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和別人不一樣,怎麼辦?

“人間適應不良” | 如果我們和別人不一樣,怎麼辦?

——關於村田紗耶香的《人間便利店》

看到有人評論這本書,是“偽裝成小說的哲學書”。

深以為然,但不是多麼高深的哲學,而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生活哲學。

01.我們怎麼和世界相處?

你是從什麼時候,發現自己有點奇怪的?

對於這本書的主角穀倉小姐來說,從小時候就發現了。

發現一隻死掉的小鳥,別的小朋友覺得可憐和哭泣,可是穀倉小姐卻說,咱們把它吃掉吧。

兩個男同學打架,別的小朋友喊著快去阻止他們,本應該是去叫老師,沒想到穀倉小姐直接自己抄起來傢伙,把兩個男同學都打了。

……

因為這一系列異常,讓她變成了一個“麻煩”的孩子。在慢慢懂事之後,她不斷用沉默和孤單掩飾自己的異常,在大學畢業之後,不得不走上社會的時候,她開始成為一家便利店的兼職店員,一做就是18年。

有人說,讀這本書的感覺,就像是看一個外星人,來細緻寫下自己來到地球之後的觀察。

穀倉小姐的腦子裡,沒有那麼多的約定俗成和習以為常。正因為沒有這些模稜但堅固的條條框框,所以她的生活才變得更加飄飄蕩蕩。她唯一能抓住的,就是便利店店員那一套規整的守則,把自己的生活過成店員的樣子——指甲修剪得平整,是為了可以整潔得取出食物;在便利店習慣了大聲喊“歡迎光臨”,和家人說話的樣子也開始變得大聲;就連夜晚入睡,都是為了第二天在工作的時候可以精神飽滿。

這一切像是讓她在一大片無際的海里,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葉小舟,生存了下去。

或許,我們和世界相處,就是要找到一個小小的準則,然後照做,就能有一小塊容身之地吧。畢竟我們從小到大,都是在不斷“學規矩”,然後“被規整”的。

“人間適應不良”| 如果我們和別人不一樣,怎麼辦?

02.我們怎麼和他人相處?

然而這一切,在穀倉小姐做店員的第18年,開始改變了。

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個年齡的女人,要麼已經有了正經的工作,要麼就是在做家庭主婦了。

而穀倉小姐,沒談過戀愛,沒有性經驗,沒有穩定的工作,怎麼看都是太奇怪了。

對,是在別人看來,太奇怪了。於是,最大的壓力,是來自於身邊人的壓力。

以前因為穀倉小姐可以有一份養活自己的工作而開心的家人,那種開心慢慢消散,也開始擔心她以後怎麼辦。

同事和身邊的朋友,大多數都已經結婚有了孩子,在聚餐或者談論事情的時候,都是躲開她的——當然,這一切是在別人以為穀倉小姐有了男朋友之後,她才知道的。原來看起來大家在一起工作,但還是分著“這邊”“那邊”的。

然後她在便利店遇到了另一個異類,白羽先生。

同樣是三十多歲,在便利店做兼職的店員。但是相比於穀倉小姐的兢兢業業,白羽先生顯得劣跡斑斑。拖欠房東的房租,騷擾其他女店員和女顧客,對生活和他人充滿了抱怨……

異類總是孤獨的,但是真可惜啊:我們都是異類,但仍不是同類。

穀倉小姐是不世俗,兢兢業業又小心翼翼地適應這生活。而白羽先生是深諳世俗,卻不願上進。

穀倉小姐收留了走投無路的白羽先生,白羽先生大言不慚地說自己準備做女人的寄生蟲。他請求穀倉小姐把他藏起來,他給穀倉小姐的,是一個偽裝的丈夫身份,讓她成為別人眼裡稍微正常的人。

在妹妹來看穀倉小姐的時候,白羽先生世故圓滑地為她圓謊,讓她成為一個別人眼裡正常的女人,讓他們的關係變成別人看來正常的情侶關係。有那麼一刻,覺得兩個人是合適的,畢竟在那麼多人希望穀倉小姐改變的時候,白羽先生卻沒有要求她必須做什麼,改變什麼。

可他的不求改變,並非源自於愛,而是源自於自己對於穀倉小姐有所求,經濟和生存上的有所求。所以這麼想想,話術上的溫暖,源自於偽裝和謊言,心裡還是難過的。

親情,友情,愛情,是我們和世界的必要鏈接,但有時候也是有溫度的枷鎖。

不在乎別人的看法,真的太難了啊。

但是要因為別人的看法,就放棄自己舒適的生活嗎?

“人間適應不良”| 如果我們和別人不一樣,怎麼辦?

03.我們怎麼和自己相處?

小時候我以為,做自己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就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所有事情就可以了唄。

長大之後才發現,做自己真的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不僅僅是別人的眼光和看法,自己能夠認清自己的樣子,也是需要一番探索、甚至終身探索的。

記得以前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吐槽:

“我一直認為個人成長和人生選擇過程中有三個悖論:

十七八歲,我們對學科和知識一無所知的時候,就被要求選擇自己的專業;

二十二三歲,我們對商業世界的運行規則毫無概念的時候,就被要求選擇工作的方向;

二十五六歲,我們對自己和人際關係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就被要求確定長期的伴侶。”

於是每一次選擇都像是盲選,甚至像是賭博。我們認不清世界、更不瞭解自己的時候,就要做出“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的決定”。

有的人選對了,適應良好,奔向成功。

但大多數人選錯了,有的人選擇痛苦適應,把自己關在格子間裡呼吸困難,自嘲社畜卻也無力逃離;有的人選擇不斷改變和嘗試,但是也不保證下一次嘗試就能正確——畢竟找到自己,做自己,不一定是錯一次,就能夠修正好的。

而書裡的穀倉小姐是幸運的,雖然別人看不慣,但是她終究還是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就是做一個便利店店員。

是啊,小的時候總以為自己多不平凡;但是長大之後才發現,我們拼盡全力,才能做一個普通人。

在一個自己覺得還算喜歡的環境,做一些自己能夠覺得舒服的事情,觀察生活並且獲得那些平靜的樂趣,已經是很大的幸運了。

“人間適應不良”| 如果我們和別人不一樣,怎麼辦?

總的來說,這本書並不是一個會讓人覺得溫暖的書,因為從始至終,穀倉小姐都是孤獨的。

穀倉小姐的生活中有愛,但這被愛,並非是全然接納和包容的,而是有著種種讓她覺得不舒服的條件的。

但是相比於索取到的愛,自己找到自己、理解自己、愛自己,似乎才是更圓融完美的處理方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