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婚對兒童的傷害有多大,討論一下?

伶可兄妹


一個完整家庭的單位是由父親、母親、和孩子組成的,有了這三個元素才算是一個完整的家庭,只有父母沒孩子不算是完整的家庭,只有父親或只有母親就更不算是家庭了。父親和母親在家中各自扮演者不同的角色,父親可以賺錢養家,可以保護大家,父親是家庭的頂樑柱,也是家庭安全感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母親可以相夫教子柴米油鹽。人說平淡的家庭是最幸福的,父母各司其職,共同呵護孩子的身體及心理的健康成長。一旦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傷害肯定是一輩子的,只有父母恩愛了,孩子的成長才是健康的,才是優質的,就像一艘船沒有了平靜的港灣就會漫無目的的四處遊蕩,豪無方向感,也沒有了歸宿。父母恩愛,孩子才知道什麼是愛,愛是多麼美好的東西,因為孩子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也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我看過很多青少年犯罪案例,其中絕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單親家庭或者孤兒,一旦父母離婚對孩子的愛就是缺失的,孩子的安全感和起碼的幸福感就會缺失,孩子開始變得孤僻、不自信、甚至自虐、殘忍等不良後果,對孩子的下一代也是致命的。最後我奉勸所有已婚人士一旦有了孩子,萬事要多考慮孩子,因為孩子還在成長,身體心理還不夠成熟,價值觀也是不健全的。我小的時候父母總吵架都對我的性格和價值觀產生一定的扭曲,我是通過很長時間的自我修正才慢慢變的樂觀積極,其中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更不要說離婚了。最後送您一句恆古不變的話“家和萬事興”





梟權個人電影


我覺得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不可估量的

也許你剛離婚時看不出什麼,但是在日久天長之間,孩子的性格,孩子的習慣,孩子的內心都會有很大的變化的

我身邊兩個朋友都因為男人不務正業而離婚了,這兩個朋友開始走的特別近,剛好她們都要了兒子的撫養權,因為是兒子,她們覺得應該讓兒子像野草一樣堅韌的成長。一個兒子被送到寄宿式學校,一週接一次,每週回來的一天半去上輔導班一天,在家寫作業半天,孩子有時候很想跟媽媽聊天,或者膩歪一下媽媽,但是媽媽總是以工作忙開脫,甚至每週這一天半孩子也見不到媽媽,自己回家,看電視寫作業,睡覺,早起坐車去上輔導班。家裡有監控,他不好好寫作業他媽媽就會打電話訓斥,孩子也不敢不好好表現,因為媽媽可以遠程操控。另一個孩子8歲,6歲開始就會給媽媽買饃買菜做簡單的飯,早上自己做公車上學,中午回家媽媽不在家就吃泡麵,或者外面買些吃的,生活很獨立,家裡也有監控,所以按照媽媽要求的時間吃飯寫作業看會兒電視洗臉睡覺。但是在學校卻總是狀況頻出,一會兒缺課,一會兒竊竊私語,總之在學校老師管不住。兩個人愛孩子和一個人愛孩子孩子得到的愛是不同的,男人和女人愛孩子的方式是不同的,我覺得孩子應該接受不同的愛,而都是發自內心真心的愛,而發自內心的愛,大概只有血緣親情才能做到吧!

所以,如果不是實在過不下去了,真的該好好考慮一下孩子的感受!大人跟誰都能湊合,但是孩子不行


明媚著陽光


這個問題,我想自己體會應該很深吧,父母離婚孩子受傷害不只是一點點而已,就算他後邊的命運也會因此而改變。

還記得那年夏天,父母離婚的場面真的挺震撼到現在還記憶猶新,那天天不熱剛剛好,外面偶爾有幾聲知了叫,父母離婚竟然是在法院裡,還要開庭什麼的現在我也不懂那天亂七八糟的事情,因為我不會讓自己現在的孩子在經歷我曾經有過的痛苦。法庭上當法官問老媽是否願意養孩子以後,她選擇了養我妹妹,說著兩個孩子養不了。天嘞我才八歲自己選擇的權利都沒有,那天是爺爺和媽媽出庭打官司離婚的,後續爺爺叫著讓我和他一起走,怎麼可能呀!都因為爺爺從小重男輕女才會有今天“公公和兒媳離婚的場面”老爸從始至終都不見人影的,那天我怎麼哀嚎都沒有用,腿腳都被他們拖破了我還是不願意離開我媽的身邊,別人看熱鬧的都掉起了眼淚說著孩子可憐的話語,現在想想能不可憐嗎!後邊跟媽媽在一起生活,偶爾爸爸這邊的人會經常來勸我回去,每次遇到他們我都怕的逃掉,有時候藏在小夥伴家裡的地窖裡,那一年,我特害怕,我怕爸爸把我帶走,我不想離開媽媽和妹妹,經常到處藏,經常被拖著走,腳磨破了還是要忍著,外婆在那裡哭著勸他們不要在為難我了,後來日子也才算安靜下來。那些年的日子太難熬了,每天都害怕中度過,因為父母離婚自己內心恐懼,恐懼著未來。

還好現在走出來了,有時候我們真的不能太自私!多為孩子著想。


左耳20145


小時候聽別人說單親家庭孩子性格不好什麼的不以為然,但是現在卻覺得那時候聽到的是對的。

如果說父母離異後各自再組成家庭,新爸爸或者新媽媽友善一些還好,如果反之受到虐待那對孩子的影響可想而知,心理陰影是一輩子都抹不掉的!

再一種情況如果雙方都不曾再婚,無論孩子跟著誰都是不完整的家。大都會有“自卑、叛逆”的性格。我一個想離婚卻遲遲沒離婚的同事說“我不想在別的孩子說他爸爸媽媽時,我兒子卻只能說我爸爸或者我媽媽!因為他的家只剩一半了!”

童年時陰影是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


江筱扇


毫無疑問,傷害肯定是有的,給你舉個例子吧,我們小區有對夫妻吵架,離婚了,孩子從班級前幾名變成倒數,話也不愛說了,非常的內向。

父母離異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被遺棄感的消極情緒滋生。

孩子會因為父母的離異而喪失對自己的公正評價,產生強烈的自卑感或極度缺乏安全感,擔心失去其中一個家長的愛,更如果身邊家長再婚會再次拋棄他們,或者不如以前愛他們。

2. 容易出現較嚴重的性格缺陷。

離異家庭容易帶給子女殘缺不全的個性影響與教育。

3.人際關係方面

很多孩子在父母離異的過程中以及離異後,表現出:膽小怕事、不相信人等,這些行為和性格表現直接影響到他們人的交往。

最好的親子關係,應該是爸爸愛媽媽,夫妻關係應該大於親子關係,孩子在爸媽的相處中,學會怎樣愛他人,所有有孩子的夫妻,請不要輕易地提出離婚,你的離婚,一定是深思熟慮,權衡所有利弊得失後的結果。如果你離婚了,請加倍的愛孩子,父母相互攻擊詆譭對孩子的打擊才是致命的,儘量和平分手吧。



兩片小葉子gt


1、單親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缺乏自信

爸媽離婚對孩子來說是一種不小的打擊,這樣的孩子一般都會有很強烈的自卑感,會認為爸爸媽媽不喜歡自己(如果這時候再有人罵孩子是沒媽(爸)的孩子,這種感覺會更加強烈),從而缺乏自信,否定自我。時刻擁有消極的情緒。

2、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父母離異後,孩子就生活在了一個單親家庭當中,沒有了雙親的陪伴,孩子很容易缺乏安全感。即使爸爸(媽媽)再婚,畢竟不是原生家庭,區別還是很大的,今天就看了一篇文章,說的是夫妻離婚,爸爸又給孩子找了後媽,這位後媽在爸爸面前表現的很愛孩子,可當爸爸不在就百般刁難孩子,孩子真的很可憐,原本愛說愛笑的活潑可愛的小女孩漸漸地變的沉默寡言。

3、會使孩子變得性格孤僻或是粗暴、冷酷,易走極端。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打擊是很大的,再加上外界因為給自己造成的壓力甚至說是打擊,孩子生活在緊張、恐懼、驚慌、自卑等負面情緒當中,常此以往,孩子會向極端發展,可能會變得孤僻、不合群,也可能變得脾氣暴臊、容不得他人,以極端的手段來對待人和事。


霸天將軍


父母離婚,會讓一個孩子變得沒有安全感,也會讓她突然長大,變得格外懂事,小心翼翼,讓人心痛。長大後,或多或少會影響到愛情觀和婚姻觀。特別對象的父母對離異家庭出來的孩子有成見,那更是雪上加霜。

還有再婚家庭的複雜關係也是一種困擾和傷害。總之,離婚最苦的是孩子。



安心2020


父母離婚受到傷害最大的就是孩子,不管離婚孩子判給哪一方,總會缺失其中一方的關心和呵護,首選從心理上對孩子會有很大創傷,尤其是在上學以後,父母離異的孩子在學校或者社會上都會很謹慎,有的孩子甚至自卑,做什麼事情都會有所顧慮,最主要的在父母這塊教育上會有很大缺失,對孩子以後會影響很大,甚至會毀終身!


3猛哥8


父母離異對孩子是一場山崩海嘯的災難。

我們的孩子從感知周邊陌生的環境開始就努力的在接近著父母,用各種的微笑、語言、行動與撒嬌在討好這對他最能親近的親人,沒有任何防備、懷疑、執著的要父母知道他的存在和友好。

父母也在付出努力營造的不就是要給予孩子良好的成長環境嗎?努力要想通過教育影響孩子,殊不知這種影響必須以環境為載體,因為兒童會對他們所處的環境進行吸收和學習,並以此為基礎形成自己的個性。

在完整親和家庭環境長大的孩子,是可以成為歷史和未來的紐帶的,是可以成為創造者的。能給我們帶來新的希望和觀念的變革。

父母的離異,會隔斷孩子探尋未知社會環境的勇氣 ,因為那原本對於孩子就是無比困難的,需要完整的愛去鼓勵和推動的。可是父愛或母愛的缺失會讓他膽怯、壓抑和逃避,那幼小的未健全的心靈從此關上了探索的心門。

我無法討論父母對待家庭和愛情的選擇,但為了孩子請付出你們最大的努力、覺醒、時間和良知最低限度的減少對孩子的心靈的迫害,用孩子給予父母的天真無私的愛去回報孩子,去愛孩子。



孩子與大象


我覺得傷害肯定是有的,具體的傷害還是要看家庭狀況,父親與母親如何處理,是否能夠理性達成一致儘量減少對孩子的傷害和影響;還要看在離婚後如何保持與孩子的溝通與交流,讓孩子自然過渡接受事實,而又不缺乏或阻斷對父母原有的依戀。

不管怎樣,都難以避免對孩子心理和生活以及學習上造成的創傷,比如有的孩子心理會覺得愧疚,內疚父母的分開是因為自己的原因,從而壓抑自己,變得沉默或不自信;也有孩子會感到自卑,變得極度敏感而影響與人的交流,情緒多變,形成社交問題;對學習中孩子來講,綜合很多因素,都會導致學習無法集中精力,覺得沒有人管自己,自暴自棄,喪失信心與進取心。

總的來說,父母的離異,讓孩子失去的是被需要和被愛的感覺,沒有安全感的存在,內心可能覺得被遺棄,有的孩子還會因此記恨父母,不信任親密關係,排斥與異性接近,而內心卻是渴望得到呵護與愛,有可能在較長時間裡都會在矛盾中掙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