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株洲供電公司:“電小二”為疫後早糧穩產保駕護航

紅網時刻株洲4月14日訊(通訊員 王瀚輝)4月12日一大早,國網株洲淥口區供電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王十萬供電所網格經理馬青球和同事,來到古嶽峰鎮翟家村,安裝臨時抽水電錶。

萬物吐新芽,人間盡芳菲。新翻的泥土氣息瀰漫田壟,春的腳步在鄉親們忙碌的身影裡變得格外生動,田野到處洋溢著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這裡,有140多畝水田,就靠這些電錶供電了。”鄉親們告訴供電工作人員。往常,為了田間抽水,鄉親們要從幾十米外的電杆上,採取“地爬線”掛鉤方式為水泵接入電源,既不安全,也不方便。

閒談間,供電工作人員熟練地將電錶固定在電杆上,再將導線接入電錶進入端。他們一邊安裝,一邊為鄉親們講解電錶使用方法。“現在,只要接上插座,合上刀閘,就可以用電,安全又方便。”

作為水稻主產區,株洲淥口區水稻種植面積達20多萬畝。當下,正值全區各級政府和鄉親們備耕備種關鍵時期,田間抽水用電需求日漸旺盛。該公司迅速籌措1000塊電錶,24小時響應鄉親們的用電需求,零投資,零審批,零上門,開通綠色通道,確保“實時受理,次日受電”。

春陽和煦。供電工作人員腳步匆匆。中午1點多,5塊臨時抽水電錶安裝完畢。據悉,為護航早糧穩產,該公司多措並舉,全力確保田間用電“有得用、用得好、用得安全”。

進入3月下旬,該公司組織86名網格經理對全區正在運行的2687塊臨時抽水電錶進行全面檢查,排除故障38起,確保“在用能用,用則好用”。同時,組織全面排查漏保、導線、配電臺架等安全隱患,更換故障漏保21臺,消除對地安全距離不夠隱患12處,確保“人畜無恙,安全可用”。在農村臺區,開展全面砍青掃障,完成231個臺區6000多處樹竹隱患清除,確保“電網穩定,要供盡供”。

“幾乎沒有休息,我們的工作就是每天在田間地頭保障供電。”馬青球說,供好電,服好務,就是為疫後早糧穩產做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