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的“三個半分鐘,救命一杯水”

有句話“睡前一杯水,不勞醫生腿”,你知道為什麼這麼說嗎?

我們睡覺的時候,身體的各個器官也在休息:心跳減慢、血壓變低、血流變慢等。血流變慢,血液中的脂質、血細胞等就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把血管堵了,發生心梗腦梗。而且夜間喝水少,通過出汗、呼吸、皮膚跑掉的水分又得不到補充,血液就會變得更粘稠,容易形成血栓引起心梗腦梗。而三高患者本來就血液粘稠,如果夜間再缺水,那心梗腦梗的風險就更大。如果我們在睡前、半夜起夜和起床時喝一杯水,就能使血液中的水分增加,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預防血栓,防止心梗腦梗的發生。

高血壓患者的“三個半分鐘,救命一杯水”


清晨被稱為三高患者的“魔鬼時間”,除了與血液粘稠有關外,還與起床不注意有一定關係。清晨是人從睡眠狀態變成運動狀態的交替階段,也是交感神經從抑制狀態到興奮狀態的過渡時期,這個交替不宜太快,否則加重大腦、心臟缺血,誘發心腦血管病。蹲的時間長了猛地站起來時,會頭暈、眼前發黑,道理也一樣。那該怎麼辦呢?一個簡單的小動作就能避免這些問題,這就是“三個半分鐘”。就是醒來後不要著急起身,先躺半分,再半臥位在床頭上靠半分,然後在床沿上坐半分鐘,最後再下床。請大家記住“三個半分鐘、救命一杯水”喲!

高血壓患者的“三個半分鐘,救命一杯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