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粉說清朝黑明朝,那麼宋朝沒有黑唐朝嗎?你怎麼看?

少年不大冷


歷史從來都是勝利者書寫的。歷史不可以造假但確無法控制造假。故事可以虛構,但歷史不可以虛構,但歷史確最容易被歪曲。中國歷史年代久遠,多有散失,從古至今各種版本都有流傳。偽歷史,口耳相傳的信史,野史,傳記都有歷史特徵。歷史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歷史給人帶來的借鑑與警醒。以史為鏡可以正視聽,以史為鏡可以正衣冠。歷史這東西,哪種說法都有可能是正確的,哪種說法又都有可能是錯誤的,往往爭論個面紅耳赤也亳無結果。對於國家大勢來說,結果的真假不重要,符合當下的利益最重要。符合邏輯推理,符合末來發展方向才是正道。歷史由勝利者書寫,假語村言,真事隱去,歷史催人奮進,歷史告誡末來。


嚴述


那這個是兩個問題!

首先我們說唐朝和宋朝的關係唐朝滅亡是因為漢人藩政割據導致的。漢人武裝將領總體來說對自己還是很認同的,尤其唐朝前中期的盛世狀況也是前所未有和被世界所矚目而且和公認的。因為宋太祖趙匡胤本來就是唐朝末年的封疆大吏,所以宋朝統治本身很多的法律條例政治是民風官風都是繼續沿用唐朝的。民風更加的開放,在文化傳承方面唐宋不分家。而對於漢人政府來說沒有必要去抹黑這個朝代。因為已經對自己沒有根本上的利益衝突和民族差異!甚至有很多的將領會主動去攀和李唐的關係作為自己起兵的籌碼和資本。另外宋朝最有名的歷史記載是司馬光主持編撰的《資治通鑑》繼續沿用先人司馬遷的那種對歷史,真實還原的態度。這相對來說是比較客觀公正的。所以也就不存在宋朝刻意去抹黑唐朝的事實。

但是滿清和大明有很多的矛盾不可調和,第滿清少數民族女真人建立的政權,在此之前漢人都是將自己作為正統的統治中心。漢人具較強的凝聚力,凝聚力的形成主要是民族意識的認同和文化的共通性。而女真人的文字文化並沒有在漢人當中流行反而漢文化是在女真人當中有不少的流傳!滿清雖然建立政權但各地的起義並沒有停止很多的起義和暴動都是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這讓滿清統治者是不能容忍和坐立不安的。所以當時為了消除漢人的反抗性和凝聚力那麼勢必要從文化信仰上進行消滅和抹黑。更諷刺的是出這個主意的人反而是漢人康熙的漢文化老師陳敬亭。清朝對清朝前期歷史文化的整理全部濃縮為《康熙字典》。《康熙字典》作為百科全書式的存在也作為歷史的一種印證可以說名氣是非常大的。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幾乎沒有人看到過康熙字典的原版換句話說這一本版康熙字典並沒有被後世所沿用或者推崇這其中必然就有貓膩。後世很多的史學家都認為康熙字典的編撰不是對文化內容的一種促進和融合反而是對前期文化的一種大的破壞但凡是宣揚有漢文化本位思想的記載,或者記載前明功績的內容都被統治者一一的刪除所以康熙字典反而被後世所塵封。

另外清朝對於明朝的那種清算並沒有伴隨著明朝的滅亡而結束。反而在清朝比較開明的幾位君主康熙雍正乾隆統治時期都掀起過不同程度的文字獄這些不僅僅是對文化人的迫害而是對前明文化記載的一種破壞,使文化界不敢客觀公正的記載歷史,阿諛之風奉承之風日上。


淦珩夢侃


我們說為什麼會黑,都是需要理由的,比如周黑商紂是為了標榜自己取代他是順應天意的。還比如唐黑隋等。

那麼從這個角度說,清朝黑明朝就沒太大意義了。因為清朝是從大順政權奪過來的,並且清朝一直標榜自己是替崇禎報仇的。所以黑明朝也有,但不應該太嚴重,因為沒有必要。

再說宋朝黑唐朝,就更沒有必要了,宋朝是從五代十國裡統一的,和唐朝不沾邊,有什麼理由去黑。

當然當政者為了某一方面的利益而小範圍黑一下的情況肯定有,但是不應該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基本評價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