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看現在的三農問題的?歡迎來討論一下?

最務實的火龍果


我是川蜀農村一哥,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三農是指農村、農業和農民。對於如何看待三農問題?

很多人印象中,也許農村的生活就是從雞鳴開始的。這是幾年前或者十幾年前的狀態。現在通過改革的巨化變,農村人的生活已經不是原始的那種狀態了。早上起來都是屋子外面的忙碌來往的車輛叫起來的。現在的農村家家都是通上了村級公路,所以開始一天工作的人們,都是用摩托車等交通工具往自家的地裡拉肥料和種子。農忙的時候,雞已經不能叫起忙碌的人了,他們基本上都在雞沒叫的時候都起床忙了。這是農村幾千年來不變一個亮點,更是新農村的代表。

農民的耕種狀態,這個跟以前也是有很大的變化,以前的農耕都是拿著鋤頭耪地的樣子。可是現在的農民,他們都在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慢慢的在變化,以前的耕地影子已經沒有了,現在全都是機械化的農耕時代,基本上每個家庭都是會有不同功能的機械工具(田裡用的水牛(水牛:不吃草,二兩油搞定))。這樣既保證了糧食的 產量,也提高了質量。

當然,不僅僅是糧食產量發生了變化,最重要的是農村人民的生活見識廣了。以前,只能看到大人們在田間忙碌,孩子在自家院子裡面玩。農民忙碌一年,也不見得收穫的糧食就好就多。但是現在,基本上在白天你就見不到有人玩耍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大人們在田間裡面用機械忙碌著,孩子們都在家裡面敲著電腦,開始自己在知識海洋的探索。也許他們沒有走出過農村,但是他們的思想早就在大城市。

“三農”是一個繁瑣的問題,我簡單描述了我所見到的農村的事實。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川蜀農村一哥


既然提出如何看待三農問題那就這樣分析。

1,農民

近幾年農民剛剛擺脫貧困,溫飽有了保障,但作為農民,特別是年老的群體,他們飽經蒼桑,為了養家餬口,他們仍然在田野上勞作,奔波,身體逐漸衰老,但農民得到的是政府每月發放的一百多元的養老金,從生計而言,雖然每年交合作醫療保險,但農民得了大病,看似有了報銷,但在昂貴的藥費面前,農民還是承擔不了,作為政府應加大力度來解決農村老人養老問題,刻不容緩,提高農村老人養老,就必須徹底來完善養老機制,每月有相適應的月薪,給老人享受老年之樂,另外,老人看病可以享受優惠政策,按90%的比例來優惠農村老年群體看病來作報銷,因為上一代老人,他們為了祖國,奮鬥在土地上,當時他們得到的就連溫飽都解決不了,但依然把生產出的糧食貢獻給國家,他們有怨言嗎。

2,農村

作為當前農村,交通和環境得到提升,為了把農村發展更好,政府又出臺村鎮合併,集體農莊,這是好事,但事實不是這樣,農民剛取得溫飽,又要合併集中到一體,面臨房子拆遷,可農村的房子拆遷款是很低的,僅幾百元錢到一千多元的每平方拆遷款,把拆遷的房款再拿去買幾千元每平方的房子,總說也不夠,還要幾倍或十幾倍的錢拿去買房住,農民能經受得起嗎,剛得溫飽的今天,卻又要背付沉重負擔來生活,那天才能出頭,但是,為了更好發展農村,就是根據地方實際,不能一刀徹,讓農民有個安心的窩吧。

3,農業

農村土地為了實現流轉政策,鼓勵農民土地流轉,可從目前而言,很多土地是流轉了,但流轉的土地國家得到了效益了嗎,因為土地流轉,政府拔出大量資金來扶持,但資金到了人們的口袋,但土地收穫了什麼,許多流轉土地只是靠關係來騙取國家扶助資金,沒有為國家作貢獻,而且拋荒。作為農業,流轉要重新立法,要確保土地產出的東西成正比,對騙取國家資金來富了自已而土地收入卻成反比,那還要流轉幹嗎?

當下農業,由於糧食價格一路走低,這給農民種地的信心,無形當中拔了一盆冷水,農民種地收入太低。只能維持生活,只能靠打工謀生路,為了讓農業有生機,政府出臺適應政策來解決農業存在的問題,提高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徹底解決農業面臨拋荒和不種地的種種問題,因為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那必須提高糧食的價格來減少農民的損失。

4,作為三農

三農是當前人們必須解決的問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發展三農,只不是口號,而是行動,所以對於三農,必須有更好的政策來完善三農不足的地方,更好地服務三農,期待。


幸福總在你我身邊


國家想富,重點抓農業。農民富,國更強,怎麼抓?不是給錢收地,而事發展。怎麼發展?重點集體,怎麼集體法?第一農民愛地如命。走社會主義,毛澤東思想!只有毛澤東思想才能救中國。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要想國家好,農民翻身才是寶。農民富了國家自然而然工業都富。一兩個人富不算富。全國人民都富那叫富。一花獨放不成春。百花盛開春滿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