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我們到底應該談“商業”,還是談“管理”?

近十幾年來,每一屆人大MBA項目,都是由焦叔斌教授講《管理學原理》開始。他在第一次課上,都會談到對“MBA”這三個字母的一個理解:M是Management,B是Business,A是Adminitrator。換句話說,他認為“管理”與“商業”是兩碼事,兩者的結合點在於,管理需要基於企業具體的商業模式,採用不同的管理手段,以保證商業的成功,而這一切需要管理者的努力。


具體的IT行業,與國外相對均衡不同,國內C端企業異常成功,也就反襯了國內B端企業的落寞。受此影響,國內出現了一種思潮,認為國內B端企業在商業模式上有問題,比如ERP公司,原因是“客戶1000億營收時給ERP公司的錢,和客戶3000億營收時給ERP公司的錢,並沒有多少差別,至少這個差別不是客戶業績從1000億提升到3000億這麼大”。因此,ERP企業應該將商業模式,從“賣產品”的模式,變為“分潤”模式,也就是通過交易筆數,或交易額收費。


以上觀點是否正確暫不討論,我們先看下ERP公司掙的到底是哪份錢?

人大商學院毛基業院長,有一個觀點“每一個管理問題,都有一個IT的解決方案”。可以說,ERP公司掙得就是,為企業提供這個“IT解決方案”的錢。


遺憾的是,國內的ERP公司,未能很好的向客戶提供這個解決“管理問題”的“IT解決方案”。比如,國內預算管理系統,無不止步於預算編制和彙總,對於“管理”提升更有幫助的預測、規劃、預警、分析等功能,均未很好的滿足客戶需求。這一點,從國外同類軟件在國內的經營情況就可以看出。


回到上面談的商業模式,從全球來看,其實“分潤”模式在IT行業,不是什麼新鮮事物。

美國航空與IBM,早在1960年就共同研發了“Semi-Automated Business Research Environment”系統(簡稱Sabre),用於航空公司機票的銷售,後來演變為今天世界GDS系統(GDS供應商,都是以機票張數、價格來向航空公司分潤的)三大供應商之一的Sabre公司。其2019年報顯示,Sabre在65個國家/地區,以9500+人,做到39.75億美元營收,1.63億美元淨利潤。不知道,這個經營成果,大家都能從哪個角度能對比出,Sabre相對SAP、Oracle、微軟、西門子這些賣產品公司更優的地方。如果,大家有興趣,也可以找另外兩家GDS公司的經營數據進行對比。也可以研究其他分潤型IT公司。

這裡不是說Sabre公司不夠優秀,只是想表達,“分潤”模式並不一定優於“賣產品”模式。


可能“商業模式是什麼?“,對於ERP公司沒那麼重要。就是討論商業模式,也應該是討論客戶的商業模式,以及在這個商業模式下可能需要什麼樣的IT解決方案。


當國內ERP公司在抱怨自身業績時,是否想過:

華為、中興這些最具競爭力的中國企業,在達到現在的管理水平的過程中,花去了多少IT預算?

如果這些預算流向了國內ERP公司,這些公司會是什麼樣的業績水平?

對於未來的”華為、中興“,國內ERP公司是否做好了準備?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ERP是指企業資源管理,所以本文中,提到的ERP公司,是指生產各種管理用軟件的公司,即包括了用友、金蝶、浪潮之類,也包括了其他專業軟件如HR、OA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