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什麼樣的自駕遊?

大鵬摩旅日記


看到這個題目,我還是非常的想用一點時間來回答。


自駕遊的話,在國內是一個比較多人執行的一種旅遊方式,但是普遍的朋友們呢,更多的是去做一些著名景點的打卡,比較少的去制定自己的一個個人特色的線路。可能是因為時間和愛好,或者是其他人文方面的不夠吧。我個人認為自駕遊是是一個長期的可持續性的一個方式的,不是短期的,更非是假節日的。從根本上講,假節日出遊是迫於無奈的一種出行方式,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節假日人太多,所有的資源、時間、空間都顯得擁擠,這樣不但會影響你旅遊的一個心情,而且旅遊的質量也會非常的低下。本人認為旅遊的根本的一個目的是切換到新的環境,新的節奏,新的方向,新的目標,新的理想和新的心情。而節假日的出行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基本都是人山人海。
那麼我們應該選擇怎麼樣的自駕遊呢?首先要制定自己的自駕遊的計劃,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長期的。可以是一個城市,一個景點,一種人文取向。也可以是多個景點,多個城市乃至於全國、全世界這樣一個的目標。我認為自駕遊更多的應該是關注人文地理,古人講讀書萬卷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閱人無數,所以自駕遊更多就是在品味地理、人文,把它當成一個見高山、見自己、見眾生的修行方式,解脫內心的執著、痛苦。

自駕遊如果去一些偏僻的景點,最好是能夠三五成群,這樣安全性要好一些,如有意外,也有一個相互照應過程。但也可以獨立一人,一個人可以去一些很幽靜的地方,一個人待著,一個人欣賞,一個人體悟,一個人的感恩。我個人是喜歡一個人去自駕遊的,那樣會更加的無拘無束,更加的自由,也就更加能享受到這個旅遊的品質及樂趣。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151b060aa1dd444ab2e81b3c90fe0230

釋小流飛


我喜歡徒步和騎自行車旅行,這樣可以鍛鍊身體,二來可以好好看看沿途風景,以達到身景合一地步。以免錯過最好景色。

我的計劃是五年徒步走完西藏無人區、新疆無人區,還有各種四川黑竹溝、崑崙山、湖北神農架、雲南原始森林西雙版納、東北原生態森林大小興安嶺,作為徒步與冒險方式去進行旅遊,以增長野外生存能力,如果那天讓人類迴歸森林去生存的方式生活著,怎麼去如何能在猛獸、蚊蟲、瘴氣下樹枝繁密的野外生活,與猛獸共存,和諧共生,以求自活而不傷害對方的前提下去生活。

首先進入無人區那可是幾百裡無人煙之地,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豺狼虎豹成群,以人的力量對抗兇獸那簡直是以卵擊石自不量力。人為何能成為食物鏈頂端,那就是智慧。

原始森林那可是兇險萬分,別說路不好走,還得每時每刻預防兇獸,這就是要你有探險的精神了。

那在野外遇到野獸怎麼辦!方法是防守、退避。

一旦遇見獸類,應迅速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正視它的眼睛,讓它看不出你下一步的行動。你要保持警惕,但不要主動發動攻擊,這樣會暴露自己。不要背對對方,在自然界中這樣做等於表明自己是被獵者。面對對方,慢慢向後退。同時不能讓它看出你想逃跑(自然界中某些動物後退的時候表示它準備發起攻擊,獸類都知道這一點)。如果它跟進則應立即停止後退。

注意:後退時一定要以勻速慢慢的走,即使對方沒有跟近也不要快跑--這是野生動物的天下,它可以輕易的追上你,當你快跑等於表明自己是被獵者。儘可能不要上樹(除非它沒有發現你,或者你自信後援小組能及時趕來),上樹等於自斷退路,獸類善於等待。 如果它不認為你是食物,並且發覺你不會對它造成傷害,觀察一下之後它就會離開。你要做的就是想辦法讓它明白這兩點。 熊 經常聽到有熊闖入營地的事,這是因為以前有人用自帶食物喂熊,後因此舉危險而被禁止。但熊可不知道這一點,它仍然以為您的野營飯盒是為它準備的,於是大飽口福。 要說明的是:熊不會主動傷人,在它眼裡人並不好吃。

1、一般只在兩種情況下主動襲擊人類:你站在母熊和小熊之間(母子問題);

2、你站在熊和熊的食物之間。所以當你在有熊出沒的地方行進時,最好在身上帶上鈴鐺,一路上吹口哨,熊能聽見,知道是(可怕的)人類來了,會躲開的。 但一定要記著:童話寓言說的“趴地上裝死”是絕對行不通的,因為真的有人試過,結果是:他在給熊扇了一巴掌,並少了一大塊頭皮之後一躍而起大叫一聲然後爬到樹上去了。當然,在他爬樹的時候熊也沒閒著------它被那一聲驚吼給嚇跑了。

狗 一般來說狗都很可愛,只要你不去惹它就不會咬你。但瘋狗除外。當你在路上看見有垂頭喪氣、伸出舌頭的狗時,請遠離它。 當給狗追時,馬上蹲下,並撿起石頭扔過去。實際上你只需要緊記“蹲下”即可,不管有沒有石頭都蹲下。狗馬上就會跑開。(警犬除外)

狼 狼是最危險的動物。一頭狼並不危險,但是,狼大多是群體活動。如果在行進中發現只有一頭狼,千萬不要輕視它,特別是當它遠遠跟隨的時候--狼很少獨自發起攻擊,當它認為不能獨立獲取獵物時,會通知其所在群體,並遠隨獵物之後,在路途中留下記號,吸引更加多的狼加入,入夜時分即會發起攻擊。當發現有狼跟隨時,儘快回到公路或安全營地。狼怕火,可以利用這一點脫險。千萬不要想著把那隻跟隨的狼消滅即可脫險,相反,這樣只會引發狼群的仇恨,當狼群想復仇或想救援被捕捉的狼時,會召集其它狼群(直到它們認為有絕對實力獲勝為止)一起進攻,這時,火也無法讓其退縮。

古印第安部落流傳這樣一個忠告:千萬不要無故傷害野生動物,大自然是它們的天下,自然界同樣有著“法律”,狼就是它的執法使者。

蛇 打草驚蛇是常用的辦法,在一些潮溼的草叢、林間及灌木叢裡,或者大雨前後,都是蛇出沒的地方和時間。不論是否有蛇,都應拿一根棍子,邊走邊打草,使蛇驚嚇而逃。在營地紮營時,如果有防蛇的必要,應當帶上一些雄黃粉之類的驅蛇之物,將其撒在帳蓬或者營地四周,可以避蛇。如果蛇已被驚動並且立起前身準備攻擊時,大家不要驚慌,要原地不動,慢慢地拿出手巾之類的東西,拋向別處以將蛇的注意點引開,隨後,要麼用帶叉的長棍滅之,要麼避開。 螞蟥 螞蟥分旱地螞蟥和水螞蟥等多種。旱地螞蟥一般生長在潮溼、低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方,多活動在道路邊的草叢上。人經過時會驚動它們,第一個人往往無事,後面的人一不注意就會被它的吸盤“粘”住,並很快爬到皮膚上。

防螞蟥,有兩種辦法:

1、一種是防範,即將褲腳紮緊,撒上點風油精,在腿上、手上塗一些萬金油等刺激性的藥物。如果在螞蟥多的地方區,還要不時地察看(挽開褲袖)。

2、一種是鬥爭,即乾脆挽起袖子(手和褲),讓皮膚暴露出來,一旦有螞蟥叮上就很容易覺察(螞蟥一般是深褐色),這時大膽地用手將其扯下來(用指甲掐或煙火燙),再用手將它捏在手中搓弄,直至乾死。 二、野外被毒蟲和動物咬傷該怎麼辦 在野外做戶外運動時,經常會碰上毒蟲和動物咬傷,常見的有:蛇、蜂、蜈蚣等。 蛇咬傷 蛇毒分為神經毒和血液毒兩種,蛇咬傷時被咬的肢體應放低,在傷口*近心臟的一端用領帶等輕輕地紮起來。無口內舌、齦潰破或唇裂傷口者,可以口對傷口猛吸10來次,每吸一口血馬上吐掉,最後還需漱口。在處理傷口的同時要及時服用和在傷口部位外敷蛇藥。傷口部位應保持不動,如是腳傷,應抬著去醫院。被毒蛇咬傷是危險的,被無毒蛇咬傷也必須及時處理。 蜂蜇傷 夏秋季節外出野遊,如被蜂蜇傷,不要以為沒有什麼。應引起重視,有時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假如蜂毒進入血管,會發生過敏性休克,導致死亡。

急救措施:

1.被蜂蜇傷後,其毒針會留在皮膚內,必須用消毒針將叮在肉內的斷刺剔出,然後用力掐住被蜇傷的部分,用嘴反覆吸吮,以吸出毒素。如果身邊暫時沒有藥物,可用肥皂水充分洗患處,然後再塗些食醋或檸檬。

2.萬一發生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醫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暢通,並進行人工呼吸、心臟按摩等急救處理。

注意事項:

被毒蜂蜇傷後,往患處塗氨水基本無效,在毒蟲中,惟有黃蜂與眾不同,其毒素為鹼性,因為蜂毒的組織胺用氨水是中和不了的,因此在拔出毒刺後,用碘酒、酒精消毒傷口。可以吃點抗過敏藥。

2.被蜜蜂蜇傷後,也要先剔出斷刺。在處置上與黃蜂不同的是,可在傷口塗些氨水、小蘇打水或肥皂水來中和毒素。 蜈蚣咬傷 蜈蚣屬於多足綱,第一對腳呈鉤狀,銳利,鉤端有毒腺口,一般稱為顎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傷後,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順顎牙的毒腺口注人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

臨床表現: 小蜈蚣咬傷,僅在局部發生紅腫、疼痛,熱帶型大蜈蚣咬傷,可致淋巴管炎和組織壞死,有時整個肢體出現紫癲。有的可見頭痛、發熱、眩暈、噁心、嘔吐,甚至羶語、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狀。 應急處理: 蜈蚣咬傷後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傷口,局部應用冷溼敷傷口,亦可用魚腥草、蒲公英搗爛外敷。有全身症狀者要速到醫院治療。 蠍子咬傷 蠍子屬蜘蛛綱,蠍子螫刺人時,由毒腺分泌毒液進人人體,迅速引起一系列中毒反應。 應急處理: 蠍子的毒呈酸性,可以用鹼性肥皂水(別用香皂)、蘇打水、3%氨水塗在傷口處,如果有蛇藥的話。用溫開水化開抹在傷口上,沒藥也可用泡開的冷茶葉(鹼性)敷上。在傷肢上端2~3釐米處,用布帶紮緊,每15分鐘放鬆1~2分鐘,傷口周圍可用冰敷,切開傷處皮膚,用抽吸器或拔火罐等吸出毒液,並選用高錳酸鉀液、石灰水沖洗傷口。症狀較重者應到醫院治療。 蜘蛛 蜘蛛有很多種,毒性也不一樣,有神經毒、細胞毒、溶血毒等。?咬後傷口劇痛、出血、甚至導致神志不清。蜘蛛毒也是酸性毒,處理辦法與毒蠍子一樣,越早越好。 狗或貓咬傷 被咬後應迅速用淨水塗肥皂沖洗乾淨,包上紗布再去醫院檢查。被狗咬傷的傷口,容易化膿,所以必須進行徹底。


榮洞


你喜歡什麼樣的自駕遊?

嘗試過自駕遊的人說:“自駕遊有獨特魅力,會上癮

我也想嘗試一下

也許這是唯一一種,每個人都想嘗試的旅遊方式

我喜歡約上幾個朋友一起去自駕遊,有適量同伴更好玩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有朋友陪同,遊玩路上有伴,玩得來的朋友一起,有更多共同愛好,做事和意見更統一,相處更愉快!

我喜歡能野炊的自駕遊,享受在親近大自然環境下用餐

能野炊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和家裡做飯是不一樣的感受!

在野外搭好灶,利用簡單的炊具和食材,用柴火燒飯,更像原始的生活方式。待飯菜飄香時,鋪好地毯,和朋友圍在一起,聽著鳥叫聲,享受在親近大自然環境下用餐。

說到這兒,會讓我想起小學時候班裡組織和家鄉同伴的野炊。不管是意境還是餐飲的味道,都會讓人回味無窮。

我喜歡帶帳篷住宿的自駕遊,仰望晴朗的夜空,與星星同眠

找一塊房屋附近,平整的地,韋好防護網,搭好帳篷,最好帳篷頂部開窗,躺下去就可以看到晴朗的夜空與明亮的星星。

心裡想著科幻片裡宇宙的璀璨畫面,遨遊宇宙進入夢鄉。雖然現在還沒有發現第二個可居住的地球,宇宙內除了地球全是是一片荒寂,但是宇宙有太多未知,它是如此的神秘,吸引著我。

大自然的清新美麗,使世界充滿詩情畫意

我喜歡這種自駕遊方式,不僅僅享受了自由自在,更能親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

在自駕遊中,安全最重要

我曾經發出了一個提問:“在自駕遊中,大家都會遇到什麼問題呢?”

在幾十個認真回答的答案中,可總結出這些關於安全的注意事項,分享給大家

  1. 提前準備物品:充足的個人藥品和旅途中需要的各種常見藥品,比如感冒藥、防蚊蟲藥、創口貼、正紅花油和雲南白藥之類的、消炎藥、碘酒等。
  2. 車子安全:出門前一定要全面的保養和檢查,關注車子的輪胎、油量、剎車片、汽車零件、備胎、玻璃水、防凍液、拖車繩等等,
  3. 車途中:注意天氣變化、路況(過水路段不要盲目下水,落石路段要提前觀察快速通過,)、不要疲勞駕駛、儘量不要走夜路、部分地區地圖導航信息未更新需提前做攻略、不要錯過加油站、氣溫高時適當降低胎壓、
  4. 遊玩中:儘量不要與人發生正面衝突,避免吃虧,注意林區防火,不要隨地生火做飯野營宿營、休息好不熬夜、保管好攜帶的物品;
  5. 注意自身身體狀況,如果身體狀況不適合自駕遊,為了健康,建議就不去了

雖然這些問題看起來很平常,但行程中有可能會忘記這些注意事項,而且出行中遇到的可能更多,不要小看了這些問題,在真正出行中,要常記於心。高高興興出來玩,平平安安回到家。


由於疫情原因,現在自駕遊,也成為了眾多旅行方式的主流。

雖然自駕遊對我沒有實現過,想象一下還是可以的,萬一實現了呢!

感謝題主的這個提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