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有一些儲蓄,把自己壓榨到最狠的時候是怎樣的?

小貪殭屍


你好,我是白瑪拉姆,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為了有一些儲蓄,把自己壓榨到最狠的時候是怎樣?

看了這個問題,那些辛酸往事便湧上心頭。對自己最狠的應該是2011年在上海買房那時候了。

2012年4月份拿到了房,那時候我還單身,剛拿了房產證同年5月開始,上海就出臺政策外地單身不能在上海購房。這對於我是個極好的消息。終於在婚前有了屬於自己的一個安身之處。因後來好幾個朋友想在上海買卻因條件不符合一直未能如願。

交了首付款20多萬後身邊幾乎就沒什麼錢了。每月房貸固定要還1800,房租還要支付1500;每月餘下的所剩無幾。記得那時候工資也就5000左右。為了早點還掉親人們的錢,每週除了正常上班外,雙休日就常常宅在家,燒飯看書。那段時間週末常去的地方就是菜場和圖書館。

你要知道在上海不外出就是省了好多的錢。這樣狀態持續了近二年的時間。後來工資也有所增長,才在2年時間慢慢還掉了那些債務,還掉後的一段日子裡生了一場病,那也是我來上海第一次辭職,因為真的太累了……

現在想來如果不逼自己在有些時候,真的不知道自己可以這樣或可以那樣。記住人的潛力是你永遠無法估量的。

朋友,相信過了你人生的低谷,一切都會如你所願!

希望我的個人分享你能喜歡。



雨男愛生活


一、是我見過的最拼命攢錢的90後。

  每個月工資一到賬,她就先把固定要存的錢留出來,只花剩餘的錢。 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做飯,早上蒸點紅薯,煮個雞蛋,榨杯豆漿,中午自己帶葷素搭配的便當,晚上煮一把掛麵。



  週末也會改善伙食,買幾根筒骨和玉米煲湯,一個人可以吃好幾頓。

  襪子從來都是買一樣的款式和顏色,因為一隻破了還可以跟另一隻匹配成一雙繼續穿。

  從來不買貴婦化妝品,皮膚卻好得驚人,因為她總是早睡早起。

  她知道超市的熟食晚上7點之後半價,也知道麵包房會把前一天剩的麵包捆起來打折賣。

  網上買了一套理髮工具,每個月自己修剪劉海和髮尾,錢從來不讓Tony老師賺。

  洗衣服都是在晚上10點後才洗,因為她所在的城市有谷峰電,可以省些水費。

  業餘時間喜歡不花錢的娛樂活動,要麼沿著公園跑步,要麼去圖書館看書充電,為了省錢拒絕了 許多無效社交。

  她的一些同事,曾在背地裡說她摳門到極致,不知怎麼傳到了她耳朵裡。

  她卻特別雲淡風輕地對我說,不在乎別人怎麼評價她。

  因為她這幾年工資、副業收入、被動收入攢的錢,夠付得起老家2套房子的首付了。

  而那些背地裡嘲笑她的精緻女生們,還過著外表光鮮、存款為0的生活。

  她的人生信條是:短暫的快樂,只會讓快樂之後的生活更加空虛。

  而努力存錢,才能擁有隨時應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底氣,帶來持續長久的幸福感。

  二、某某上有個神一樣的組織,叫“摳門男性聯合會”。

  據說全中國最摳門的男性都集中在這裡,攢錢的手段令人歎為觀止。

  比如說,有個小哥,穿了好幾年的藍色拖鞋壞了,捨不得扔。

  於是他想出了個妙招,用訂書釘把壞掉的部分訂了起來,穿起來又跟新的一樣了。


  有位摳門大哥,做菜時捨不得放一整個雞蛋,覺得太奢侈了。

  於是,他就把雞蛋打成蛋液,然後倒進冰格里,吃的時候掰一顆下來,剪一點點在水杯裡。



再加點紫菜,勺子攪散,加熱兩分鐘,加點鹽,一杯紫菜蛋花湯就做好了。捨不得花錢買澱粉,就把土豆切絲,沖洗過濾出的水分,可以濾出許多澱粉。



有位在廣州天河區CBD工作的大神,收入估計不低,卻更是省錢到了極致。他花1塊錢買了1袋麵條,花13塊錢買了4瓶郫縣豆瓣醬,夠吃好久。不光可以吃醬,還可以把醬裡的紅油分離出來,偶爾煎個雞蛋改善生活。為了省水電費,他還專門用公司的微波爐煮麵,為了省洗潔精,他還特地買了超強拒水的碗。

與之相對的,還有“摳門女性聯合會”,小姐姐們省起錢來也是絲毫不馬虎。有位叫Kiko的小姐姐,僅花了20.8元,就買了一週所需的食材。


  她曬出的飯菜有葷有素,蔬菜,米飯,粗糧,雞蛋,瘦肉全都有。每天自己下廚,既保證了搭配營養,又省下了許多不必要的開銷。

有位精緻的白領,防曬霜已經用到擠不出來了,卻仍捨不得扔。用剪刀把瓶子剪開,裡面剩下的乳液還能再用1~2次。



  這屆年輕人存錢真的夠野,他們絲毫不在意別人說自己摳門:

  “摳,就是該花的一分不少,不該花的一文不多花。摳就是能節省的儘量節省,能不浪費的絕不浪費。摳不是小氣,是把財物功效最大化,是對各種資源的最佳利用。”原來,摳門並不等於委屈自己,存錢上癮也可以將生活過得有聲有色。

  三、竇文濤曾經在《圓桌派》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他認識一個小夥子,因為媽媽做生意太莽撞虧了錢,只好拿自己的工資幫著還債。

  但是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夥子還是花起錢來一點都不手軟。比如說,1萬多塊錢的風衣,他買起來毫不含糊。

竇文濤驚呼:我的天,我都覺得貴啊。

  


  要知道,竇文濤可是早在13年前就已經品牌價值3.2億元的主持人了。以他的收入水平,他都覺得 自己無法下狠手買那麼一件1萬多塊錢的風衣。

  而欠著債、收入遠遠不及竇文濤的小夥子,卻為了所謂的高配生活,透支了自己。

  知乎上有個帖子,答主也說出了自己類似的經歷。

  她在萬達一家蛋糕店買蛋糕,排隊付賬時,後面跟著一對青年男女。

  他們全身潮牌,手裡拿的都是XS MAX。

  女的對男的說:“蛋糕你付錢吧,我的花唄和信用卡這個月額度都滿了。”

  男的說:“我的卡也刷不了了。”

  之後,這兩人一直在討論哪個軟件可以放款快之類的話題。

  他們的對話讓答主覺得很疑惑:咖啡一杯二三十,小蛋糕一個也要好幾十。

  至於欠著債、卡都刷爆了還要買買買嗎?

  我們往往會看到,身邊那些隱形富人們,往往都是很剋制節約的。

  反而是那些工資不高、存款為負數的人,總是在揮霍,賺多少花多少沒有計劃。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富人最大的優勢,就是生活容錯率高,不管做錯了什麼都能及時彌補。

  不像普通人的生活容錯率太低,稍有差錯下個月的房租車貸就不知道從哪裡出。”

  深以為然。那些忽悠你消費的人,從來都不會對你的人生負責。

  沒有儲蓄,不敢生病,不敢辭職,承擔風險的,只有你自己。

  


閩三少


大家好,我是大敏二勇在北京,回答下這個問題: 為了有一些儲蓄,把自己壓榨到最狠的時候是怎樣的?

我是北漂即將滿7年的人,每個階段財政狀況不同,所遇到的問題不同,壓榨自己的情景也不一樣。

一、初來北京,一月不識菜滋味

當初憑藉著滿腔激情來闖蕩北京,果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揹著雙肩包和一個皮箱就來北京了,那是我第一次來北京。當時工資稅前僅有2800,除去房租、生活費真的不剩下什麼了,我當時最好的閨蜜,考研成功,為了給她準備一份像樣禮物,我一日三餐控制在10塊錢以內,好像一個月沒怎麼吃過菜,中午只吃樓下最便宜的6塊錢手抓餅或者4塊錢的雙皮奶,這是所有賣飯窗口最便宜的飯了。

這是我第一次有了缺錢的概念,不過當時雖然缺錢,但是完全不知道心酸苦楚,每天樂呵呵的加班,很有勁頭。

二、為了買房,勒緊了褲腰帶

等我和老公訂婚之後,想在北京周邊置辦一個自己的家,首付32萬,一年分4期付款16萬,當時我們僅有24萬,所以我們籌借了8萬,買了房子,每個季度還掉4萬,加上每個月3500的房貸、2560的房租和少的可憐的生活費,前期基本涵蓋了我們的所有收入,後期我們發了年終獎略有好轉,但是又面臨裝修,反正手裡好像沒有過餘錢,一直欠著-還著的循環。

那一年,我們基本沒有吃喝玩樂的花銷,和朋友聚餐也多選擇在家,記得最奢侈的一次就是老公買了一隻3斤多的老母雞,結果沒燉熟,哈哈。

每個月最固定的節目就是核算我們還差多少錢,怎麼湊夠還貸的錢,那一年等老公年終獎發下來,正好補上了窟窿,只剩下一個過年的錢,給父母每人2000,完美的基本一分不剩,返京回來正好發工資,恰巧拯救我們於水火。

現在想來有些辛苦,但當時年輕有拼勁,只知道埋頭工作掙錢;雖然倆人也為錢爭執過,但一屋兩人三餐四季的簡單幸福,依然讓我們攜手走進婚姻。

三、置換房,每個人嚴格1500的花銷

去年,我們賣掉環京房,置換到北京,真缺錢啊,不像一開始的傻乎乎的不知疾苦,也不是傻白甜式的幸福,是真的開始精打細算,計較每一分錢的支出。

我和老公每個人約定,除了還貸,剩下每個人1500元的支出,不管計劃買什麼,都儘可能控制在這個預算內,這和往日沒預算的生活感覺差異很大,感覺每一次花點錢買東西都心肝顫抖,因為這事,我和老公大吵一架,感覺過的完全不是想象的幸福生活,不止一次抱怨:沒有工作動力,過的太心酸了。雖然抱怨,但是還是努力不超支太多。

不過每次我和老公商量以後房子怎麼裝修擺放物品,都會有一種淡淡的的幸福,兩個人一塊努力奮鬥,總歸會有生活幸福的模樣。

四、總結

我們是千萬北漂中的一員,我們的經歷也不足為奇,只是通過分享,希望在忙碌中銘記那些努力的日子,也感恩彼此在那些歲月裡不離不棄,當然,更希望和朋友們共勉,我們北漂一族還有夢想,不管以後定居哪裡,總歸生命中有一段不服輸不畏難的歷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