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反映出了蘇軾怎樣的人生境況?

月盈紅袖


夢裡夢見的人,醒來就該去找她。可是有些人你永遠再也找不到了。

公元1075年正月二十日,時任密州知州(知州相當於現在的市委書記)的蘇軾,這天晚上夢見自己回到了家鄉和去世十年的結髮妻子王弗。(1065年五月,蘇軾妻子王弗因病去世,至今已整整十年了。1068年,蘇軾守父喪期滿離開家鄉,之後終其一生再沒有回到自己的家鄉四川眉州。)妻子王弗還是坐在原來的窗前,正在梳妝打扮,十年風霜,我已過不惑之年,久別重逢,不知是否還認得自己,縱有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只有眼淚不停的往下流。

夢醒之後,面對著忽明忽暗的殘燈,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往日的深情一一浮現在眼前。(現實世界新舊兩黨鬥爭愈演愈烈,朝廷波雲詭譎,變幻莫測的風雨仕途。恰逢此時天下大旱,蝗蟲成災,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地方一把手的蘇軾自然憂心忡忡。)於是,提筆寫下了這首感人肺腑千古悼亡第一詞作。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一溪江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我個人以為,乃是千古第一悼妻之作!不是之一!

夫唱婦隨圖

熙寧八年(1075年)往前推二十年,即至和二年(1055年),19歲的小才子蘇軾與秀外慧中的16歲的王弗喜結連理。婚後,夫妻琴瑟和鳴、恩愛有加。然,才子佳人自古空餘恨,郎才女貌從來多傷魂。

婚後十年裡,由於東坡反對“拗相公”王安石的新法,所以處處受制、每每遭貶、身心俱疲,但愛妻王弗始終不離不棄,毫無怨言。可謂是真正患難與共的糟糠之妻。

也許是這十年的顛沛流離經歷了太多的悽風苦雨,27歲體弱多病的王弗於治平二年(1065年)病逝於京師,葬於京城之西。

王弗病逝多年以後,東坡納了王弗的堂妹王潤之為妾,因王潤之貌似王弗。

熙寧八年的一個夜晚,皓月臨窗,竹影婆娑,曾經溫柔貌美的愛妻王弗緩緩進入了東坡的夢裡,淚溼寒枕,醒來後,東坡悲傷不能自已,遂提筆寫下了這首千古悼妻極作——

《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十年生死,一生一死,一陰一陽,亡人不知活人,活人亦不知亡人;不用思量,自然是難忘;

王弗病逝後葬於京城河南開封,蘇軾任職山東密州,是謂千里,一個“孤”字更添悲涼之感;

縱使我們現在見了面,可能你也認不出我來了吧?我早已塵灰滿面,雙鬢如霜了

昨夜我做夢忽然回到了故鄉,我看到你坐在小窗旁,正對銅鏡,輕輕的梳妝。你我四目相對,無言淚千行。

料想到以後的經年傷心之地,必然還是那個明月高懸的夜晚,長有矮松的山岡。

據說,

蘇軾的兒子蘇邁、蘇過看罷後“不忍復讀”

世人千載後嘆之:

有聲聲響響徹天!

有淚淚湧湧徹泉!


楚襄蠻


蘇軾一生幹過最多的農活是什麼?

是種樹。他曾持續不斷的在一個山坡上種了三萬棵雪松。他當然不是為了保護環境,他是為了一個女人種了這麼一大片雪松。

說起這個女人,便不能不提被稱為“千古悼詞之首”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是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對無言,唯有淚千行。料來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首詞作於宋神宗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當時蘇軾被貶在山東密州任知州。

蘇軾寫這首詞時,原本標題是“記夢”兩個字。詞裡記述他夢到一女子在窗邊梳妝,蘇軾與默然她相對,淚流滿面。此中有相逢的愉悅,更有無奈於命運的悲傷。

夢醒後的蘇軾說這樣的情景,足以使他“年年斷腸”。那麼這個女人,就是蘇軾的第一位妻子王弗。而蘇軾就是在她的“孤墳”的“短松岡(山坡)”上種下了萬棵雪松,來紀念亡妻。足可見蘇軾與王弗的感情之深。

王弗十六歲嫁給蘇軾,二十六歲去世,這十年是蘇軾最春風得意的十年。他與兄弟蘇轍都高中進士,名滿天下,被任官職,並不斷提拔。

可是,王弗去世後到蘇軾寫下《江城子》的十年裡,蘇軾被捲入王安石變法的新舊黨之爭。新黨勢大時,蘇軾反對新政被排擠;舊黨得勢時,他又覺得王安石有些方面是對的。被舊黨領袖司馬光排擠。

蘇軾在新舊黨之間,堅持自己的主張,不趨炎附勢,就成了一個“倒黴蛋”。這段時間裡,他可謂是“宦海沉浮”,經歷最多的就是貶官,而且是一貶再貶。

並且,在此後的十多年裡,蘇軾也沒擺脫這個命運。離開密州到河中府任職,不久任徐州知府,後又調任湖州知府。也就是在湖州,在他寫下《江城子》的四年後,爆發了有名的“烏臺詩案”,蘇軾入獄,幾乎喪命。

所以,“十年生死兩茫茫”,“茫茫”正是蘇軾對自己宦海人生的感悟。這十年間的宦海沉浮,也正是妻子王弗去世後的十年。對於青年時代蘇軾,勢必產生巨大的影響。以至於他後來到了黃州,終於釋放自己的情懷,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簡練豁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