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擊”開會+債券展期一年 海航集團這波操作引質疑

4月14日晚,海航集團“突擊”召開債券持有人會議,並提出議案要求將“13海航債”展期一年兌付。這一做法引發投資者不滿,大家紛紛質疑會議召集程序是否有效、議案表決是否合法等。海航集團於15日凌晨刊發致歉信。

昨晚,海航集團發佈公告稱,“13海航債”2020年第一次債券持有人會議通過了該期債券本息遞延一年支付的議案。

“突擊”開會 引債券持有人質疑

15日晚間,海航集團發佈的《關於2013年海航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債券2020年第一次債券持有人會議決議的公告》顯示,會議通過了兩項議案。

其中一項是豁免發行人未按相關規定召集會議的相關法律責任以及修改表決方式,市場人士認為,此項議案的主要目的是確保本次債券持有人會議合法有效。另一項議案則是“13海航債”本息遞延一年支付,遞延期間,遞延的本金按基準利率計息、遞延的利息不計複利。

公告顯示,同意上述兩項議案的“13海航債”持有人(包括持有人代理人)共計3名,合計持有“13海航債”面值總額3.45億元,佔出席該會議的債券持有人所持有效表決權的98.26%;反對29名,棄權票0張。

令市場一片譁然的是,海航集團在“13海航債”到期前一夜“突擊”召開持有人會議。

據瞭解,4月14日晚間18:30,債券持有人收到來自海航集團的郵件,郵件稱將於當日20點召開持有人會議,持有人需在19點前(即半小時內)完成參會登記,發送加蓋公章的法定代表人本人身份證複印件、持有該期債券的證券賬戶卡複印件等諸多材料。

據瞭解,在隨後的持有人會議中,持有人對本次會議的召集程序是否有效、針對兩項議案的表決是否具有合法性等問題提出質疑。

本次風波中涉及的“13海航債”是一隻AAA級公募債,發行於2013年4月15日,發行規模為11.5億元,期限為7(5+2)年,票面利率(當期)7.1%。該債券在2018年4月經持有人行使回售權後,目前債券餘額為3.9億元。據瞭解,截至4月9日,“13海航債”在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的規模均為1.95億元。

海航連夜發致歉信 市場不買賬

眾多投資者的不滿情緒被引發後,海航集團連夜發佈一封致歉信。於15日凌晨刊發在海航集團公眾號上的道歉信中解釋稱:“因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集團航空、旅遊、酒店、商業等相關主營業務經營受到很大影響,雖然多措並舉全力推進復工復產,但短期內經營難以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現金流壓力巨大。”

海航集團表示,由於投資人數量較多,會議通知和準備工作存在一定不足,使得會議程序較為倉促。在此,向全體投資人深表歉意。

但市場對此並不買賬。“突擊”開會之後,市場昨日用腳投票,“13海航債”的兄弟債券“15海航債”在開盤後大跌超過23%,一度下挫36%,兩度臨時停牌,不過收盤跌幅收窄至25.75%。統計來看,全天成交86筆,金額324.09萬元。

根據統計,除了“13海航債”,目前海航未到期的債券存量還有7只,規模140億元,分別是19海航01、19海航02、19海航03、19海航04、16海航可續期債01、16海航可續期債02、15海航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