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丁氏八千卷樓——兵火戰亂中的文化守望

藏書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古籍的傳承意義重大,前面三篇文章已經分別介紹了清末四大藏書樓中的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聊城楊氏海源閣、歸安陸氏皕宋樓。今天我們接著聊一聊最後一個:錢塘丁氏八千卷樓。


錢塘丁氏八千卷樓——兵火戰亂中的文化守望

顧鎄所繪的《八千卷樓圖》


錢塘丁氏八千卷樓——兵火戰亂中的文化守望

八千卷樓


杭州丁氏八千卷樓始自丁國典(1770-1825)在杭州建造書樓,後經其子丁英(1804-1855),再傳至丁英之子丁申、丁丙兄弟,真正意義上的八千卷樓應該說是丁申、丁丙兄弟重建的,因為1861年太平軍第二次攻入杭州城時丁國典和丁英建下的八千卷樓毀於戰火,之後歷經二十餘年,丁氏兄弟又重建並擴大了藏書規模。詳細情況到底怎麼樣呢。下面我們依次介紹:

一、1861年前的八千卷樓

丁國典(1770-1825),國學生出身,官候選布政司裡問。丁國典以經營棉布業和錫箔業發家致富,家境富裕後以藏書為樂,尤喜治諸子百家。北宋時先祖丁顗曾藏書8 000卷,為發揚祖宗遺志,遂在杭州梅東里建造書樓,將藏書樓題名為“八千卷樓”。

其子丁英(1804-1855)繼承父志,不但勤於讀書,而且喜愛藏書。並且經商有方,家族典當業和錢莊業後來居上,因經商之便,往來於南北,也方便了對各地古書的收藏,加上經商富有財力,蒐購藏書數萬卷,其中不乏藏書名樓和學術名家散失流出的善本、抄本、稿本,還有宋元精本和珍本。致此,八千卷樓在其父藏書的基礎上更是日漸豐富,一時聞名遐邇。

可惜,1861年太平軍二次攻破杭州城,一場戰火,書與樓盡毀,丁氏八千卷樓損失殆盡,所剩無幾。


錢塘丁氏八千卷樓——兵火戰亂中的文化守望

丁國典畫像

二、1861年後的八千卷樓

丁英之子丁申、丁丙在戰後,痛心書樓被毀,勵精圖治、銳意訪求、積二十年之功,又重聚八萬卷藏書。八千卷樓被毀以後,丁氏兄弟一直反覆謀劃重建新樓,並且企望一舉超過舊樓,丁申、丁丙兄弟效仿文淵閣,精心設計了八千卷樓、後八千卷樓、小八千卷樓組合構成的新藏書樓群,外觀統一,功能分明。1888年,在近百畝家宅的後院動工興建和擴建了八千樓。


錢塘丁氏八千卷樓——兵火戰亂中的文化守望

杭州慶春路上丁氏兄弟塑像


八千卷樓主要收藏《四庫全書》中著錄的書及待補者一百餘部,並附有四庫附存的書一千五百餘種;

後八千卷樓所藏都是《四庫全書總目》所未收採者,數量達八千種,並有制藝、釋道及傳奇小說之書;

小八千卷樓主要收藏宋明精本、舊抄及著述稿本合計二千餘種。

根據其藏書,可以看出八千卷樓有幾個比較獨特的地方:

其一,多為《四庫》修書底本;

其二,還有日本、高麗等域外刊本,對了解這些地區的文化很有益處;

其三,收明人著作及浙江先人著作非常多;

他所收藏的明人著作和浙江藉先人著作均明顯多於同時代的其他私家藏書樓。

其四,藏書淵源廣,許多是經前代著名藏書家遞藏過的。自明以來有名的收藏家展轉流入丁氏的,少則一二,多則數十百種,比如:範氏天一閣、項氏萬卷堂、毛氏汲古閣、錢氏述古堂、黃氏士禮居、汪氏藝芸精舍、袁氏臥雪樓等。


錢塘丁氏八千卷樓——兵火戰亂中的文化守望

八千卷樓書目


1887年,丁申去世,丁丙仍不改其志,竭力訪求圖書文獻,直到1899年去世為止。綜觀丁丙從1862年到1899年,38年間,共收書18500多種,約30萬卷。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丁丙。


錢塘丁氏八千卷樓——兵火戰亂中的文化守望

丁丙畫像


客觀來講在丁氏二兄弟合力重建八千卷樓的整個過程中,丁丙功勞居功至偉。

丁丙視野開闊、善於思考、敢為人先,可以說能力超眾。在長兄丁申的全力支持下丁丙主持和主管整個家族的工商業、八千卷樓、對外交往的重要事宜和日常事務。可以說丁氏二兄弟的密切配合,攜手延續了家庭的榮光。

拋開丁丙工商業上的建樹不談,只說一下與文化事業相關的事蹟。

除重建八千卷樓外,他還參與重建、主持修復了文瀾閣《四庫全書》的全面抄補復原工程。杭州文瀾閣是收藏《四庫全書》的南三閣一,建成於1782年,同樣也是在太平軍第二次攻入杭州的1861年被損毀。


錢塘丁氏八千卷樓——兵火戰亂中的文化守望

文瀾閣

丁申、丁丙兩兄弟在店鋪購物時發現用來包裝的紙張竟是印有璽印的《四庫全書》,驚問之下,方知文瀾閣進駐了太平軍,下級士兵多為不識字之農夫,見滿屋書籍且無長官明令管束,竟用於燒飯引火或包裹東西之用,隨意拋棄。

見藏書可能毀於兵災,好書如命的丁氏兄弟便拿出家財、出動家人,還僱工每日沿街收購文瀾閣藏書,陸續送往安全之地妥善保存。歷時半年,竟然也從兵荒馬亂的時局搶回圖書8689冊,佔全部文瀾閣藏本的四分之一。

1880年,文瀾閣開工重建,丁丙通過各種渠道,尋找蒐購文瀾閣所藏《四庫全書》流失的原本和散頁,共9600本,並且無償移交杭州府學。從1881-1888年,丁丙更是親自主持和主管文瀾閣《四庫全書》的全面抄補復原工程。為此他不僅毫無保留地提供家藏底本和相關版本,而且還親自出面向天一閣皕宋樓、鐵琴銅劍、海源閣等各地藏書家、學者商借。他組織100多人的專業編校和繕寫隊伍,歷時七年終於完成了既設方案和目標。

可以說丁丙對藏書事業、中國文化古籍的保存做出了突出貢獻。


錢塘丁氏八千卷樓——兵火戰亂中的文化守望

丁丙藏書印


三、八千卷樓之藏書去向

丁丙去世後,家道敗落。其子孫在杭州開設裕通銀號,經營錢莊事務。其侄丁立誠主事,並在溫州設分號,擴大營業。1907年溫州分號虧損鉅萬,且負公債,官方責償,丁氏欲售藏書。當是日本人多方覬覦,希圖與陸心原皕宋樓之書,並歸日本。恰好此時兩江總督端方,在南京創設圖書館,聽說丁氏售書,事關國粹之保存,於是在1907年10月,派繆荃孫、陳慶年赴浙江,以7萬餘元購得八千卷樓藏書,同年11月運往南京,置於江南圖書館,後改名為江蘇省立國學書館。1952年1月,國學圖書館正式併入南京圖書館。也就是說,原八千卷樓藏書現都完好保存於南京圖書館中。


錢塘丁氏八千卷樓——兵火戰亂中的文化守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