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粘著你不會自己玩,家長及時“推一把”,能讓孩子更獨立

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經歷,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的時候就會變得特別黏人,有多黏人?簡直沒有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有的孩子明明自己在玩玩具,可是每一分鐘都會叫一聲媽媽來,讓媽媽目不轉睛的看著他玩。還有的時候,媽媽想出門買東西,那簡直無異於翻天,就像電視劇中上演的離別戲碼,不知道還一去天高任鳥飛了。有的時候,媽媽會覺得這種依賴和黏人挺讓人懷念的,但是真到了有事的時候,這種黏人也確實很招人煩。


孩子總粘著你不會自己玩,家長及時“推一把”,能讓孩子更獨立

那麼孩子為什麼不能自己玩一會,給家長一些空間呢?其實,這裡面有兩點原因。

1. 纏人對孩子心理對父母有依賴心的表現方式。孩子喜歡父母親,怎麼應該怎麼表達?要知道孩子的表達方式是十分匱乏的。那麼孩子只能用最原始,最本能也是最好用的一招:纏人。當孩子和爸爸媽媽要短暫分開的時候,孩子自然而然就會產生焦慮的心理狀態,而有效的緩解這種心理狀態最好的方法便是纏人,事實也證明了百試不爽。

2. 纏人表明了由於家長的過度保護導致孩子獨立能力很差。孩子在適當的年齡表現出纏人的特點是可以理解的,也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如果孩子特別黏人,什麼都不讓父母做,只能陪著他,那麼這就表現出了孩子很差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獨立能力。因為家長對孩子的過度保護,讓孩子逐漸喪失了自己玩耍的能力,和探索世界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事情都無法引起孩子的注意力,那麼孩子自然而然就會變得黏人。

孩子總粘著你不會自己玩,家長及時“推一把”,能讓孩子更獨立

3. 由於父母的試探行為造成的孩子的黏人。有的時候父母為了獲得短暫的自由會採取欺騙的方式對待孩子。比如說,媽媽要上班的時候,媽媽和孩子說:自己一會兒就回來。可是事實上,出了家門就去上班了,回家的時候已經月朗星稀。那麼一次次的欺騙,讓孩子越來越敏感,也越來越黏人。

孩子黏人很多父母不放在心上,其實這關係著孩子能力的發展和情商的建立。

為什麼有的孩子很優秀但是有的孩子就會很平庸。就是因為能力的高低和情商的高低。高情商高能力的孩子並不只是表現在學習上和人際交往上,而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都有所體現。

而好奇心正是能力的提高和情商建立的契機。沒有好奇心或者好奇心弱的孩子才會將玩耍的希望寄託於父母的身上,企圖在父母的身上尋求安慰和保護。而這個時候一旦父母提供了孩子想要的東西,那麼孩子也就失去了提升能力和情商的機會。這也正是孩子黏人做反映出來的孩子身上所存在的安全感差,好奇心差,情商低,能力差的問題。

孩子總粘著你不會自己玩,家長及時“推一把”,能讓孩子更獨立

當孩子出現了黏人的情況,家長不要慌,要積極的引導孩子,及時推孩子一把

1. 尊重孩子,給孩子足夠的關心和安全感。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應該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成年尚且如此,那麼對於孩子更是如此。強大的內心是一個人強大的基礎。所以,作為媽媽,既然承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名號,那麼就應該做好這個角色身上所承擔的一切責任和義務。尊重孩子,無條件的愛孩子,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建立強大的內心,得到充足的安全感,不讓孩子被負面情緒所侵擾是孩子內心富足的重要條件。

孩子總粘著你不會自己玩,家長及時“推一把”,能讓孩子更獨立

2. 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適時的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其實孩子在2歲的時候便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但是由於父母的過度保護和溺愛,導致孩子的這種自我意識發展的很緩慢。想讓孩子變得不粘人,那麼必須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的手和腦都動起來,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讓孩子自己做,孩子做的好的時候給孩子適當的表揚,當孩子做的不好的時候,要給孩子適當的鼓勵,一點一點的加深難度。

3.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獨立去探索世界。家長應該學會放開自己的手,讓孩子獨立的去探索世界,不干預孩子的生活,不干預孩子的觀念想法。要知道孩子的思維是非常發散的,並不是作為父母說的東西就是對的。引導孩子去發現,保護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在心理上不再喜歡粘著父母。

孩子總粘著你不會自己玩,家長及時“推一把”,能讓孩子更獨立

總結

如果家裡的孩子特別黏人,家長應該主要尋找自身的原因,是不是由於自己行為做法導致了現在的結果。但是好在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