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做了什麼,身為唐朝太子,最終被李世民廢黜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國歷史上能夠被稱為不可多得的帝王,唐朝在李世民的帶領下逐步走向強盛,開啟了大唐盛世的局面

。但在選立太子方面李世民卻比不過其他的帝王,他選任的第一位太子李承乾最終就被廢黜,歷史上皇帝親自罷免太子的情況並不多見,而他究竟做了什麼才讓唐太宗選擇罷免太子之位呢?

李承乾做了什麼,身為唐朝太子,最終被李世民廢黜

(李承乾)

李承乾出生在武德二年,為長孫皇后所生。由於出生在承乾殿,李世民為其取名"承乾",希望他能夠傳承王業,掌管乾坤,可以看出李世民對自己的長子的喜愛。當時李世民還是秦王,並沒有掌握朝政,取這樣的名字也暴露了李世民的野心。

在李承乾出生後李世民就把他當做了自己的接班人,在他剛懂得事禮時,就安排陸德明和孔穎兩位儒學大家當他的老師。史書上也記載李承乾天資聰穎,聰明敏慧,雖然年幼患有足疾,但唐太宗對他喜愛有加。等到李世民繼位後,他就宣佈將年僅八歲的李承乾封為太子。

李承乾做了什麼,身為唐朝太子,最終被李世民廢黜

被封為太子後,李承乾繼續保持著謙虛學習的性格,在很多事情上都表現的非常優秀,這也讓唐太宗對他非常滿意。比如他的老師李綱因為腿腳不便,所以每次老師前來授課時他都會親自攙扶著老師上殿,並且舉止禮儀都非常得體。在李綱去世後他還親自為老師樹立豐碑和寫傳記。其在政治能力上的表現也非常突出,在李淵去世後,李世民需要守孝就讓李承乾代管朝政,他的表現非常出眾,表現出了超過同齡人的睿智和成熟,也讓人看到他獨當一面的能力。


在培養李承乾這方面,李世民非常用心,不僅叫他參加朝政,還對他疼愛有加,在他生病後更是請道士來祈福。原本李承乾這樣發展下去將來肯定能夠繼承李世民的皇位,但之後事情的發展出乎了眾人的意料。貞觀十年,李承乾的嫡生母親長孫皇后病逝後,李承乾逐漸做出許多荒唐之事,最終導致了太子之位被廢。《舊唐書》中就曾記載:"及長,好聲色,漫遊無度,然懼太宗知之,不敢見其跡"

李承乾做了什麼,身為唐朝太子,最終被李世民廢黜

李承乾先是寵幸男寵,這對於李氏王朝來說是一件非常不光彩的事,李世民知道後震怒之下就下令殺了男寵。但李承乾並沒有悔改的意思,還感到非常的難過,在宮裡面為這個男寵樹立碑文,讓宮裡的手下都來祭拜。在墓碑前李承乾還會痛哭流涕表示思念,為此還罷工不上朝長達數月。李承乾還在宮內模仿突厥人,把自己裝扮成突厥可汗,並讓身邊的人都以突厥人的習俗對待自己,並揚言將來要去做可汗。在他的老師于志寧對他進行勸阻之後還派人去刺殺他,但行刺的人看到于志寧身為太子老師卻住在茅草屋時便產生敬佩之情放過了他,這些可以看出這時的李承乾已經開始放任自己。

李承乾做了什麼,身為唐朝太子,最終被李世民廢黜

(李世民)

而讓他被廢太子的事件是他當時企圖謀反。在李承乾做些荒唐事的時候,他的同母的弟弟魏王李泰表現優異得到了李世民的喜愛,於是他擔心自己在唐太宗的心中地位下架使太子之位受到威脅。雖然唐太宗明確表示過沒有改立太子的意思,但李承乾的心理壓力卻越來越大,最終他扛不住心理壓力,派人去刺殺李泰,結果失敗了。最後不得不鋌而走險聯合漢王李元昌等人起兵逼宮,最後被李世民輕鬆平反,將謀反之人統統誅殺,把李承乾貶為庶人發配到黔州。

李承乾做了什麼,身為唐朝太子,最終被李世民廢黜

李承乾在年少表現優異,但在成年後卻處處行事荒誕,發生如此轉變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首先是母親的死對李承乾的改變,在母親去世後出於對母親的思念李承乾的改變很大;以及老師的嚴厲激發他的逆反心理,在李承乾犯了一點小錯誤之後就會對他進行嚴厲批判,這也讓他逐漸產生反叛的心理;還有李世民對他的態度的轉變,在小時候李世民對他非常溺愛,但後來李世民逐漸喜愛李泰,這也讓李承乾心生嫉妒和憂慮,最終才去刺殺李泰。

李承乾做了什麼,身為唐朝太子,最終被李世民廢黜

結語

在重新選擇太子一事上,李世民最終選擇了晉王李治,等到李治上位卻大權旁落,武則天則奪權上位,讓李氏江山改朝換代。

縱觀李承乾的一生,轉折點發生在他的母親去世之後,這也讓他性情發生較大變化最後起兵謀反被貶為庶民,最後抑鬱而終。從他身上我們能夠學到要好好不可將心理情緒引向極端,對於自身情緒的管理亦是非常重要。

《舊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