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美軍擊沉世界最大航母“信濃”號

在二戰期間,真正能夠稱得上是日本海軍改裝航母的代表作,並且是創造了世界之最的,還得說是重型裝甲航空母艦信濃號。信濃號原來是作為繼大和號、武藏號之後的第三艘大和級超級戰列艦來建造的。中途島慘敗之後,日本海軍終於看清了戰列艦在未來海戰中的“前程”,加之其大型航空母艦在中途島海戰中損失慘重,急需補充,無奈之中,只得“忍痛割愛”,將正在建造中的信濃號超級戰列艦改建為航空母艦。


歷史上的今天,美軍擊沉世界最大航母“信濃”號

為“110號艦”(信濃號)而特別建造的橫須賀第六號船塢之遺址。 ​


信濃號航空母艦,憑藉其原有的超級戰列艦的艦體基礎,一旦被改建為航空母艦,在許多方面都可以稱得上是當時的世界之最。其標準排水量為62 000噸,這不僅是日本最大的航空母艦,就是在當時的世界上也是絕對的“無艦能望其項背”的超級航母,而且這一紀錄一直保持到二戰結束後的很長時間。因為美國海軍的戰後第一代航空母艦中途島級航空母艦, 經改裝後的標準排水量也僅為51 000噸,滿載排水量為 64 000噸。

信濃號的動力裝置為蒸汽輪機,總功率達110 250 千瓦,最高航速為27節,續航能力為10 000海里(航速18節)。信濃號的飛行甲板長約256米、寬約40米,艦上搭載的都是日本海軍最新型艦載機,預計可以搭載彗星式艦載轟炸機18~21架、彩雲式艦載偵察機6~7架、烈風式艦載戰鬥機18~21架,艦載機總數為42~48架。艦上防空武器有127毫米艦炮16門、25毫米高炮145門,編制艦員2400餘人。

歷史上的今天,美軍擊沉世界最大航母“信濃”號

1944年11月11日,“信濃號”於東京灣試航時被株式會社播磨造船所技術員荒川浩所拍攝。


信濃號最大的特點是裝甲防護能力強,其飛行甲板裝甲厚度為75毫米,上面還覆蓋有厚度為200毫米的鋼筋水泥層,據稱其飛行甲板的裝甲防護可以抵禦1000磅航空炸彈的攻擊。此外信濃號在改裝過程中的設計上也獨具特色,它不僅僅是一艘普通的大型攻擊型航空母艦,而且可以在海戰中充當中繼補給基地,向其他航空母艦補充艦載機以及向其他作戰艦隻補充彈藥、燃油、淡水和食品等。

為了適應海戰的急需,信濃號在改建過程中一再壓縮工期,突擊施工,於1944年11月19日建成服役後立即編入聯合艦隊的作戰序列。11月28日(即完工後的第9天)下午,信濃號在3艘驅逐艦的護衛下首次出航,從橫須賀啟航駛往吳港,當晚碰巧被正在東京灣以南約100海里處遊弋的美軍潛艇射水魚號發現並跟蹤。次日凌晨3時16分,射水魚號抓住有利戰機和陣位,向信濃號連續發射了6枚魚雷,其中4枚命中了這艘超級航空母艦的右舷。此時,信濃號的艦長阿布海軍大佐並不以為意,仍然下令信濃號以18節的航速繼續航行。由於艦上的損管人員沒有實戰經驗(很多船員只是入伍3個月的新兵,也反映戰爭後期日軍兵員短缺),搶修不力,加之當時的海上風浪又大,海水不斷湧入,至29日10時18分,信濃號急劇傾斜,阿布艦長只得下令棄艦。半個小時後,這艘在橫須賀造船廠花費了6年時間苦心建造的鉅艦,在完工後不到10天的首次試航中17小時就葬身海底,成為世界海軍史上最短命的航空母艦。包含艦長阿部俊雄大佐在內共791名水兵和民間工作者陣亡,為目前下水的航空母艦服役時間最短、也是至今被潛艇擊沉的最大排水量軍艦。信濃號的排水量噸位,一直到1961年美國海軍的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小鷹號”服役才將其超越。


歷史上的今天,美軍擊沉世界最大航母“信濃”號

“信濃號”艦長——阿部俊雄大佐。


歷史上的今天,美軍擊沉世界最大航母“信濃”號

1945年6月,浮在海上的“射水魚號”潛艇。


歷史上的今天,美軍擊沉世界最大航母“信濃”號


歷史上的今天,美軍擊沉世界最大航母“信濃”號

魚雷命中的位置及被海水淹沒的艙室示意圖

魚雷命中的位置及被海水淹沒的艙室示意圖,紫色位置為立刻進水的艦艙、藍色位置為遂漸進水淹沒的艦艙,綠色位置則是為了平衡艦體而特意注入水的艦艙。




“信濃號”由於建造工程並未完成,導致防水作業充滿缺失,也沒有一位船員熟悉內部構造。即使是已搭船數月的船員,在該艦中彈後仍陷入混亂,未能緊急處置。另外也有著因船身傾斜,造成左舷注排水閥自海中上浮,無法增加註水的觀點,但也存在反駁此觀點的意見,認為即使出港前未進行傾斜復原測試,也不知道電源經過多大震動就會故障,實際上也是故障導致排水泵無法運行,加上趕工造成的負面影響,螺帽沒有栓緊螺栓,防水艙口也有2公分的縫隙。受命中右舷艦尾的魚雷衝擊所影響,艦首部分的鉚釘開始進水。加上鄰近的氣密檢查沒實施,故“信濃號”竣工一說實際上是有名無實,根本是一艘未完成的船艦,可以說在被魚雷命中時就註定要沉沒。牧野茂設計之初以“大和級”被一枚魚雷命中時無須脫離戰列、兩枚時依舊有著戰鬥力、三枚時也不會沉沒、還可返回基地的方針來計算其進水量,未充分考慮被四枚命中的狀況,牧野後來曾言道:“不忍斷定“信濃號”沉沒的責任全是因為防水工作不足。”


時任海上護衛總司令部參謀大井篤大佐曾稱:“事後的檢討好比沒注意防火、卻在抱怨消防員不好的人,根本原因在於航海計劃本身就有問題”。軍事評論家伊藤正德也指出,軍令部在有敵人出沒的海面卻制定出只派三艘驅逐艦護衛的夜間航海計劃有很大責任。“雪風號”的士官豐田義雄也回憶表示驅逐艦方面也有問題,由於“第十七驅逐艦隊”旗艦“浦風號”沉沒、司令戰死導致指揮系統混亂,各艦未能和“信濃號”緊密合作。12月28日,在東京召開了三川軍一中將主持的“信濃號”沉沒原因調查委員會——“S事件調查委員會”。由於“信濃號”是毀於敵軍的攻擊而非意外事故,故該會表面上是調查並非質詢,但出席該會的“信濃號”倖存者並未剋制其情緒,憤怒地罵造船廠“做出不堪一擊的破船”、軍令部“省略氣密測試就命令出港”和上級“只派三艘驅逐艦護衛”。由於被追究責任的當事人太多,會議結果是沒有任何人受到嚴重處分。


當時任海軍大臣的島田繁太郎向天皇報告“信濃號”沉沒的消息時,向來寡言少語的裕仁天皇也一反常態地說道:“此事可惜(惜しいことをした)。”


“信濃號”的艦歷是世界海軍史上最短的,自出港到被擊沉只有17小時。雖然魚雷攻擊本身幾乎沒有造成死傷,但由於無法使用艦內廣播裝置通知全員撤離,加上許多船員被飛行甲板的孔洞吸走或被強浪衝走、在低溫的海面漂流與被猛烈的海浪捲走,使得很多船員失蹤,也有人目擊到許多軍人抱住沉沒的“信濃號”的景象。阿部俊雄艦長在艦首下令全員棄艦之後,便和“信濃號”一起沉入海中。在搶救過程中,“濱風號”船員目擊到許多船員抓住未搭載炸藥和燃料、漂浮於海面上的特攻兵器——“櫻花”的景象。戰後,“濱風號”的水雷長武田曾和一位櫻花的開發者見面,提到了“櫻花”救了不少人,而後者則露出相當複雜的表情。有55名准尉以上、993名士官與士兵和32名工人倖存。據“信濃會”組織的調查,有791人陣亡(其中有28名工人,包括11名軍屬)。“信濃號”的照片被奉安到“濱風號”上。在吳港待命、準備給“信濃號”裝備對空火箭炮的技術人員從“第十七驅逐艦隊”得到“信濃號”沉沒的消息之後,也感到日本帝國海軍已宣告結束。


美軍方面,“射水魚號”的船員知道它們攻擊一艘非常巨型的航母,但並沒有自信能把它擊沉。從美軍B-29的偵查照片來看,雖然有拍攝到“信濃號”,但卻沒有完全掌握這艘船存在的事實,對“射水魚號”的報告也是半信半疑,科巴茲中校破譯了日本的密碼,從中發現了“信濃號”這艘船的名字,判斷這艘以“信濃川”命名的巡洋艦改裝航空母艦已被擊沉,並勸說艦長恩來特最好就此滿足。後者便交出了“信濃號”的素描畫,得到了擊沉28,000噸航空母艦的認證,當船員們知道他們已擊沉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時,戰爭已經結束了。美國為獎賞擊沉“信濃號”的功績,授予“射水魚號”總統部隊嘉許獎。至今為止,“信濃號”依舊保持著被潛艇所擊沉的最大船艦之紀錄


其實,被擊沉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和雪風號一起出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