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目前的用戶群體學歷層次如何?有多少在讀的碩士、博士生使用頭條app呢?

沉迷學習的艾瑞克


我是在校學生 知乎也用,頭條也用。

以前自己就分析過這個問題,通過比對兩個app的人群不同點很多。

回答問題的質量:頭條差太多了。多數人回答問題都是情緒發洩,甚至新聞內容都不確定真實性,和知乎對比時間長了就會發現,頭條回答大多太過浮躁,那種浮躁氣表現在文字中很清晰,魚龍混雜,估計是獎勵機制鬧得,大家相當一部分人來頭條是為了頭條獎勵,所以回答問題的出發點就有些功利,因此回答的質量邏輯性理性程度遠低於知乎。但頭條比知乎好的一點是有很多名人號,比如局座,炮座還有臺灣學者,相比之下知乎這種名人效應幾乎沒有,你幾乎很少在知乎看到名人的回答。這也是頭條的一個可取之處。

人群上不管用頭條的大家願不願意承認,頭條的整體素質更差一些,為什麼知乎沒有這麼魚龍混雜,因為知乎的用戶群體欣賞角度不同,一般的回答很難得到贊同,要求比較高。本來知乎主打的就是大學生群體,受眾小一些。頭條的普及程度更高。一個細節就是你看知乎的用戶的頭像暱稱資料都比較個性化,齊全,而頭條一大堆的遊客,說明很多人沒有認真經營頭條號,只是隨意註冊著看,推廣開就能知道整個用戶群體的質量。

我用頭條最多的是視頻,因為想看一些臺灣那邊的剪輯的視頻,還有小視頻推薦,順便看看熱點。熱點分析還是看知乎,以及部分頭條的名人解讀。

頭條真挺尷尬的,文字內容質量不如知乎,短視頻質量整不過b站,也不如自家的抖音,做流量又趕不上微博。自己的特點就是悟空問答,但這也促成一批功利主義者,整個回答問題的生態的功利氛圍遠高於知乎。

哪天頭條的短視頻要沒了,我也就卸載了。


不在服務區20153


越往上讀,群體當然越來越小了,交流的東西越專業越少有人回應!除非研究生在我國普及[呲牙][呲牙]


陳訓龍博士


頭條藏龍臥虎,博士碩士,專家教授,三教九流,無數身藏不露數不盡的民間高手。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