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1獎金這麼發到手不吃虧,工資和年終獎個稅最優納稅籌劃


2019-2021獎金這麼發到手不吃虧,工資和年終獎個稅最優納稅籌劃
/
/
/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018 年 12 月 27 日聯合發佈 的《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 ( 財稅〔2018〕164 號)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稅發 〔2005〕9 號規定的,在 2021 年 12 月 31 日前,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 12 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 = 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 × 適用稅率 - 速算扣除數。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併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該通知明確了2019年、2020年、2021年3個年度內,納稅人還擁有將年終獎併入綜合所得納稅或者作為全年一次性獎金納稅的選擇權,給企業合法納稅、依法節稅提供了一定的籌劃空間。

2019-2021獎金這麼發到手不吃虧,工資和年終獎個稅最優納稅籌劃
/
/
/

財稅〔2018〕164 號文給了大家獎金納稅的選擇權,小夥伴們就要好好利用,會計俠通過計算,歸納出獎金單獨計稅政策保留期間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一定的情況下,如何將“工資”和 “年終獎”兩部分合理分配,實現稅後收入最多。

年度工資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稅前工資)-累計免稅收入-累計基本減除費用(5000/月)-累計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等6項)-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2019-2021獎金這麼發到手不吃虧,工資和年終獎個稅最優納稅籌劃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
/
/

假設已知年度總應納稅所得額 ( 年度工資應納稅所得額+一次性獎金) 為a,一次性獎金為x,

當a∈ ( 0,72000],滿足x ∈ ( 0,36000]且a-x ∈ ( 0,36000]即可保證稅後收入最高。

下一個稅率節點,36000和144000組合,當a∈ ( 72000,180000]時,最佳納稅籌劃為: 工資應納稅所得額分配a-x元,一次性獎金分配36000 元,全年應納稅額 = ( a - 36000) × 10% - 2520 + 36000 × 3% = 0.1a- 5040,總稅負小於10%。

再下一個稅率節點,144000和144000組合,a∈ ( 180000,288000],當 a = 180000 時,根據上個節點計算,最佳納稅籌劃為: 工資應納稅所得額分配144000元,一次性獎金分配36000 元。當180000<a<=288000時,若 a -180000 用於發放工資,則全年應納稅額 = ( a -180000 + 144000) × 20% - 16920 + 36000 × 3% = 0. 2a - 23040;

若 a - 180000 用於發年終獎,則全年應納稅額 = ( a - 180000 + 36000 ) × 10% - 210 + 144000 × 10% - 2520 = 0. 1a - 2730;

0. 2a - 23040 = 0. 1a - 2730,可以求出a = 203100,當a∈ ( 180000,203100]時,0. 2a - 23040 <= 0. 1a - 2730,一次性獎金仍應分配36000 元,可以保證稅後收入最高,203100為一個轉折點,a∈ (203100,288000],(a -180000)部分收入應作為一次性獎金髮放。

同理可推導出所有轉折點,推導過程較為繁瑣,會計俠不再一一列出,直接上結果表:

2019-2021獎金這麼發到手不吃虧,工資和年終獎個稅最優納稅籌劃

個人所得稅獎金和工資籌劃表

/
/
/

部分小夥伴看錶可能還不太明白,下面會計俠舉個栗子幫助小夥伴們理解:

2019-2021獎金這麼發到手不吃虧,工資和年終獎個稅最優納稅籌劃
/
/
/

假設小明排除萬難從學校畢業後成為了一名老師,稅前月收入為1萬元,享受贍養老人扣除12000元每年。19年12月份經學校考核,小明表現優秀,準備發放年終獎6萬元,小明未看到此文,學校未將小明的年終獎單獨計稅,而是併入年度綜合所得計稅,則小明的全年納稅情況如下:

2019-2021獎金這麼發到手不吃虧,工資和年終獎個稅最優納稅籌劃

小明稅前收入180000,全年納稅5616

/
/
/

如果小明還是看了一些文章,知道一次性獎金可以單獨計稅,向學校要求將獎金單獨計稅,不併入綜合所得計稅,則小明的全年納稅情況如下:

2019-2021獎金這麼發到手不吃虧,工資和年終獎個稅最優納稅籌劃

小明稅前收入180000,全年納稅6430.8

/
/
/

一看之下啊校長很高興,校長為什麼高興呢,因為小明比之前還多繳了814.8元的稅,校長對小明說,就你懂得多,就按你的要求發了啊。

小明鬱悶啊,幸好看到了會計俠的文章,小明計算得到自己年度總應納稅所得額=年度工資應納稅所得額+一次性獎金=21360+60000=81360,對照會計俠文中的個人所得稅獎金和工資籌劃表,得知年度總應納稅所得額為81360時,對應的最優年終獎發放額為36000,而不是60000,小明如果按36000發放年終獎並單獨計稅,剩餘24000獎金額度作為12月補發工資計入年度綜合所得計稅,則小明的全年納稅情況如下:

2019-2021獎金這麼發到手不吃虧,工資和年終獎個稅最優納稅籌劃

小明稅前收入180000,全年納稅3096

/
/
/

這回一看之下啊,小明很高興,小明為什麼高興呢,因為相比上一個方案啊,妥妥的省了一半多的稅,小明心心念的P20 pro都省出來了。小明興沖沖的拿著方案去找校長,沒想到啊出師不利,校長臉一黑說,學校是你開的啊,你想咋發就咋發啊,滾出去!

小明心頭一緊,幸虧早有準備,臉上使勁擠出個笑容說,校長您看,您收入是我的兩倍獎金是我的三倍,按這個方法您可以省出16128,妥妥的一部250G的iPhone 12 max plus啊。

2019-2021獎金這麼發到手不吃虧,工資和年終獎個稅最優納稅籌劃

校長稅前收入420000,全年納稅43542

/
/
/


2019-2021獎金這麼發到手不吃虧,工資和年終獎個稅最優納稅籌劃

校長稅前收入420000,全年納稅27414

/
/
/


2019-2021獎金這麼發到手不吃虧,工資和年終獎個稅最優納稅籌劃
/
/
/

此時校長眉頭浮現出一絲不易察覺的舒展,厲聲說到,我是在乎那一部手機錢的人嗎,這樣吧,你先回去,我回頭跟財務說一下做個調整,主要是照顧你們這些年輕人吶。聽到這裡,小明的臉上也浮現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闊步離開,深藏功與名。

元旦後上班,小明看到校長用上了閃亮的土豪金iPhone 12 max plus。

【全劇終】

2019-2021獎金這麼發到手不吃虧,工資和年終獎個稅最優納稅籌劃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