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爸媽,你們知道孩子增長身高有哪些因素嗎? ?

新典體育


孩子身高增長有規律,哪些因素影響孩子長個子?

家有兒女,家長都會非常關心他們的身高、體重的增長,所以給孩子大補特補,甚至一味的溺愛孩子。很多家長都會互相比較同齡小朋友的身高,如果發現自家孩子長得比別的孩子快,父母當然會很高興。

其實,年齡與骨齡都能反映孩子的生長髮育情況,孩子生長潛力如何,不能只看年齡,骨齡更重要!有的家長又問了,我只知道年齡啊,骨齡又是什麼呢?

人的生長髮育可用兩個“年齡”來表示,即生理年齡(實際年齡)、生物年齡(骨骼發育的年齡)。骨齡是骨骼年齡的簡稱,骨齡同體重、身高等生理指標相比,能更精確地反映孩子的實際發育水平,一旦孩子出現生長過慢或過快,就需要及時檢測骨齡。

檢測骨齡測手腕最準確

為什麼要測手腕這個部位呢?因為局部範圍內骨頭數量最多的是手掌,可以反映全身骨骼的生長和成熟狀況。給孩子做骨齡檢測時,通常要拍攝左手腕處的X光片來確定骨齡,這種方法操作簡便、結論準確。

解讀骨齡偏小、偏大

骨齡代表骨骼的發育年齡,如果5歲的孩子骨齡檢測顯示為3歲,則表示他現階段長得慢,但是家長不用擔心,因為這樣的孩子有長高的潛力。相反如果一個5歲的孩子骨齡檢測顯示為7歲,那麼這時候家長就應該留心了,因為他的骨齡比實際年齡大,孩子將來可能個子會比較矮。

▶ 骨齡與年齡之差±1歲以內,稱為發育正常。

▶ 骨齡與年齡之差大於1歲的,稱為發育提前(早熟)。

▶ 骨齡與年齡之差小於1歲的,稱為發育落後(晚熟)。

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晚熟者身高增高的潛力更大。

以兩個年齡都是9歲、身高136cm的孩子為例,其中一個骨齡為8歲,另一個骨齡為10歲。雖然他們此時的身高、年齡都相同,但是骨齡小的骨骺閉合時間晚,生長空間多,比骨齡大的孩子將多出2年的身高增長時間,將來的身高也會超過骨齡大的孩子。

相對於年齡,骨齡更能反映孩子的生長髮育情況,判斷孩子的身高標不標準,我們應該依據孩子的骨齡進行判斷。如同用長度衡量身高、用重量衡量體重一樣,骨齡用來衡量骨骼的發育、成熟程度。

1—18歲男孩和女孩的標準身高表

那麼造成孩子的骨齡偏大,影響孩子長高的因素有哪些呢?

1、營養問題

孩子飲食不規律(大補,或者營養不均衡)一個孩子的成長每天需要攝入多少營養有一定的標準,要是達不到標準,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有很大的可能性會患營養不良,造成個子長得慢。

2、睡眠時間短

父母做生意監督照顧不到,孩子睡得相對來說比較晚,腦下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是刺激孩子生長的重要激素。人體生長激素的分泌一天24小時內是不平衡的,其分泌量睡眠時高於覺醒時。睡眠不足會影響孩子長個兒,一般初生兒每晝夜睡眠要求20小時,2-6月,為15-18小時;6-18月,13-15小時;18月-3歲,12-13小時;3歲-7歲,11-12小時。

3、缺乏運動

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骨骼的營養,使骨骼生長加速,骨質緻密,促進身長的增長。3-4個月前的孩子,每天應俯臥數次,以促進全身活動,且隨著月齡的增長,要及時培養翻身、爬、站、走等基本能力。孩子不應過久地抱著或坐著,孩子抱著不便於活動全身,久坐會影響下肢發育。同時,孩子學會坐後,常常不願學翻身和爬。經常鍛鍊身體也是增強體質的一個重要方式。

4、早熟

有一部分的爸爸媽媽喜歡給孩子進補、化妝、無限制接觸電子產品;這樣其實會一定程度上造成孩子早熟,反而會影響正常長高。所以爸爸媽媽對於孩子身高的這件事情千萬急不得。

在孩子生長髮育幾個重要階段,我們家長要保證孩子的以下幾個方面:

1、保證睡眠充足

想要讓孩子長得高,一定要讓孩子每天都有著充足的睡眠,同時要養成規律性的睡眠習慣。發育期的孩子應早睡、早起,有充分的8—10小時的睡眠,使體內生長激素和其他與生長髮育有關的激素處於最佳的分泌和發揮功能的狀態。

2、保證營養均衡

想要讓孩子長得高,要保證孩子每天都有均衡的營養攝入,特別要適當補充動物性蛋白,因為蛋白質缺乏會直接影響身高增長;因此,每天至少要保證喝200毫升牛奶,吃1個雞蛋以及適量的各種肉類、穀類和水果蔬菜。零食儘量少吃,飲料、奶油蛋糕、巧克力等等能不吃盡量不吃。不要讓孩子過度進補,也不要吃太多的保健品,因為這些物質起到的作用僅僅是會促進孩子性早熟,從而影響長高。

另外,在半飢餓狀態下,人的生長激素分泌得更多,更能促進身高發育。所以爸媽不要老是擔心孩子吃不飽,填鴨式地喂孩子,不停地給他吃零食,這樣對長高和身體健康反而不利。

3、讓孩子擁有良好情緒

比較開朗快樂的孩子容易長高,情緒的好壞會影響到孩子的丘腦和垂體系統機能,如果這些機能因為情緒不好會受到抑制,就會導致孩子的生產激素變少,從而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身高。所以作為爸媽要讓孩子在快樂輕鬆的環境中成長,切記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孩子情緒好了會促進孩子長個。

4、堅持每天運動

想要讓孩子長得高,最好是能夠讓孩子每天堅持適當的運動,尤其是跳躍運動或者伸展運動,對於舒展筋骨和骨骼發育都有一定的幫助

運動必須從小就抓,在嬰兒期就抓,讓孩子養成運動的習慣。同時,運動的類型也要有所選擇,縱向運動對孩子長高很有好處。例如跳高、籃球、向上跳躍等,肢體延伸類的運動對孩子長高也有好處,例如游泳。當然像舉重等運動則對孩子的長高沒有好處。

在孩子0-6歲時,家長應定期帶孩子做健康檢查。一般來說,在寶寶1歲前要進行四次健康評估,1-3歲半年一次,3-6歲每年一次。評估的標準要找準,應該結合身高體重指數加上骨齡來評估。

當家長髮現孩子身高增長緩慢或想讓孩子長得更高時,應及時帶孩子到專業的生長髮育機構進行諮詢,找出原因,併為孩子制定身高增長計劃,確保孩子將來有一個理想的身高。

等寶寶三歲之後就可以培養他學習的興趣啦,我兒子也是這個時候開始認的字,一開始用了各種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沒想到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不要擔心手機對眼睛不好,裡面能設置學習時間,培養用眼習慣。你百度搜索【貓小帥識字】、挺不錯的,我兒子用了1年多了,認字比其他小朋友多。他特別喜歡,還經常要給本寶媽講故事,暖心。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還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哦,我的育兒知識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學來的,做的非常用心。


光芒四濺的暱稱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無論是內在還是外在都出類拔萃,身高也是關鍵的一環。下面就根據您的描述為您進行解答和梳理。

首先說一下兒童身高受哪些因素影響,因為是兒童時期,身高還處於生長階段。這個時候高點矮點不重要,關鍵是看以下幾個方面對孩子未來身高的決定性。

1.遺傳,正常人能長多高70%以上由遺傳決定。所以父母以及直系血親的身高對孩子影響是巨大的。

2.飲食營養,人的身高是由骨胳支撐的,而骨胳的發育離不開營養補充。鈣是促進骨胳發育的重要營養素,建議從兒童期開始養成喝奶,常吃豆製品的習慣。

3.運動,運動可以增加骨胳和肌肉的韌性和強度,最好進行伸展式的運動,比如無負重跑步、籃球、游泳、跳繩等。儘量在室外活動,因為皮膚解除陽光可以加速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促進鈣的吸收利用。

說到底,人的身高基本是家族給的,後天努力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在增高的路上我們只能選擇不拋棄,不放棄。就算沒有達到理想身高,也能早就一個好的生活習慣和一個好身體。


茄子營養師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84d1ecd86d5885379f48cb830b218ef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