到底應不應該承擔更多情感價值觀的教育任務呢?我個人認為,這是勿容置疑的。

從自己讀書,到後來教書,我曾經讀過、教過讓我和我的學生熱淚盈眶的經典課文。

這些課文不但感動學生教育學生,而且感動老師教育老師。

那麼,我們應該培養孩子哪些正確的價值觀呢?

一:愛國主義價值觀。

希望多一些這類課文。

如劉胡蘭、黃繼光、邱少雲、岳飛。

二:宏揚親情、孝(父母長輩)悌(親愛兄弟姐妹)。

三:行為道德規範

四:遵守規則的教育

應該加強這一類的課文編入,看看現在的社會,不遵守規則的現象太多了。

五:言行一致,以身作則的教育。

這一類課文應該增加,老師更應該做到。

六:人文主義教育

這一類現在課文比較多,應該堅持。

記得過去有幾篇課文,如原小學課文《一件運動衫》、《斑羚飛渡》、《地震中的父與子》等。

再如原初中課文《小巷深處》《背影》。

都是感人至深的好課文。

七:行為習慣教育

這一類也非常少,應該更多的加強。

一個人的行為習慣會影響人生一輩子,很多時候影響一個人的成功或者失敗。

八:愛護環境、珍愛生命、愛護動物、富有同情心的教育。

九:樂於分享、拒絕過度自私(自私是本性,關鍵是不要過度自私,過度自私就叫精緻利己主義)的教育。

十:勝不驕、敗不餒,頑強不屈、堅持不懈的精神。

十一:誠信侍人、服膺真理、勇於擔當、勤於反思、敢於創新的教育。

十二:培養學生做一個有膽、有識、有情、有義、有趣的人這方面的教育。

總之,對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的教育是是教育界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我們應該把它作為一個頭等大事來抓,一些經典的培養學生價值觀的課文也應該保留。

同時,這也應該成為全社會所有人的共識和共責。


順道自然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應該在孩子面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身作則是傳遞教育的最好方式,孩子從你身上學到的是滿滿的正能量,他的人生觀也會是積極向上的。其次,要借事說理,從一件事裡會反應出很多的道理,你若能言傳身教,孩子必能刻骨銘心,也為他以後人為處事找到了方向。最後,要學會表揚孩子,孩子是需要表揚的,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種上一顆希望的種子,他必定會成長為一顆參天大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