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天看起來很努力聽課做筆記,考試卻一塌糊塗,在假學習嗎?

北京正南50公里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高中的時候也是如此——看起來很努力,但每次考試都會“原形畢露”。之前在《如何閱讀一本書》裡看到這樣一句話:“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讀書也是一樣,如果孩子學習不主動,忽悠家長的辦法就會層出不窮。

當然,也有很努力學習的,但是學習方法不對。我在《認知天性》中,看到這麼一句話:“很多學生在讀熟一篇課文之後,就會感覺自己掌握了,這是所謂的確定感。”但只要一測驗,就會發現自己其實什麼都沒掌握。

如何幫助孩子掌握知識,我從《認知天性》中,借花獻佛,給點小建議:

1、給自己的記憶加一些線索

我們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鑰匙丟了,怎麼找都找不到。但沒過幾天,鑰匙就自己出現了,這時你就會想起自己是什麼情況下丟的了。出現的鑰匙就是你的記憶線索。

我曾瞭解過這樣一個記憶方法——羅馬房間記憶法——把知識點都裝進自己熟悉的房間內。比如我教孩子背誦古詩,從題目、朝代、詩人、四句詩共七個點,採用三步法:

一、選擇房間內熟悉的七個物品;二、把七個物品與古詩的七個點按順序對應起來,並背誦下來(四句詩要濃縮為兩個字,方便記憶);三,把四句詩展開。

三步完成之後,我會隨時指出物品,讓孩子根據物品回憶詩句。這類記憶方法的好處——你能隨時給自己的記憶準備線索。

2、多進行小權重的練習

所謂的小權重練習,指的是練習題量必須要少而精。我們每次練習的題量最好是在10道左右,最好二十分鐘之內就能完成。

(1)間隔練習

間隔練習指的是學會知識點,要隔點時間再進行練習。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而來。艾賓浩斯說:“我們今天所記住的知識,如果不加以複習,明天就只能記住原來的25%”

因此,我們必須多進行小權重的間隔練習。每次練習五分鐘的題量即可。既不會太累,也能及時複習知識。

(2)穿插式練習

穿插練習其實是不受教師待見的,因為見效慢,還容易讓學生混淆。但《認知天性》中的作者經過十年時間的調查,發現這樣的方式更具有長期記憶的效果。

穿插練習,指的是加入不同類型,不同主題進行綜合練習。比如我們出一道語文題,中間可以加一道數學題。這樣做的好處,是便於幫助學生辨別知識。

(3)多樣化練習

多樣化練習,指的是在不同的情景下運用同一類知識。比如,語文的一個詞語新鮮,在不同情景之下會有不同的意思。

“今天的空氣真新鮮”、“這是剛摘的櫻桃,可新鮮了”“今兒可真新鮮,貴客上門了。”

3、生成性學習

生成性學習,指的是在得到答案或解決方案之前,嘗試自己回答問題或解決疑問。

現在的學習會很方便——有電腦、手機、學習機等等學習工具,但也正是如此,孩子們就缺乏動腦筋的動力了。

孩子必須得剋制自己,只有先思考了,有了更加複雜的解決步驟,才能更好的記住知識,這就如同一件事情,你只是看了一眼,可能記不住,但如果你詢問了事情的經過,還和知情人多聊了一會兒,那你必定能記住。

4、細化知識點

常用的一種細化方式——用自己的話解釋知識點。在運用自己語言的同時,就已經是在對知識點加以理解,並記憶的過程。

對學生而言,無論學了什麼知識,記住一定要用自己的話,再描述一遍。

5、多反思

反思是一種檢索+細化的過程——在腦海裡先回憶自己今天所學的知識點,再去思考自己存在的問題。

最後,我想強調一點:任何好的學習方法都離不開高效的執行力。

我是“學子成長計劃”,一個默默的教育工作者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感謝您的閱覽。


學子成長計劃


孩子天天看起來很努力聽課做筆記,考試卻一塌糊塗,是在假學習嗎?我認為他是沒有找到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每天都做了,做的卻是無用功。



這樣的孩子,我在教學中也遇到不少,看著他明明很努力,該做的都做了,平時作業練習也會做,可是一到考試,成績也不盡人意。說實話,這樣的孩子挺讓人心疼,又讓人著急。其實,他是被動的聽課,盲目地記筆記。

1、提高聽課效率。

在新課之前應該要預習。就拿語文學習來說,一篇課文的預習包括瞭解作者,初讀課文,排除生字障礙,畫出不懂的詞語和句子,有的課文還要蒐集資料等,只有充分預習了才能跟上老師上課的節奏。老師上課時講解的重難點要及時理解,不懂就問,不能為了忙於記筆記內容而漏聽了老師的講解。



2、整理補充筆記內容。

做筆記是個好的學習習慣,但要注意方法。上課時緊緊跟著老師步伐走,時間有限,只能劃劃重點,做個批註等。課後要把重點要點,及注意事項等及時整理一下,在做作業時,遇到類似的題型等,都可以及時補充到一起。學會總結,把知識點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在做筆記時,也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標註,方便翻看。

3、合理安排各科的學習時間。

中學生,學習的科目多,除了上課之外,合理利用課後時間。對於各科學習,不能平均用力,在自己的薄弱學科上多花點時間和精力。

4、優化學習方法。

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有良好的學習方法。學習借鑑他人的學習方法,在學習過程摸索,實踐,形成一套自己獨有的學習方法。

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學霸,像這樣的孩子,家長要和孩子經常交流,相信孩子,鼓勵孩子,並能提出一些建議。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是沒錯的!


愛桔尚


這位家長你好,首先我想糾正你的錯誤觀點,第一,記筆記和學習好沒有必然的關係;第二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我很理解您對孩子的關心與擔心但我們也應該仔細分析原因。

第一:記筆記並不是衡量一個孩子是否努力的標準。筆記的作用是可以通過它對老師上課的內容進行重現,也就是複習與鞏固的作用。在記筆記的過程中要避免盲目,不要不經大腦一味的抄寫老師的板書,或是聽寫老師的內容。這其實就是一種假學習。因為他並沒有把知識進行轉化,轉化率高才可以算是努力地記筆記。

第二:孩子可能不會記筆記,這裡推薦一種在學界普遍認為效率最高的記筆記的方法。康奈爾筆記法。如下圖,可以很明顯的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也有助於日後的補充知識點和考前複習。

第三:假努力其實是學習生活中的大忌。學生自身會滿足與自己的生活過得滿滿當當,成績不好是因為自己的馬虎等問題,並不是因為自己不努力,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家長如果可以察覺,就應該幫助孩子改正缺點。

希望您的孩子可以學業進步,學有所成。更多學習與教育問題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