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8歲高考得760分的陶哲軒,智商超過愛因斯坦,如今怎麼樣了?

“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躍、心靈的勤奮:這就是天才。”一個人從打上天才這個標籤開始,就和常人有了差別,只要有一面的突出,就能讓他從小鶴立雞群。

但“傷仲永”的例子實在不鮮見,後天沒能跟上完善的教育,孩子再高的天賦都會被磨平。澳籍華裔神童陶哲軒八歲高考就有了760分的好成績,智商測試甚至超過了愛因斯坦,他就像是數學界的“莫扎特”,超群的能力讓人歎服,不知道他現在的生活怎麼樣了?

當年8歲高考得760分的陶哲軒,智商超過愛因斯坦,如今怎麼樣了?

被髮掘潛力的幼年

1975年的澳大利亞阿德萊德,陶哲軒出生了,他的父母都是畢業於香港大學的高材生,全家在1972年就移民到澳大利亞了。

父親陶象國是一名優秀的兒科醫生,母親梁惠蘭是物理和數學專業的研究員,曾經在中學專授數學,就是這樣出色的家庭,給予了陶哲軒過人的智商,才得以早早發掘他的天賦,進行系統的培養。

在他兩歲時,別的孩子還在吃著糖果,陶哲軒就已經跟著父母開始學算數,這很快就讓做兒科的父親發現了他的與眾不同,三歲時的他就能夠獨立地用洗滌劑在玻璃上進行演算了。

一個個關於神童的事蹟在父母腦海裡飄蕩,他們暢想著自己甚至能培養出一個最小的大學生,甚至博士生,倆人商討後,一致決定將三歲半陶哲軒送入一所私立小學。

但年幼的陶哲軒與周圍的同學差異過大,他並不能很好地適應小學的教學環境與社交,處於不安狀態下的陶哲軒總是哭鬧,而且陶哲軒只是對數字格外敏感,在其他成績上的表現卻是一塌糊塗。

父親陶象國很快意識到這樣的模式是很不利於兒子的成長的,他決定放慢陶哲軒的腳步,不以打造陶哲軒為天才明星兒童為目標。

當年8歲高考得760分的陶哲軒,智商超過愛因斯坦,如今怎麼樣了?

夫妻倆都想要在不斷開發陶哲軒數學潛能的同時,也能與同齡孩子一樣發展好人文知識,無論是社交還是情商等方面都不能因噎廢食,需要格外的引導與訓練,陶哲軒是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成為一個出色的人。

這樣明智的家庭教育,讓陶哲軒受益匪淺,人生的道路有著重要的轉折。反觀國內那些小時候出彩的神童,諸如寧鉑、謝彥波、干政,他們一直被成年人期待的眼光注視著,被他們無形的手推著走,一路狂奔,後來都是過猶不及,有的精神不正常,有的出家做了僧人……就像是一場戲劇突變為了悲劇。

陶哲軒被送回幼兒園的一年半時間裡,全程由母親為他授課指導,順利完成了小學的數學課程,期間父母進行了對天才兒童教育的學習,還帶著陶哲軒加入了南澳大利亞天才兒童協會,在那裡,陶哲軒認識了跟他一樣聰慧的小孩子。

在自由寬鬆的學習氛圍下,陶哲軒毫無壓力地在數學上暢遊,即使沒有苛刻的引導,但他依舊向著令人驚喜的方向發展。

“開掛般”的學習路

陶哲軒以迅速,但不過於活躍的節奏通過了幼兒園、小學、中學……在每一所學校,父母都會事先和學校方面打好招呼,給陶哲軒安排好全面的教學課程和正常的校園活動,只要他願意,也可以進行任何一個高階的課程學習,按照自己的想法跳級讀書。

當年8歲高考得760分的陶哲軒,智商超過愛因斯坦,如今怎麼樣了?

5歲的陶哲軒進入一家公立小學,雖然是在二年級,但校方貼心地給他準備了靈活的教學,讓他接受的是五年級的課程。

7歲時,陶哲軒開始自學微積分,小學校長為了他說服了當地一所中學的管理,讓陶哲軒得以每天都能去該校聽課學習高年級的內容,他甚至自己出了一本書,是關於用Basic程序計算完全數。

8歲時,陶哲軒升入中學,他用了一年的時間去適應,大概花了三分之一的時間前往家附近的弗裡德斯大學旁聽學習數學和物理。當時他參加了SAT(美國高考)數學部分的測試,陶哲軒取得了760的高分(滿分800分),這個水平就已經遠超十七八歲的高中畢業生。

陶哲軒在四年裡三次參加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獲得了銅、銀、金的好成績。10歲時,他的論文收穫了數學家埃爾德什的好評,媒體的閃光燈一直圍繞著這個天才。

陶哲軒父母曾帶著他去見澳洲有名的天才兒童研究學者米那卡·格羅斯,這位專業人士也很驚歎於陶哲軒的智商,在詳細的分析後,甚至得出他完全有能力在12歲以前完成大學學業的結論,刷新澳大利亞的記錄。

但夫妻倆沒有輕易同意,為了一個輕飄飄的記錄,就去強迫孩子,絕不是明智的做法。他們將選擇權交到了陶哲軒自己手上,陶象國多次強調,只有給孩子在科學、哲學、藝術等多個方面打下穩妥的基礎,才能讓陶哲軒以更加成熟的姿態去投入數學的研究,而不會像是趕鴨子上架那樣被迫學習。

十四歲的陶哲軒終於在1989年邁入了大學校園,這已經算得上是他穩紮穩打的成就了,他在之前旁聽的弗裡德斯大學用兩年時間拿到了理科榮譽學士學位,又用一年完成了碩士學業。為了追求更高層次的數學研究,陶哲軒拿著數學家埃爾德什的親筆推薦信,打開了普林斯頓大學的大門。

這可以算是他人生的又一個轉折點,從人們口中津津樂道的神童,轉變成為專業的數學研究者、開創者,當他取得博士學位時,也不過21歲。24歲陶哲軒被加利福利亞大學聘為正教授,是該校最年輕的正教授。

當年8歲高考得760分的陶哲軒,智商超過愛因斯坦,如今怎麼樣了?

一般在數學領域,參加奧數的學生很少會和數學家打交道,甚至大部分成績顯著的數學家都不是奧數出身,而奧數冠軍在更高階段的數學研究裡也很難有姓名,可以說,比賽和研究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一個要求的是在短時間內有強大的爆發,另一個則是長久地累積才能有成果。

而就像陶哲軒導師,沃爾夫獎獲得者艾里亞斯·斯泰因教授對他的評價,陶哲軒是一個奇才,罕見地能同時在奧數和科研上游刃有餘地工作,簡直是百年難遇。

不斷研究的一生

2006年,陶哲軒獲得有數學界的菲爾茨獎,是澳大利亞第一位獲得此獎的人,世界上第二位華人,兩年後,他再次獲得艾倫沃特曼獎。這樣一位天才的數學家,智商高出常人,那肯定是意料之中的事,可是究竟有多高,實在令人好奇。

經過測試,陶哲軒IQ值達到230,超過了165的愛因斯坦。值得注意的是,在已測試人群中,超過100的人,也只不過二分之一。

當年8歲高考得760分的陶哲軒,智商超過愛因斯坦,如今怎麼樣了?

2009年,陶哲軒首次回到中國,擔任起一場比賽的主考官,並且在第二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的評審工作中,也是有所參與的,同年 12月21日,陶哲軒在清華大學做演講,國內的莘莘學子看見了這位年輕的數學家,都受到了無比的激勵。

陶哲軒研究有多個方向,調和分析、解析數論、偏微分方程、算數數論,以及一個工科偏門的照相機壓縮傳感原理,愈加深入,陶哲軒就愈加感受到數學的魅力,親手創造的感覺讓他無比沉迷。

他提出的數字壓縮成像技術在信息和圖像處理、醫療成像、模式識別、勘探、雷達通訊等多方面都有應用,帶來的後續成就也是顯著,美國《技術評論》雜誌在2007年,將其評為“十大突破性技術”。

21世紀初期,陶哲軒與本·格林一同破解並完善了“孿生質數”的相關猜想過程,運用質數級數印證了即使在無窮大的質數數列中,也能找到等差數列,這個研究成果讓數學界掀起了廣泛的討論。畢竟自從歐幾里得提出“孿生數列”以來,2300年裡,第一次有人能夠拿出可靠的證明。

2015年,陶哲軒再次宣佈證明了老師埃爾德什在1932年提出的“埃爾德什差異”,這個被擱置了80年之久問題,最終被他證明了。

當陶哲軒獲得“數學突破獎”,拿到300萬美金的獎金後,他選擇了將其捐給培養新一代人才的基金會。早年的他是一個冠有神童光環的天才,如今的他已經是一名純粹的數學家,以長久的毅力去破解歷史上的一個個難題,“努力、勇敢、熱愛與堅持,都比聰明更重要。”陶哲軒是這樣總結的。

當年8歲高考得760分的陶哲軒,智商超過愛因斯坦,如今怎麼樣了?

凡事經過他手下的學生,都能受到匪淺的啟發,陶哲軒很樂意與學生探討問題,沒有路徑,他也能找來各位厲害的學者參與項目,提供意見。謙和、思維敏捷、人脈廣泛是學生對他的評價。陶哲軒總會把自己的思考見解分享在WordPress上,讓無法進入UCLA的學生,也能接受最前沿的知識。

這個世界上已經擁有了足夠多的天才,但能夠做到陶哲軒這個程度的依舊是寥寥無幾,他坐擁著超過愛因斯坦的智商,依舊像一個健康生活的普通人。陶哲軒就向大眾展示瞭如何成長為一個不會墮於平庸的天才途徑,即使常人也值得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