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父親幫10歲女兒洗澡,被剝奪撫養權”孩子多大就該獨立了?

我們先來看這兩條新聞報道

2013年,一則“美國單身華裔父親幫10歲的女兒洗澡,被剝奪和女兒一起生活的權利,最終引發衝突被警察擊斃”的新聞在網絡上引起熱議。“美國《僑報》”

2017年,又爆出25歲日本女星節目中自曝,竟然還在和父親共浴不尷尬,沒想到,隨著節目播出,日本網友們怒批。“NTV電視臺《スッキリ》節目”

新聞播出後,不少家長也頓時開始產生了疑問,詢問專家到底孩子多大就不能讓異性父母幫忙洗澡了?的確每個家庭的觀念不同!一方面,我們尊重每個家庭對子女的生活習慣來當作聯繫情感的方法!但另一方面也能理解這種行為受到排斥,因為從人類的倫理道德來說,人們自然不太能接受。

“美國父親幫10歲女兒洗澡,被剝奪撫養權”孩子多大就該獨立了?

那麼孩子多大就會有性別意識了呢?

在我國,大多數父母都有溺愛孩子的通病,喜歡為孩子包攬所有的一切,凡事都為兒女做好,為孩子洗衣服、洗澡等等,異性父母給孩子洗澡的現象非常普遍,大多數是在孩子不讓家長幫自己洗澡時,家長才放手。不過,也有家長表示,自己也知道最好由同性父母帶著洗澡,但現實中操作起來不太容易。但在美國,一般孩子在六七歲時,父母就不能幫異性子女洗澡了,因為這已經違法了。

臺灣政大附屬幼兒園蘇愛秋主任,每年都進行一次園內兒童實驗。她把裸體男女像掛在大、中、小班的教室裡,結果發現:3歲的孩子就可以區別男女的差異;5歲孩子才明顯表現出敏感的態度,並做出表示噁心的反應。因此,蘇愛秋認為,當孩子未產生男女有別的疑惑或好奇心時,即4歲之前,是可以用男女孩子共浴或與異性父母同浴的方法,來解決他們關於男人與女人有什麼區別這類問題的。

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在性教育上,很多家長都採取了迴避的態度,殊不知這恰恰錯失了給孩子構建正確性觀念的機會。如果孩子在一種性別含混,模糊的環境下成長,對他未來的個人成長與發展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從3歲起,孩子就會逐漸對身體產生好奇。到了4-5歲,孩子會向父母提出有關性方面的疑問,作為監護人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引導正確的性觀念,並逐漸樹立自我保護的意識,懂得防範性侵害。美國一位幼兒教育學者說得好:“在孩子還在學前年齡時,父母在家中稍微赤身裸體是很好的性教育,可使孩子對性與身體構造有較放鬆而健康的態度,不過到7、8歲以後,就該保守一點了。孩子到了7、8歲以後洗澡時,也許希望把浴室的門關起來,就尊重他這隱私吧,父母們也該這樣了。”

因此,像洗澡這種日常生活行為,應由同性別的家長陪伴,男孩最好由爸爸負責,女孩由媽媽負責,5歲以上兒童就應採取獨立洗澡,家長予以輔助就可以了。你做對了麼?

《健康大醫》

醫療、健康、科普知識資訊服務平臺

祝您: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