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問診”助力疑難眼病,深港攜手為12歲男孩解難症

疫情期間為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積極開展“雲端診療”服務。

12歲的一一(化名)就是互聯網診療的疑難眼病受益患者。據他媽媽介紹,一一6個月左右眼睛出現了不明情況的不適感,之後輾轉安徽及京滬多家醫院接受治療均無法得到緩解。直到2014年在朋友的推薦下,來到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就診,病情才得到控制。“我們一開始以為是虹膜缺失,一直按這個方向去求醫,來到希瑪眼科林順潮醫生一查,原來是先天性青光眼。”

“雲問診”助力疑難眼病,深港攜手為12歲男孩解難症

“大部分青光眼患者都是慢性的,尤其青少年型青光眼,發病極為隱蔽,危害性極大。因為視神經萎縮最早只是影響視野,也就是看到的範圍有所減少,患者往往感覺不到,只有通過儀器才能測定。當患者感覺到視野縮小時,青光眼就已經很嚴重了,基本上就是晚期了,甚至眼睛已經失明瞭。所以與其他眼科疾病相比,青光眼更需要早發現、早治療。”

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副主任醫師石峰進一步解釋,與角膜疾病、白內障等可以經過相關手術恢復視力造成的失明不同,青光眼造成的失明在現有醫學水平下是不可逆的,這也是青光眼成為“疑難雜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當眼壓超過視神經所能耐受的程度,就會導致視神經萎縮,視野逐漸變小,直到失明。

所幸一一發現得較為及時。在深圳希瑪眼科醫院院長林順潮教授的積極診療下,先後進行雙眼青光眼閥植入術及雙眼睫狀體光凝術,目前他雙眼的視力功能得以穩定下來。

不過對於青光眼術後患者而言,做好隨訪檢查工作同樣重要。“一為觀察眼壓控制的效果,一為觀察有無手術併發症的出現。因為即便是目前手術成功的患者,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身體狀況的變化,有時也會出現眼壓又失去控制、視神經損害加重的情況,切不可因為沒有不適而掉以輕心。”石峰說。

“雲問診”助力疑難眼病,深港攜手為12歲男孩解難症

近日,一一眼壓又出現過高的情況,但當地醫院無法提供治療方案。在父母的帶領下,他再次來到深圳複診。可林順潮教授人在香港,出行並不方便。石峰瞭解情況後,通過該院互聯網診療平臺聯繫林順潮教授,雙方在線介紹了孩子的病歷資料和症狀,以及醫院給出的診療方案。

林順潮教授通過互聯網診療平臺查看了一一的電子病歷及檢查報告,給予了更進一步的指導。隨後,一一和他的父母又通過視頻就複診問題進行詳細諮詢,徹底放心了。目前,一一的視力又得到了穩控。

疫情期間,深圳還有很多像他這樣需要複診、隨診的患者在“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的助力下完成就診。據悉,希瑪眼科旗下深圳、北京、上海、昆明各地醫院推出了免費“線上問診”服務,充分整合專家組力量,同時逐步擴大諮詢範圍,使疑難眼病患者通過希瑪眼科互聯網診療平臺,享受到國際水平的診療服務。

截至目前,深圳希瑪眼科已經累計提供了近萬次在線問診人次,開辦近50次直播護眼課堂。據瞭解,其籌建的互聯網醫院計劃於5月正式上線運行,今後患者足不出戶即可完成線上掛號、問診、複診、遠程會診,還可開具處方藥,直接快遞到家。

【記者】姚淑慧

【通訊員】連少燕

【作者】 姚淑慧

【來源】 健康情報局南方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