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定風波》一詞給現在的我們留下了怎樣的財富與價值?

流水夢浮生


蘇軾以《定風波》平定了自己心靈的風波,確實是極具人生財富和價值的詞篇,讓我們收益。下面,茂森與大家分享一下有關體會。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一、該放就放:人生要灑脫豁達,破除偏執,切莫執著於不幸的往事而不能自拔。

蘇軾一開始就用了一個“莫聽”,語氣很堅定。他告訴自己,不要太在意外部世界的風風雨雨,太專注於以往的不快。生活已是不如意了,不要跟自己過不去。作為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蘇軾也掙脫不了世俗的羈絆。他有明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可總也駕馭不了自己的命運。他也曾自負過,很有些“捨我其誰”的勁頭。他也在官場中與王安石博弈過,在宋神宗面前“撒嬌”過。卻不想,政敵跟自己來真的了,要置之死地而後快——“烏臺詩案”爆發,出乎他的意料。一時間,蘇軾承受不了,甚至想投河自盡,一死了之。劫後餘生,他到了黃州。環境越來越惡劣,如果不及時調整心態,與往事切割,把不幸的回憶擱置下,就無法承受新的災難。只有破除了執著之心,才能無所畏懼,才能說出“誰怕”這樣斬釘截鐵的話語來,身心輕鬆地尋求人生的歸宿。

二、笑看風雲淡:人生更需自信樂觀,化解悲觀失望的情緒。辯證地看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被貶黃州是已然的事實,即使有再多的怨天尤人、悔不當初的情緒,也無助於新環境中的安身立命。“何妨吟嘯且徐行”,就是呼喚自我,主動卸載心中的負能量。蘇軾是很懂人生的辯證法的,善於將不良心境轉化為陽光心態。因為他知道,世間萬物都是身外之物,包括功名利祿——固執於它們,就等於給自己加上了名韁利鎖。得之固然可喜,失之也無妨生活。無論何時,大自然都是最可靠的朋友,可以提供不盡的慰藉。一場急雨,同行人猝不及防,叫苦不迭。蘇軾不僅處之泰然,而且化苦為樂,在從容不迫的心態中享受獨處與靜觀的樂趣。料峭春寒中,在荒涼郊野上感受春天的盎然生機……

三、不如歸去:人生要正視苦難,唯有超越困難,迴歸心願,才是正途。

人生必然遭受苦難,因此需要不斷地超越苦難。超越過程中,人們總有希望,總有追求,關鍵時刻總能有動力,有定力。蘇軾不會因為猝然變故而驚慌失措、失魂落魄,這也是他歷練人生的成果。他拈出“山頭斜照卻相迎”一句,是對陽光總在風雨後的堅信。人生充滿未知數,充滿變量,只有堅持,堅守,才能迎來溫暖與光明。既然苦難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必然,就該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要有足夠的耐心,做最壞的打算。一遇變故,才能安之若素,任憑風吹浪打。只有如此,才能安頓心靈,穩操人生主導權。

蘇軾為自己預定了歸宿。“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縱情山水,也是一種獨善其身;“一蓑煙雨任平生”,也是潔身自愛、保全節操的有效方法。歸去的願望,蘇軾不止一次表達過,如“我欲乘風歸去”“小船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在《定風波》中,“歸去”的分量很重,成效尤佳,表現為“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也因此擺脫了俗世的羈絆,提升了人生的境界,心中有了超越塵世的彼岸世界。


杜裡茂森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 • 蘇東坡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釋義:

這首詞作於公元1082年的春天,也就是宋神宗元豐五年。

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今湖北黃岡)做團練副使的第三個春天。

他與朋友一起出去春遊,在路上卻遇到了狂風暴雨,朋友們被雨淋溼,都感到很狼狽,很掃興。

只有蘇東坡卻毫不在乎,沒有這樣想,依然興致不減,泰然處之,緩步而行。

他的朋友們眼裡看到的只是風雨,而蘇東坡在雨中參透的是人生!

甚至在雨中蘇東坡對人生又有了新的感悟,等雨過天晴,他聯想到自己人生過往,又想到遇上的大雨,不禁感慨叢生,毅然寫下了這一首千古流傳的《定風波》。

這首詞裡作者表面寫的是風雨,其實是指人生中經歷的坎坷。

自然界的天氣也不是一直都是晴天,偶爾颳風下雨屬於自然界的正常現象。

人們在下雨天,往往會穿上蓑衣,打上雨傘,繼續前行,該上班的繼續上班,該做生意的繼續做生意。

絲毫不會因為風雨來了,就害怕、甚至止步不前。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也不會總是一馬平川,也會經歷風雨坎坷和艱難險阻。

這些困難就像自然界晴天裡颳風下雨一樣稀疏平常,遇到這些,你不要害怕,就像對待下雨天一樣去面對它,克服它。等困難過去了,一切就會順利了。

詞中“風雨”二字,作者一語雙關,既指野外途中所遇的風雨,又暗指幾乎致他於死地的政治“風雨”和人生險途。

他是在告訴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無論是颳風下雨還是一帆風順,都要有樂觀的處世態度。都不要退縮,要勇敢去面對。

就眼前的這點風雨,如何能夠和自己仕途中的“烏臺詩案”幾近被人迫害致死的波瀾壯闊相比呢!

“回首向來蕭瑟處”其實是作者對自己過往人生的回顧,仕途的黑暗曾經讓他疲憊不堪,但是生活依舊要繼續,人生不能夠總沉浸在過往的悲傷之中。

蘇軾在入世的時候,常會用儒家思想要求自己,積極濟世。

而遭遇挫折的時候,他便會用道家的老莊思想開導自己。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飽含人生哲理意味的點睛之筆,道出了作者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獲得的頓悟和啟示。

詞人看到初晴的陽光彷彿在迎接自己,讓他看到了未來,看到了希望。

這首《定風波》其實是蘇軾心靈和人生經歷的藝術投影。

從寫景抒情,表露出作者獨特的胸懷,富有哲理的人生觀,坦然面對人生坎坷的從容都在遊覽遇雨這件小事中體現出來。

也難怪清代文學家鄭文焯評價到:“此足徵是翁坦蕩之懷,任天而動。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筆寫胸臆,倚聲能事盡之矣。”(《手批東坡樂府》)

描寫雨的詩句有很多:

許渾有“山雨欲來風滿樓”說的是緊張;

韓愈有“天街小雨潤如酥”寫的是清新;

李商隱有“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寄的是思念;

杜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發的是懷古幽情;

李煜有“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記的是夢裡江山;

李清照有“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訴的是悽婉。

而蘇東坡在這首詞裡,卻寫出了雨的另一番境界。

在這場雨裡,他的思想得到了昇華蛻變,他從艱難困苦中走出了自己的樂趣,自己的人生。

大自然總是有情,在我微冷之時,給我陽光溫暖。

我應該感謝自然,享受這陽光。自然界總是會有風雨,也總是會有晴天,這正如人生。

在這場雨裡,他發現了人生真正的滋味。

也可以說在這雨裡,包含著他所經歷的人生,頓悟到的萬古哲理。

人生幾多風雨幾多愁,不要罔自苦惱,任何事都看開些,看淡些,人生就會少些愁苦。多些幸福。

這首詞的特色,展示著作者的過人之處,他在這首詞的落腳處留了白。

他是那麼淡然,好像把一切都放下了。

雨過天晴,作者就當什麼也沒發生過,“也無風雨也無晴”。

如佛家說的,把一切都放空,甚至把自己歸零,你就會很輕鬆。

我的人生曾經也有過很多“風雨”,每次都是蘇東坡的這首詞鼓勵著我。

當“風雨”來了,我就想:我的“風雨”難道比他的多、比他的大?

顯然沒有,只是一點小“風雨”而已,不要把它放在心上,正確面對,認真客服它,就會迎來我自己的晴天。結果我真的做到了!

蘇東坡用自己的痛苦經歷織就的這首詞,帶給後人無數次的鼓勵和幫助,使他們能正確面對人生中的“風雨”,迎接到屬於自己的晴天。

我想這就是這首詞帶給我們的財富和價值。

惟願你在遇到“風雨”的時候,多去讀讀這首詞,並參透它包涵的深意,它一定會幫到你!

 


slx孔雀東南飛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我認為這首詞給我們留下的財富與價值有以下三點。

價值一:放下的力量。

人生的痛苦往往是因為我們執念太多、牽絆太多,我們過多地在乎那一身美麗的羽毛,過於追求完美,過分在乎人生中的風風雨雨,困擾於陣陣的穿林打葉聲。沒有一定的歲月沉澱和人生感悟的人是寫不出這樣的作品的。這首詞顯示出東坡先生在困頓環境下的積極的人生狀態。吟嘯且徐行,煙雨任平生,這種釋然與豁達可不是裝出來的,絕對不是少年不識強說愁的心態。當一切淡然放下時,人生才可以悲喜自如,成敗皆望。這種淡泊與灑脫,就算不能改變命運,卻可以感化自我,乃至芸芸眾生。東坡曾有言:“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我們每一位世人都是眾生中的一份子,的確難以忘卻營營,只願在一些“不得不”、“不能不”的瑣碎中,我們偶爾要學會靜下來,關注一下自身是不是被物質和現實迷失了方向,喪失了真我。我們一定要學會及時的發現自我,調整方向。這就是放下的力量。

價值二:超脫的力量。

如果非讓我從這首詞中說出最愛的一句,我一定會選“也無風雨也無晴”一句。正是這一句讓這篇作品得到了昇華,一切的穿林打葉、竹杖芒鞋、山頭斜映、料峭春風終將歸去,只有在心中“歸去”,才會有“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超脫。

經歷了人生的初見、不負、風雨、不悔,才會有這樣的超脫。有了這份超脫,我們才會發現生活的新意,不至於傷春悲秋,不至於陷入日常的冗繁而不能自拔。有了這份超脫,我們在不斷地“匆匆”和“懵懵”中才會關注自我、迴歸本真。

價值三:坦然面對生活的力量。

寫到此處,我突然想到了《誰動了我的奶酪》中的哼哼和唧唧。他們一旦失去奶酪,就因恐懼而束縛了想法和行動。之所以那樣,是因為他們在安逸中忘卻了既定的生存目標。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順境與逆境,失敗和成功,得到與失去,但無論處於何時都要坦然面對。試想我們哪一個人的命運像東坡先生那樣身世浮沉,而他確如此的坦然與率真。只有坦然面對,我們才有可能不會被打倒。風雨不能改變東坡,不能改變你我。

最後建議大家在有空誦讀這首《定風波》時,最好配著林海的純音樂《琵琶語》。那樣效果會更好。





孫廣賓


致力於古典文學研讀和寫作的小阿蠻來啦,各位且慢慢細聽。


蘇軾《定風波》有多首。想必樓主所說,應是《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全詞如下: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瀟瑟處。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一、彆著急,我們要先了解寫作背景

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關進了監獄一段時間,放出來之後(很多人營救他),他就被貶為了黃州團練副使。這是什麼官職不重要。重要的是,第一,蘇軾這次是死裡逃生;第二,蘇軾來到了偏遠的地方;第三,蘇軾這時候還是戴罪之身。這三點很重要。我們可以設身處地想一下,如果換成是自己遇到這樣的情況,會是什麼心情,什麼態度去面對?

二、從三個方面來談,我們從蘇軾這首詞中可以獲得什麼樣的人生財富?

蘇軾這首詞很好懂。下面我會結合詞中寫到的情況來談。


1、對待自然的態度

這首詞,有一段序,蘇軾在裡面說,這一次,他們幾個人出去玩,回來的路上趕上下雨了。怎麼辦?沒有雨傘,雨衣也沒有,躲雨的地方一時也找不到。大家都被淋成了落湯雞。其他人都覺得,哎呀,太慘了,太狼狽了。但是蘇軾說,“餘獨不覺”。什麼意思?意思就是,沒事啊,下雨很好呀,很爽!

怎麼個爽法?“穿林打葉聲”,聽著雨滴落在樹葉上發出的滴答聲響,很爽!“吟嘯且徐行”,慢慢走,一邊走,邊吹口哨,唱歌,很爽!“竹杖芒鞋”,拄著竹帳,穿著芒鞋,也很爽!

這就是蘇軾對待自然的態度。遇到什麼事情,不要慌,不要苛求什麼條件。有什麼就是什麼,有什麼就值得高興!就是要樂觀去面對。


2、對待社會的態度

前面介紹了,蘇軾這時候的處境怎麼樣?很險惡,很糟糕的。就像這下雨天沒帶雨傘一樣。面對這樣的大環境,要怎麼辦?一時半會改變不了,沒關係呀,豁達去面對嘛。蘇軾說,“誰怕”?反正他不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他穿著蓑衣,在煙雨中逍遙前行,這就是他面對社會的態度。

大的環境,大的情勢暫時無力改變,那就豁達去面對。別生氣,別怨憤,別怨天怨地的。再怎麼抱怨,老天爺也不會幫你。最後能幫你的,只有你自己。


3、對待自己的態度

這首詞的下闋,就是第二段,可以歸納為就是蘇軾對待自己的態度之後的結果。非常棒,有沒有?當你面對自然的時候,能夠從容淡定,不慌不忙;面對社會的時候,能夠豁達大度,不怨不恨。那麼,你也就學會如何面對自己。

就是要堅持住。挺住,意味著一切。這是詩人里爾克說的。詞的下闋,就寫:雖然下著雨,雖然天氣還有點陰冷。但是堅持下來,走過了這段路之後,怎麼樣?太陽出來啦!天晴啦!這就是我們的人生。在歷經了艱難險阻之後,我們只要能堅持自己內心的理想和追求,那麼,總會有風雨過後見彩虹的時刻!“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就是我們堅持自己內心之後的勝利!

加油吧!我是小阿蠻,雖然我認真寫這篇回答,看的人可能不會太多,同意的也不會太多,但是我淡定去面對,我不抱怨,我就堅持自己的信念來做這件是事情。至於結果,將來會證明的!

和我一起加油前行吧~~~~~~



小阿蠻


這是我本人非常喜歡的一首詞,也是接觸比較早的一首。

寫作背景

這是蘇軾被貶黃州的第三年春天寫的。從京城到偏遠的地方,官職俸祿形同虛設,一家人的生活都成了問題。這時的蘇軾已經從烏臺詩案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從定惠院白天不敢出門的夜間驚鴻變成了那個隨性自在,安步當車的東坡農夫。東坡那塊地的收成並不好,不是大旱就是大澇。家裡的人又多,蘇東坡打算去沙湖買塊地,那邊的土地相對比較肥沃。結果因為種種原因,買賣沒有成功。這首《定風波》就寫的是從沙湖歸來,途中遇雨的事請。

▍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 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全文解釋

三月七日,從沙湖回來的路上下起了雨。由於僕人拿著雨具走了,同行的朋友都被淋得很狼狽,唯獨我不覺得。沒多久,天氣放晴了,我寫下了這首詞。

《定風波》

不要聽路旁雨點滴打樹葉的聲音,不妨吟起歌,高唱著,就這樣穿著草鞋,拄著竹杖,慢慢走著,不是比騎馬還輕快嗎?就算一生都要面對這樣的風雨,那有什麼可怕的呢?

料峭的春風吹醒了我的酒意,我感到有點冷,這時候正好山頭那邊有陽光照過來。我回頭看向來時的路,沒有下雨時留下的驚慌,也沒有天霽時帶來的歡喜。

價值及意義

這首詞之所以千百年來深受大家喜歡,有三點是跟讀者的內心達成共鳴的:

  • 首先是因為它附有滿滿的正能量。這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不是打了雞血似的狂熱奮發,而是身經百戰,飽嘗甘苦後的寵辱不驚。大風大浪見的多了,怎麼會把這種斜風細雨放在眼裡呢!
  • 然後它給我們一種狹路相逢的勇氣。生活道路上,風雨波折避不可免,畏畏縮縮,只會徒增狼狽,還不如迎頭趕上,直接面對,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
  • 最後它以一種昇華的格調告訴我們人生不該被外物打擾。難道下雨的時候,我就應該憂心難過嗎?難道晴朗的時候,我就應該歡欣雀躍嗎?蘇軾以一件平常的事情入手,寥寥數筆,風雨與斜照之間,告訴我們人生應該怎樣過,平實中露著淡淡的禪機。這是典型的蘇詞詞風,獨此一家,別無分店。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寫道:“有我之境 ,以我觀物 ,故物皆蓍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 ,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

這不是對蘇東坡“也無風雨也無晴”最好的評價嗎?不管是吹林打葉,還是春風斜照,東坡心如止水,不起波瀾。高大上的無我之境,在這首《定風波》裡也不過爾爾。

從道中遇雨這件事情來看,避雨是人的本能,是正常表現。蘇軾異於常人,在風雨中,拄著竹杖,穿著草鞋,閒庭信步。這也說明蘇軾的心中,對自己目前的遭遇並不甘心。他不跟親人發火,不跟朋友難堪,跟老天爺賭賭氣卻無可厚非。他好像在說:我都已經這樣了,你這點雨我會在乎嗎?不管他在不在乎,這場雨之後,便得了左臂腫痛的毛病。恰恰以此結識了啞巴名醫魏安常。

蘇軾病好以後,兩人同遊至清泉寺。寺中泉水據說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洗筆之處,泉水清冽,下臨蘭溪,溪水西流,兩旁長滿蘭草,景色十分幽美。蘇東坡觸景生情,信口而歌: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口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浣溪沙》

詞的上片寫景,描寫蘭溪靜謐優雅的自然環境;下篇抒懷,表達詩人樂觀積極的精神。水向東流,永不西歸,時光流逝,永不再回。站在清泉寺前,面對這少見的西去的流水,蘇軾突發奇想:水可以倒流,難道人生就不能從白髮老年重新恢復到青春少年嗎?白居易“黃雞催曉”“白日催年”的詩句,一味悲嘆容顏易老,時光飛逝,豈不是太消沉了嗎?全詞清新活潑,生氣盎然。

看,這就是蘇東坡!休將白髮唱黃雞!他的身體裡總有一團炙熱的能量,一股清奇的思緒,醞釀著感人向上的文字,歷經千古,餘溫化人!

我們喜歡蘇東坡,不僅僅在於字裡行間,而是那種平靜,淡泊,隨性,引人向上的精神。


太尉讀書


說到蘇軾的《定風波》,我第一印象想起的就是《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這首詞,同一首詞,不同的人讀來,便有不一樣的體會,下面我將和大家一起分享我讀蘇軾的一點感悟。


最早接觸到蘇軾的這首詞是讀高中的時候,初讀時只覺得蘇軾可謂真是超然物外,對於生活中的挫折,也能笑然面對,榮辱不驚,不計得失,也一直保持著自己的一份樂觀。


後來到臨近高考,有時考試順利,有時考試失利,這段時間的自己像極了在官場沉浮的蘇軾,考好了自不必說,考差了心裡也是一陣失落,再讀這首詞時,也能更加明白詞中的深意了。

人生有成功也會有失敗,不因成功而沾沾自喜,不因失敗而自我放棄,對面得與失,都要泰然處之,這樣內心才不會有太多的執念,生活也不至於過得太艱難。


時隔多年,我也不再是當年那個因為一次考試而會被左右自己心情的學生了,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自己也能給予一種更樂觀的心態,一次不行還有第二次,二次不行也有第三次,第三次還不行那就換個方向,畢竟這人間,值得的東西還有很多!


在《經典詠流傳》節目中,著名歌手黃綺珊曾經將《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改編為歌曲《定風波》,十分好聽,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下載,一起聆聽蘇軾留給我們的人間至美!


下面我想和大家再來重溫蘇軾這首詞的的內容以及蘇軾饋贈給我們的樂觀心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此詞為詞人醉酒回家遇雨抒懷之作。詞人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


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表現出雨驟風狂;“何妨吟嘯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詞人在雨中照常慢悠悠地走著。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態,當然是騎馬勝過竹杖芒鞋,但是蘇軾卻說:“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這裡當然不是寫實,而是繼續寫自己當時的心態。


當自己擁有平靜悠閒的心態時,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濘之中,也勝過騎馬揚鞭疾馳而去。這裡還隱含了兩種生活的對比,一種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種是肥馬輕裘的貴族生活。在歷經了政治上的風風雨雨後,蘇軾越來越認同這種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


竹杖芒鞋行走在風雨中,本是一種艱辛的生活,而蘇軾卻走得那麼瀟灑、悠閒。對於這種生活,他進一步激勵自己:“誰怕?”意思是說,我不怕這種艱辛和磨難。


“一蓑煙雨”是說他現在全身都在風吹雨打之中,也象徵著詞人人生的風雨、政治的風雨,而“任平生”,是說一生任憑風吹雨打,而始終那樣的從容、鎮定、達觀。

蘇軾在政治上不斷地受到打擊,一貶再貶,晚年最後流放到了蠻荒之地海南島,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終沒有被打敗,始終保持一顆鮮活靈動的心。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這裡描繪了一個有趣而又充滿哲理的畫面:一邊是料峭春風,蘇軾感到絲絲的冷意;一邊是山頭斜照,蘇軾感到些些的暖意。


人生不就是這樣嗎,在寒冷中有溫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憂患中有喜悅。當你對人生有了了悟之後,就不會永遠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就會在微冷的醒覺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線希望。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歸去之後,看剛才颳風下雨的地方,哪裡有什麼雨,哪裡有什麼晴。所謂風雨,所謂晴,不過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

在佛教看來,“萬法惟心所現”,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的。如果心靜,世界自然清靜。其實世界萬物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我們有了分別心才有了世界萬象。


如果我們內心進入到了無差別的境界,世界萬物哪有什麼分別呢?因此佛教勸人“無執”,一切都不要執著,不要被外物所繫縛。成功也好,失敗也好,都不要太在乎,所謂“寵辱不驚”。


當心靈進入了寧靜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風雨或陽光,哪有什麼區別呢?


所以蘇軾告訴我們:人既不要因風雨而擔驚受怕,也不要因陽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處之。



林憶南


公元1079年,蘇軾因被誣詩中“謗訕朝廷”遭彈劾下獄,陷入“烏臺詩案”,後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首《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就寫於被貶黃州的第三年。


我認為蘇軾這首膾炙人口的詞作,給我們留下三種財富與價值。


00 原詞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01 “貧賤不能移”的人格風骨


什麼是真正的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中有著名論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意思是,榮華富貴無法擾亂其心志,貧困卑賤的處境無法改變其堅強的意志,強權暴力的威脅無法使其屈服。在這三大標準中,“貧賤不能移”最為重要,而蘇軾的這首詞,正好表現出身處艱難困苦而永葆意志本色的風骨。


有人說蘇軾這首詞寫的是他的“白日夢”,確有道理。酒醉微燻,初春遇雨,痛快淋雨,本來小事一樁沒什麼可寫的,可蘇軾在暈暈乎乎中感覺這既是自然的風雨,也是人生、政治的風雨。但不管在哪一個層面,風霜雨雪晴露,皆為常態,不用怕,大不了“竹杖芒鞋”過一輩子平民生活也很逍遙自在。


“莫聽”、“何妨”、“誰怕?”,不僅帶有俏皮蔑視的味道,更有一種挑戰的色彩,含有人格傲立、精神不倒的硬漢氣質。正如海明威小說《老人與海》中名言:“一個人可以被消滅,但不能給打敗。”


“一蓑煙雨任平生”,這一句簡直就是蘇軾一生生活的寫照。由於始終的不妥協不屈服,由於滿肚皮的“不合時宜”,他在政治上不斷遭受打擊,一貶再貶,晚年乾脆給流放到了天涯海角蠻荒之地海南島。但在精神上始終不敗,始終保持著鮮活靈動的心態,最後回顧自己的一生,慨然總結為“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盡顯曠達豪放、孤傲超逸的人格風骨。


02 “風雨過後是彩虹”的從容樂觀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初春時節,外出遇雨,正巧沒帶雨具,淋溼衣衫,正感覺涼意微浸、寒戰欲發之時,卻抬頭望見明煌煌的太陽斜照過來,身上便有了一團暖意。


明面上寫的是一種常見的生活體驗,但由於前面的鋪敘和描寫,便輕鬆獲得一種人生哲理:在寒冷中有溫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憂患中有慰藉。人生不就是這樣充滿辯證法嗎?領悟了此意,我們就不會一味沉溺在人生挫折帶來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就不會只顧低頭添舐自己的傷口而感覺不到人間的溫情和希望。“山頭斜照卻相迎”,是對生活的一種積極觀照,是經歷磨難和打擊之後的靈魂昇華。


有句俗語“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讀蘇東坡”,說的就是蘇東坡的從容樂觀。這兩句意思是,如果你覺得生活很苦悶,不快樂,不妨去讀讀蘇東坡的詩詞,看看他風雨坎坷的一生,學學他是怎樣一次次化解悲苦走向樂觀曠達的。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蘇軾的一生起點很高,栽得很狠,但他比誰都會生活,比誰都活得灑脫。他一生經歷三次在朝、三次外任、三次被貶,還有兩任妻子都先他而逝等數不清的挫折悲傷,但他卻總能冷靜面對、調適心態、化解憂愁,從生活的低谷反彈,站在精神的制高領地,找到人生的快樂之道。


正如他說的:“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人間有味是清歡。”


03 “隨遇而安”的淡泊自適


佛說,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執於一念,將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於心間。


蘇軾從享譽文壇、名震汴京的太守,遭人誣陷、鋃鐺入獄,再由獄中之囚僥倖活命,變成了小小的團練副使,此等落差一般人定是無法接受,而被貶到黃州三年後的蘇軾,卻早已運用“放下執念”的佛家思想,使自己“處世超然達觀,來去隨遇而安”了。


這首《定風波》結尾的“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是整首詩最富含禪意哲理的點睛之筆,“蕭瑟處”可以解讀為曾幾乎置蘇軾於死地的險惡官場,蘇軾從風雨中頓悟到:自然界的雨晴既屬尋常,那麼人生中的榮辱得失又何必碎碎念念、耿耿於心呢?“歸去”,可理解成歸隱,也可理解成心靈的皈依,心靈進入了寧靜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風雨或陽光,哪有什麼區別呢?故他寫道“也無風雨也無晴”,只要處之泰然,就不會因風雨坎坷而擔驚受怕,也不會因陽光燦爛而欣喜若狂,這是人生的大境界、大超越。


總之,這首歡快流暢、意蘊無窮的詞作,於簡樸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警,表現出作者曠達超脫、淡泊從容的胸襟,寄寓著人格獨立、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讀這首詞,使我們對人生的榮辱浮沉、情感的喜樂哀愁有一番全新的認知和體悟,會趨向人格的高崇、心境的淡定,智慧的萌發。難怪林語堂先生如此評價:“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


竹茗煮雪


隔山打牛,就蘇軾的這首《定風波》擺出我的兩個觀點。

一,在承認蘇軾是我國最偉大詞人或者最偉大之一的前提下,我個人認為他是偽豪放派。

二,在不貶低蘇軾人品的前提下,以為他政治上沒太多遠見,甚至可以界定他是變法革新的阻攔者之一。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記事抒懷之詞作於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春,當時是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的第三個春天。——屬於政治逆境中的一首作品。這首詞中有兩句關鍵句“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從表象上看,是人生困難處見道家之曠達。

然而,人生逆境,所謂“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實質是蕭瑟感十足、老氣橫秋的句子。往深一點,就是“隨波逐流”,整體格調是“平”的,而非積極向上的。再看其尊為豪放代表作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這首詞,前面確實豪氣十足,但“大江東去”起吊,卻以“人生如夢”結句,那麼所謂豪放,已經失了依據。或者其還有“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的喟嘆。不消說同代的辛棄疾激戰沙場,其詞壯懷激烈:“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就連李清照亦有“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的真豪放之作。陸游的“鐵馬冰河入夢來”這種情結,在蘇軾詩詞中亦是沒有的。

在其時,大宋整體習氣相對綺媚的環境中,蘇軾沒有跳出“文人”的符號界定。同時期的王安石,或許藝術成就上低於東坡,但其敢於從小“文人”圈中跳出來,在政治遠見上明顯優蘇軾很多。

暮氣感的文人多了,或者說閨中閒愁裡翻滾的文人多了,那麼王安石的變法難度當然會大上十分。

拿開“大江東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兩詞,東坡餘下的詞更難見豪放了。

儘管蘇軾屬於偽豪放派,但仍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抹去的文化符號,藝術的價值,並不以豪放與否來界定,藝術的悲劇性,反而會使藝術品升值。


小豬非豬


題主說的定風波應該是“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翻譯為白話文是這樣的: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僕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麼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

不要害怕樹林中風雨的聲音,何妨放開喉嚨吟唱從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輕便勝過騎馬,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麼可怕?披一蓑衣任憑湖海中度平生。料峭的春風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頭上斜陽已露出了笑臉,回首來程風雨瀟瀟的情景,歸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

整首詩表達的是詩人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

這首記事抒懷之詞作於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春,當時是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的第三個春天。詞人與朋友春日出遊,風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狽,詞人卻毫不在乎,泰然處之,吟詠自若,緩步而行。

蘇軾(1037~1101)

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公元1080年(元豐三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諡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於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豔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有《東坡七集》《東坡詞》等。

元豐二年(1079年),四十三歲的蘇軾被調為湖州知州。上任後,他即給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表》,這本是例行公事,但蘇軾是詩人,筆端常帶感情,即使官樣文章,也忘不了加上點個人色彩,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些話被新黨利用,說他“愚弄朝,妄自尊大”、“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又諷刺政府,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謂死有餘辜。他們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

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個月的蘇軾被御史臺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烏臺,即御史臺,因其上植柏樹,終年棲息烏鴉,故稱烏臺)。

烏臺詩案這一巨大打擊成為蘇軾一生的轉折點。新黨們非要置蘇軾於死地不可,救援活動也在朝野同時展開。不但與蘇軾政見相同的許多元老紛紛上書,連一些變法派的有識之士也勸諫神宗不要殺蘇軾。王安石當時退休金陵,也上書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這場詩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決”,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受當地官員監視。蘇軾下獄一百零三日,險遭殺身之禍。幸虧宋太祖趙匡胤時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他才算躲過一劫。

至此之後,蘇軾心生歸隱之意,雖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夢,但並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脫,始終保持著頑強樂觀的信念和超然自適的人生態度。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就是其人心的寫照。


鬼谷書生


蘇軾的《定風波》告訴我們,遇到困難時內心要強大,人生道路上沒有風雨陰晴,一切都是命運的饋贈,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1、蘇軾的人生中遇到的最大問題

蘇軾與人為善,對世道的險惡沒有深刻的認識,所以才會在詩中表達對王安石變法的不滿。結果,發生了“烏臺詩案”,他九死一生最終被貶黃州。宋哲宗親政時,極力打擊舊派,他被先貶惠州,後貶儋州。三次被貶,累計長達十二年。可見,蘇軾一生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對待貶謫。

初到黃州時,蘇軾心中充滿了不安和委屈,因此才寫下了《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而《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蘇軾。

2、一蓑煙雨任平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大意是,即使披著蓑衣在風雨中度過一生,自己也會泰然處之。這是蘇軾在“烏臺詩案”後的精神昇華。蘇軾的詩詞中,用到“平生”的還有,《自題金山畫像》中的“問爾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的“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每一處,都能讓我們看到蘇軾面對困境時的強大內心。他能把得失、榮辱、生死置之度外,其曠達的人生觀顯現的淋漓盡致。

3、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是蘇軾在雨後的體會,也是他在精神上的再次昇華,前邊寫的是不怕風雨,現在是無所謂風雨。在蘇軾眼裡,人生已經沒有了風雨和晴天的區別,一切都應該順其自然,一切都是命運的饋贈。蘇軾能夠看到歷史上盛衰興亡的變化,當把個人的悲哀放到歷史中去看時,就不是一個人在負擔這種悲哀了。不必因為悽風苦雨而苦惱,因為這悽風苦雨終究有停的時候。

綜合來看,蘇軾的《定風波》告訴我們,遇到困難時內心要強大,人生道路上沒有風雨陰晴,一切都是命運的饋贈!

關注梅鶴讀書,一起讀出不一樣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