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人勵志學習的8個小故事,快來看看吧!

導語:

古人大多數都是很勤奮刻苦學習的,我們現代人也應當像古人一樣的勤奮刻苦學習,做一個有出息的人。那你知道古人勤奮學習的典故有哪些嗎?下面就來看看古人勤奮學習的故事,讓你從中得到啟發。

關於古人勵志學習的8個小故事,快來看看吧!
/
/
/


一、鑿壁借光

匡衡年輕時十分好學。他家裡很窮,買不起蠟燭,匡衡晚上想讀書的時候,常因沒有亮光而發愁。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就在牆壁上悄悄地鑿了一個小孔。讓隔壁人家的燭光透過來。就這樣,他經常學到深夜,後來成了西漢著名的學者,曾做過漢元帝的丞相。從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環境和條件)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和堅強毅力,終於一舉成員。這就說明內因才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和第一位的原因,外頭因只是影響事物變化的條件,它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


關於古人勵志學習的8個小故事,快來看看吧!
/
/
/

二、懸樑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髮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髮,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關於古人勵志學習的8個小故事,快來看看吧!
/
/
/

三、負薪(xīn)掛角

漢朝時候的朱買臣,小時候,家裡很窮。為了維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沒有時間讀書。但是他好學不倦,常常揹著柴一邊走,一邊看書。

隋朝有一個叫李密的人,小時候給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帶幾本書掛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時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讀書。


關於古人勵志學習的8個小故事,快來看看吧!
/
/
/

四、以荻畫地

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關於古人勵志學習的8個小故事,快來看看吧!
/
/
/


五、王冕放牛聽講

王冕,字元章,元末浙江諸暨人。他小的時候,家裡很窮,父親讓他去給財主家放牛,賺幾文錢來補助家庭生活。

王冕幼年好學。他每次牧牛從鄉學門前經過,聽到裡面琅琅的讀書聲,便停下來了,把牛拴在樹上,在門外聚精會神地聽個不止。有一次,他在鄉學門外聽課,一直聽到天黑,竟把牛給跑掉了。父親聽說丟了財主家的牛,又怕又氣,狠狠地打了他一頓。但是他並不“悔改”,以後出外放牛,路過學堂時,依然像以前一樣專心地聽老師講課。

有一天,王冕的母親對他父親說:“王冕這個孩子既然如此痴呆,索性任他去吧!”父親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從此,王冕便到一座寺廟中,白天替廟裡做些雜事,賴以餬口;到了夜晚,就一個人坐在佛像的膝蓋上,藉著佛像前面的長明燈光讀書。由於王冕專心一意地刻苦學習,學問長進很快,後來終於成為一個出色的詩人。


關於古人勵志學習的8個小故事,快來看看吧!
/
/
/


六、宋濂踏雪求師

宋濂字景濂,浙江金華人,是我國明代一位著名學者。他生平著述極多,除了主修《元史》外,還著有《浦陽人物記》、《宋學士全集》等。

當時印刷術雖已發明,但是書的價錢很貴,一般人買不起,更買不起很多的書。宋濂小的時候,就喜歡讀書,因為家裡窮,弄不到書,只好到有書的人家去借,親自抄寫,約定日子歸還。大冷天,硯水結了冰,手指凍得彎不過來,他還是趕著抄寫,抄完了立刻送還,不敢超過約定的日子。因為這樣,人家才肯借書給他,使他在自己沒有書的情況下,也能讀到很多書。

我國古代學校很少,而且也只有貴族子弟才能上學;當時雖然有私人講學的,但是一般小的村鎮沒有好老師。宋濂成年以後,為了求得更多知識,解決自己存在的疑難問題,特意跑到百里以外去訪名師求教。他揹著行李,走過深山巨谷,冬天大風雪,雪深到好幾尺,腳皮都裂開了,也不以為苦。到了客棧,四肢都凍僵了,人家給喝了熱水,蓋了被子,半天才暖和過來。當時和他住在一起的人,都穿戴得很講究,吃得很好,只有宋濂一天吃兩頓粗飯,穿件破棉袍,但他一點也不羨慕那些富貴子弟的生活享受;因為在宋濂看來,只有求得知識,才是最高興的事,別的便都不去理會了。

正是由於這樣刻苦勤奮,虛心向老師學習,而且專心致志,持之以恆,宋濂才獲得學問上的成就,成為一代有名的大學者。


關於古人勵志學習的8個小故事,快來看看吧!
/
/
/


七、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徵北中郎將,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關於古人勵志學習的8個小故事,快來看看吧!
/
/
/


八、囊螢映雪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裡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裡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孫康情況也是如此。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裡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當了一個大官。

刻苦學習是從古代就開始的優良美德,希望大家將這種傳統美德繼承併發揚光大。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那麼就點個贊並轉發給你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