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身邊的代表”,今朝開始上晚報!

“阿拉身邊的代表”,今朝開始上晚報!

“阿拉身邊的代表”,今朝開始上晚報!

開 欄 的 話

傾情奉獻,履職為民。從一條河道整治的民生到城市參與全球競爭的戰略佈局,人大代表時時在行動,併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增強市民對新時代上海人大工作的瞭解,深入呈現上海各級人大代表的履職事蹟、履職成果和履職風采,《新民晚報》今起推出“阿拉身邊的代表”專欄

“阿拉身邊的代表”,今朝開始上晚報!
“阿拉身邊的代表”,今朝開始上晚報!

《新民晚報》4月15日頭版導讀

第一期

當代表,收穫的是“沉甸甸的喜悅”

“阿拉身邊的代表”,今朝開始上晚報!

《新民晚報》4月15日第五版報道

“懸空老人”下樓難怎麼解決?老房加裝電梯的瓶頸究竟在哪?2018年1月27日,上海下著罕見的大雪。延安西路150弄的華怡園小區來了一位特殊的訪客,他察看了3號樓、4號樓加裝電梯的情況,還和項目牽頭人、居民進行了深入交談。他就是上海市人大代表吳堅

在這一年的市人代會上,他提交了一份《為70歲以上居家老人改造住宅,推進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的建議》。自2015年以來,吳堅已經連續6年就這個問題提交書面意見。他還從法律專業角度為政策制定提供支持,促進了去年12月“加梯”新政的出臺。

“阿拉身邊的代表”,今朝開始上晚報!

上海市人大代表吳堅

“阿拉身邊的代表”,今朝開始上晚報!

一股“釘釘子的勁”

吳堅是段和段律師事務所主任、黨支部書記,從業27年的他曾榮獲全國優秀律師、東方大律師、司法部優秀黨員等稱號,從事的大多是重大涉外項目的法律服務,如代表上海處理與美國迪士尼公司的談判等。這樣一位“律政精英”,卻從未忽略身邊大大小小的民生問題。

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是老齡化社會一個普遍的民生難題。幾年來,吳堅走訪不同類型的老舊住宅小區,向居民、物業、居委瞭解情況,還去電梯廠家調研。在去年的市人代會會議期間,他又來到徐彙區田林九村的滑稽戲老藝術家童雙春家,瞭解這位85歲的老人期盼多年的加梯工程究竟卡在哪裡。

“阿拉身邊的代表”,今朝開始上晚報!

吳堅和胡曉麗兩位代表利用休息時間來到田林九村,瞭解童雙春(左一)家加裝電梯的需求

他提出的建議得到了市房管局等部門的重視,在去年的相關會議上,他以紮實的專業功底提出自己的觀點:無論是物權法還是上位法,要求本幢樓“無人反對”的審批前置條件都沒有法律依據。物權法中對於房屋維修、改造、運營的規定是“三分之二業主同意”,沒有“一票否決”的規定。業主行使權力,也必須按規則進行。

在聽取吳堅代表和其他專家的意見後,上海加裝電梯新規於去年12月出臺了,其中本幢樓同意率由原來的90%調整為三分之二,加裝電梯的門檻放寬了。儘管如此,吳堅依然沒有停止奔波,他呼籲把為老房加裝電梯列入市政府實事工程。“解決民生難題要有一股釘釘子的勁。”他說。

“阿拉身邊的代表”,今朝開始上晚報!

吳堅代表(左二)在華怡園小區查看即將竣工的電梯

“阿拉身邊的代表”,今朝開始上晚報!

一本密密麻麻的筆記本

參與地方立法,推進制度建設,也是市人大代表的重要職責。上海正在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作為業內專家的吳堅敏銳地感覺到,需要儘快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的制度供給。2018年下半年,他花了數月時間走訪中外創新型企業人,以及市知識產權局、法院、仲裁等單位。吳堅有一本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記著調研的內容和自己的研究。隨後,他提出了

上海儘快制定一部綜合性知識產權保護地方性法規的議案,在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上被列為正式立法議案。當前,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正積極推動相關立法進程。

今年上海兩會期間,吳堅收到了一封來信,來信人是位列入“千人計劃”的海歸人士,他因為遇到與公司的勞動關係糾紛而向吳堅代表求助。吳堅擠出時間接待了他。原來這位海歸回國入職幾年後,應有的待遇不僅沒有落實,還被公司辭退了。見面時,他情緒低落,憤憤不平。吳堅認真聽了他的情況後,從法律角度為他進行了分析,告訴他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鼓勵他振作起來。之後,吳堅還向相關部門反映了這一情況。最近,這位海歸來電,糾紛處理正在順利進行。

像這樣處理市民群眾的來信、來電,接待來訪,對吳堅來說,也是一個代表的分內事。平時,他還定期參加人大信訪工作,閱看信訪案例,從相似個案中發現共性問題,推動政府部門改進和完善工作。

“阿拉身邊的代表”,今朝開始上晚報!

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

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共有律師1200名,規模居上海第二,在全國有23個分所、海外6個分所。去年,吳堅以每月一次的節奏在國外出差,去年5月,他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主持開辦了律所分所。

本職工作這麼繁忙,如何兼顧代表履職?吳堅說,自己會把時間進行切分,保證有一部分時間用於代表履職工作。他有一張時間表,為人大常委會的會議、走訪調研等履職活動都留出了充分的時間。自從2013年當選市人大代表以來,他提出立法和監督議案11件、代表建議55件。他深知,代表是人民選出的,反映選民的訴求、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參與立法、監督工作,是責任,是義務,也是權力。所以,一定要用好這份人民賦予的權力,不能懈怠。

吳堅表示,當代表,需要專業能力,需要解難題的智慧,還要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有時候,很多問題並不容易解決,比如老房加裝電梯,但認準了就要堅持下去。而經過努力,看到一部部電梯裝起來了,甚至在一個小區有多部電梯同時開工,這時候就有一份“沉甸甸的喜悅”在心頭。

稿件來源:新民晚報

攝影:劉歆、陳炅瑋

“阿拉身邊的代表”,今朝開始上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