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零售餐飲復工難,我們如何破局?

​ 關注鯨商掌握電商新知 | 鏈接行業資源

面對零售餐飲復工難,我們如何破局?

一場疫情對整個零售餐飲行業,帶來了致命性打擊,好在線下已逐漸恢復,但難度遠大於想象。據不完全統計,疫情期間超過1.3萬家餐飲企業註銷公司註冊(關門倒閉)。


面對疫情,還有成百上千萬的產業零售企業們如何應對?近日,由微信支付主辦的”2020零售餐飲行業智慧復甦暖場會“,邀請了多位行業標杆、投資人進行了覆盤分享。


而鯨商作為合作媒體之一,有必要將演講嘉賓的內容進行加工彙編,下文提煉了部分乾貨,原滋原味地呈現給大家~


鯨商(ID:bizwhale)編輯

作者 | 拖拉阿魚


疫情使全國企業陷入困境,生意動盪帶來人員的動盪以及資金鍊的危機與風險等問題不斷暴露。


現在疫情逐漸好轉,80%以上的餐飲企業全面復工,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喚醒顧客、促進門店的生意,成為了線下零售餐飲行業更大的難題。

餐飲行業的“花式自救”

面對零售餐飲復工難,我們如何破局?


面對疫情,餐飲行業無疑是整個行業裡受損最嚴重的一個行業之一,餐飲行業遇到了心理創傷、冷啟動、成本持續增長、客源流失、團隊流失等不同程度的挑戰。餐飲行業復工後將會面臨下半場,下半場我們應該抓住什麼樣的機遇呢?


第一,需要“廣積糧”。需要積極創收,去儲備更多的可調配資源。


以下有六點我的建議:

1、要做全員營銷——危機時刻更需要全員開源創收,大小錢都要賺,你可能需要發動員工微商賣菜,在朋友圈裡面進行客戶營銷。


2、開發新產品——需要開發更加符合客戶需求的最新產品,也許以後有了一人份、單人份更加符合疫情之後消費的菜品或消費單品,這需要考驗各位的開發能力。


3、削減成本——現在餐飲行業不像之前一樣,現在更需要精細化的管理,去削減一切不必要的開支和成本。原來我們說廚房管理有很多跑冒滴漏,現在需要在毛巾裡擰出水來,不管在採購、耗損等等一切環節都需要去削減成本。


4、同業聯盟——像生鮮、速食、堂食去結合,去互相抱團取暖,更需要和一些上下游結合,和餓了嗎、美團、(大眾)點評以及其他的異業做結合。所以,結成同業聯盟和異業聯盟來去應對危機。


5、多元創收——現在像西貝在直播賣食材,海底撈在推出新的品種。所以,直播賣食材,外賣食品線上線下這種結合變得非常需要。堂食一定會大幅下降,我們一定要能夠多元創收。


6、擁抱國家的新政策——現在國家還有一些地區都有相關的對中小企業補貼政策,應該積極爭取,積極獲取,包括削減社保,降低各種其他稅費等等都會有相應的一些政策出來。


第二,“高築牆”。在這次疫情前面,戰略上我們應該藐視它,戰術上應該重視它。


對此,我的六點建議:

1、儲備更多的人才,同行業人才挖掘成本更低。現在應該很多人跳槽,所以這時候是建立更好的人才梯隊的機會。


2、儲備更多的優質地段,因為現階段很多房租成本都會更低,也有一定的議價空間。當然,你也需要考慮到結合你餐廳賬轉得過來,就是在新常態上,保證你的店能夠保證拿下這塊地段,能賺錢的情況下才去拿。


3、要優化系統,不斷對人員、產品、服務進行優化,進行標準化管理。優化你的組織和系統很關鍵,在這個時候也是煉內功的一項很重要的內容。


4、要建立清晰的用戶畫像,進行數字化營銷,你能夠了對你的用戶進行清晰的畫像的話,就知道你的用戶需要什麼,你的產品會更加滿足客戶的需求,能形成你獨特的IP品牌,這樣才能強化你的品牌傳播力度。


5、財務會計稅務的嚴格和嚴謹,因為你後面要吸引融資,吸引投資人的投資的話,一定要有嚴格的財務規範,良好的數據依據。


6、還需要持續優化你的採購供應鏈,儲備潛在的供應商,建立標準的選購模式,這也是我剛才提到的,企業管理上數字化的一部分:一是用戶畫像要數字化;二是財務會計要數字化;三是採購供應鏈要數字化。


第三,“緩稱王”。需要提高心力,積極冷靜應對下半場。


1、對這樣一次疫情,認知清楚,提高對危機的認知力,從而提高應對危機的心力是非常關鍵的。創始人如果心理強大,你的決策就會正確,就會穩定軍心和順利轉型。


2、你跑贏同行,微觀努力就會抵消掉宏觀的影響。今年的目標對大家來說都是為了生存,爭奪疫情後的市場份額;為了活下來,而不是為了盈利,只有活下來就有希望。


3、建立同行的友商聯盟,潛心去學習優秀的運營方式,甚至還可以向其他行業優秀的運營者去學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為確實現在每個領域裡面都會有一些做得很優秀的企業。


作為投資人,我也講講餐飲零售行業所需要具備的投資基因。


第一,要標準化。之前很多投資機構沒法投餐飲的話,主要是沒法做到這一點——標準化。企業的產品、服務越標準化,那你就越值得投資,所以,中國的餐飲行業要做大,在標準化上面一定要做好,不要依賴某一個員工的手藝之類的,而且標準化也能夠減少人耗,減少內耗。


第二,多元化。企業的收益多元化,像線上、直播、外賣這些新模式的增收都是多元化很重要的體現,如果企業只有堂食,在抵禦危機上面是非常脆弱的。


第三,信息化。剛才我也提到了信息化就是數據化,在數據化的管理選址,數據化客戶畫像,數據化推出新產品上面需要更加精細化的運營。


第四,個性化。結合一些新技術,比如5G、人工智能等等提供更加個性化的產品服務。


第五,IP文化。IP化需要企業更加註重品牌文化,加強植入顧客能記住的品牌IP。


第六,產業化。就是把你的餐飲行業做成一個產業,用一個產業的視角去經營一家企業,要有優質的供應鏈上下游資源,要能夠把你的產業有複製做大的機會,所以做到產業化升級。


直播帶貨和社區電商成為大勢所趨

面對零售餐飲復工難,我們如何破局?

王填覆盤了疫情期間的整個戰略、戰術部署:


我們把休假當中組織回來的員工分為兩大塊:第一是深入到各個社區,讓他們和社區的物業、社區的親戚朋友建立起社群、微信群,健全貨客;另外一部分人做理單,因為第三方騎手都沒有上班,員工迅速地把用戶線上的需求滿足了,從幾千單到一兩萬單,最高峰做到了每天30萬單,而且這個理單都基本上是95%以上的訂單都當天能夠送達用戶的家裡。


關於疫情,我有幾點心得


第一,整個企業突然之間被加速度了,因為要應對線上的需求,所以我們以前企業在線下的時候,大家都相對在某種舒適區待很久了,而線上是即時的需求,即時響應。


第二,線上服務改變了員工與用戶心智。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全體員工就要趕鴨子上架,大姑娘上轎頭一回。但慢慢入戲,進入角色以後,大家都覺得線上沒有那麼難做,其實我們也能夠做好線上的生意。


第三,倒逼新業務加速落地。我們面對疫情,花了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推出了一個新的到家業務,就是基於社區電商 “小步優鮮”。基於超市為物理網點,做90分鐘選時達業務的“Better購”。我們還通過微信社群直播的形式,也取得了一些較好的成績。


第四,抗疫過程中,我們的組織也得以蝶變,因為在一個企業發展階段,特別是當線上業務接20%的時候,把我們的從組織到流程,到整個業務模式都做了一次深度的梳理,來適應這種新的業務發展。


所以,公司也將1/3的資源投入到線上轉型,組織也是為此而匹配,包括內部的組織形成蝶變以後,會配合業務的深度調整。我相信會帶來新的活力,新的亮點。


希望這種新的企業生態能夠讓像步步高這樣擁有25年發展歷史的企業,獲得新的增長點,或者說獲得新的生命週期,讓企業在新的生態當中有更大的發展。


百花盛開才是復甦

面對零售餐飲復工難,我們如何破局?

對於線下轉線上模式,高書林也有話說:


復甦不是哪一家企業或者產業鏈中哪個環節可以獨自復甦的,應該說是百花盛開才是復甦。供應鏈上下游共同努力,在疫情時我們給上游供應商最準時的結算。


另外,生態圈的力量很強大,各個相關企業要互相支持、互相助力。最後,我們要與時俱進,以一種更加先進的線上模式去應對疫情。


“超市到家”和“百貨到家”快速發展,要讓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模式能夠得以快速發展,要讓每一個門店都能夠很好地進化為數字化的門店,同時它又是體驗和深度服務的中心。


我們把這兩種功能和價值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讓這種模式更加先進,我們也是以這樣一種更加先進的零售模式在迎接這一輪的復甦。


疫情倒逼數字化進程

面對零售餐飲復工難,我們如何破局?


白振杰表示,數字化是抗疫的關鍵能力所在:


1、面向商家支付成功頁有支付有禮的產品,我們也在開放商家券,幫助商家做數字化的營銷。我們利用微信生態的消息觸達能力,面向顧客的消息提醒能力,幫助顧客去領商家券。


2、我們幫助大家構建小程序生態的直播,現場直播插件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觸達我們的觀眾,包括消息提醒、界面上的實時互動、分享能力,以及跟微信支付小程序打的直接的下單、加購物車等的整體能力。


3、我們整個業態裡面還有百貨的業態,這個能力我們稱之為分帳能力,是藉助於微信支付的商家的資金體系,幫助大家實現我們前面收單之後的資金分配。


4、我們新的產品能力基於支付分的先享卡的能力,它的目的是幫助我們鎖定長期的顧客,通過簽約的方式,他先享受門店的優惠,同時他通過我們商家自定義他的優惠比例、他的消費頻次,來提前鎖定消費者。


5、我們推出了非接觸式的自助服務,就是零售門店經常用到的自助大屏、自助收銀機,降低了商家申請我們官方設備的門檻,同時加速了審核流程。


利用“無佣金”小程序外賣

面對零售餐飲復工難,我們如何破局?

就餐飲企業的復甦,樊宇提出了三點建議:


第一,餐飲企業可以用更實惠的價格提升顧客到店消費的意願,門店裡有更多的安全提示,讓顧客感受到安心的氛圍。開通小程序外賣,激活外賣消費需求,我們建議通過公眾號、微信群等方式努力鎖定老顧客,開拓品類的供給和更多新客到你的外賣場景。


我們總結了小程序外賣的三個優勢:無平臺佣金、用戶可以體會到完整的服務閉環、有機會通過微信群或者朋友圈,或者通過直播等微信流量的方式來觸達你的顧客。


第二,後疫情時期餐飲企業在門店需要不斷地建立對顧客有效的連接方式,可以不斷地加快門店自助化服務的建設,自助化服務做得比較早的餐廳,在疫情時期把堂食關掉之後,生意仍然沒有太大的損失。企業還需要加強外賣私域流量的培養。


第三,餐飲企業還可以關注餐飲食品化的趨勢。也是因為這次疫情,2月份我們在家,發現大家都練就了很好的廚藝,包括3月份復工之後,很多人可能因為暫時不願意去到店消費,他也會在家裡自己做菜。


那當這部分客群有需求的時候我們怎麼滿足他?這裡會有一個餐飲的美味+便利的需求,我們也希望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幫大家建設美味+便利的半成品的供給。


業務創新的取捨與現金流管理的關鍵

面對零售餐飲復工難,我們如何破局?


對於後疫情時代的戰略思考,王洪濤也提出了建議:


我認為後疫情時期與消費者更好地連接,我們要做好信息透明、社群營銷、私域流量的運營以及增強顧客的黏度和忠誠度。並且企業要學會篩選業務,疫情期間一些企業做出了新業務,加快了到家的服務,餐飲也在做零售化。


疫情過後,我們就要去考慮,哪些業務可以延續下來或者優化更迭的,哪些是可以停止不做的;因為我們之前的數字化主要基於營運層面,可能體現在支付端或者在門店的點餐系統,在未來可能就會逐步往中臺、後臺去延伸。


另外,我們還要基於管理層面做一些思考,利用疫情的機會去梳理我們的管理,梳理我們的效率,看是不是還可以在員工的效率,職能部門的效率等方面更好地提升效率。


企業高管對現金流的管理,對我們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對資本市場的重新判斷和商業模式都要有一些新的認識和新的思考。


面對零售餐飲復工難,我們如何破局?

面對零售餐飲復工難,我們如何破局?

面對零售餐飲復工難,我們如何破局?

面對零售餐飲復工難,我們如何破局?

面對零售餐飲復工難,我們如何破局?

面對零售餐飲復工難,我們如何破局?

轉載開白以及商務合作

添加小助手的微信:duoyu605

添加時,請備註姓名+職務+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