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嘴與吃主食是啥關係?省糧,就能減肥嗎?

幾年間,1項有關膳食健康的調查指出,在寫字樓上班的人,多數是省糧型,有39%每天主食攝入量不足250克;59%的人,擔心長胖,而減少主食攝入;27%認為少吃主食不影響健康。這樣的想法和吃法,靠譜嗎?只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是否能達到減肥的目的呢?咱們現在來解析。


管住嘴與吃主食是啥關係?省糧,就能減肥嗎?

主食,是指咱們餐桌上的穀類食物,主要是大米、白麵、玉米、薯類等做成的食品,主食提供的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所需熱量的主要來源。肥胖,從基本原理來看,是總熱量的攝入超過消耗量。限制碳水化合物攝入的同時,如果脂肪、蛋白質等攝入量不變,總熱量攝入減少,的確可以達到控制體重的效果。但是,長期這樣吃,就會造成碳水化合物攝入的不足,或者帶來脂肪、蛋白質攝入過多,不僅無法減肥,還可能影響健康。


管住嘴與吃主食是啥關係?省糧,就能減肥嗎?

過往,在物質供應相對匱乏的時候,咱們老百姓的膳食結構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高達70%,食品種類很少,還要限量供應,人們的總能量攝入普遍較低,因此,肥胖問題並不突出。但是,近幾十年來,雖然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已經下降到55%,肥胖或超重人群的總數卻超過3億。因此,造成肥胖的主要因素,不是主食吃多了,而是總能量的攝入增加。


管住嘴與吃主食是啥關係?省糧,就能減肥嗎?

主食是不是攝入超量,是按供能比來衡量的,而不是簡單看食物的攝入量。通常,高碳水飲食,指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超過65%;中碳水飲食,是45%到65%;低於45%,則為低碳水飲食;低碳水飲食還可以細分,供能比為26%到44%,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低於每天130克,為輕度限制碳水飲食;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每天20到50克,為極低碳水飲食。


管住嘴與吃主食是啥關係?省糧,就能減肥嗎?

咱們經常聽到的減肥膳食方案中,生酮飲食就是1種高脂、低碳水、適量蛋白的膳食搭配。低碳水膳食,可以減重和控制肥胖。但是,必須指出,低碳水飲食主要針對有特殊疾病治療需要的人群,並不適合普通健康人群效仿。因為,長期低碳水飲食,會對健康帶來潛在的負面影響


管住嘴與吃主食是啥關係?省糧,就能減肥嗎?

碳水化合物是機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糖原是肌肉和肝臟碳水化合物的儲存形式,機體有能量需求的時候,糖原可以迅速分解為葡萄糖提供能量。如果長期低碳水飲食,會造成能量攝入不足,以及蛋白質快速分解,引起營養不良,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大量蛋白質的代謝,會加重身體負擔。低碳水飲食,引起耐力下降及工作效率降低,因為,大腦組織對糖有偏好。此外,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脂肪加速分解為脂肪酸參與供能。

對於普通的健康人來說,膳食指南建議,碳水化合物可接受的範圍是供能比為50%到65%。達到這樣的比例,每天谷薯類食物250到400克;其中,全穀類和雜豆類50到150克;薯類50到100克;蔬菜300到500克;水果200到350克。同時需要考慮碳水化合物的來源,儘量選取富含抗性澱粉及膳食纖維的食物,減少精製糖的攝入。簡單說就是,主食必須吃,還要保證足量,但是,主食選擇是關鍵,需要種類豐富且均衡。管嘴的目標,是限制總能量的攝入,而不是僅僅限制主食攝入量。主食的品種可以考慮選擇升糖指數低的食物,比如全麥食品或強化蛋白化的麵條等,增加粗糧在主食中的比例。


管住嘴與吃主食是啥關係?省糧,就能減肥嗎?

看完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春季減肥大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