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地方誌--安徽銅陵初印象

未到銅陵初印象

銅陵我還是有點印象的,這個印象只是存在於我以前業務接觸的一個銅陵的客戶,因為這個客戶是個很優雅的美女,所以我覺得銅陵是出美女的,其次客戶人品很好而且非常支持我們工作,所以我覺得銅陵人人品是很好的,再次是客戶本人鄉音很重,每次我要跟客戶溝通都是要凝神聚氣聽再加上些許猜測才能聽懂,所以我覺得銅陵人鄉音很重!

銅陵行程大概介紹

我們去到銅陵因為對銅陵市場不是很瞭解,第一個就想到了前面說的這個客戶姐姐!於是我們一行便找客戶姐姐瞭解當地情況,再瞭解完之後逛了中央商業廣場/百大購物中心/萬達/八佰伴這四個商場還有地下的步行街(簡直驚歎),最後在客戶盛情邀請下吃了一頓小菜園的徽菜,算是完美一個行程!

銅陵初印象之一:人好人很熱情

客戶姐姐是我上一份工作所在公司的客戶,我們一直感情不錯!這次我們在不是她所在行業的公司工作,也專門拜訪了她!她見到我們甚是驚訝,說:你們竟然還專門拜訪我,感到很開心!我們對於她所在窗簾的行業結合她現在運營情況進行了深入探討,她也是極其認可我們的觀點!由於下午她有工作要開展就沒有陪我們,讓我們在完成市場工作後她也忙完之後一定要吃個飯!我們在還沒完成市場工作的時候已經接到電話說房間訂好啦,也安排好啦,叫我們一定要一起吃個飯!而且還記得前面說的,吃飯就介紹客戶的約定!我們其實是要當晚趕到黃山的,只是盛情難卻最後還是一起吃了飯!

在吃飯之前客戶姐姐先給我們引薦了客戶,並邀介紹的客戶與我們共聚晚餐!安排在小菜園徽菜館吃飯,我們吃飯總共5個人,客戶卻點了:老鴨湯(配油炸大米)/鐵板蒜香蝦/東坡肉/青菜/牛筋/辣味拼盤.....最起碼11個菜,光記得吃啦,忘記了菜名!我們吃飽喝足之後趕路到黃山已經晚上11點多,客戶還不忘讓我們報平安,實在貼心之至!

銅陵初印象之二:停車費相對低缺又有些不合理

銅陵停車場屬於私人管理運營比較多,看得出來競爭比較激烈,所以每個停車場都有人主動出來兜車進停車場,這對於廣東的我來說覺得很罕見,畢竟廣東如果是普遍收費的停車場都不用出來兜車,就佛系等待車進去就夠了!其次是關於停車費問題:首先問你過不過夜,如果過夜另算,如果不過夜只是一次性收費5元,這對於長時間停車的主顧那是天大利好,因為價錢對於我們廣東動不動就5元/小時是很優惠啦!停車費一次性收費缺沒有人性化的免費停車時間,不存在半小時或者15分鐘免費一回事,還有一次性收費對於停車位置有限的停車場的停車位翻轉率不利,倒是建議可以設置免費停車時間,並按時間區間收費會更有利可圖一點!

銅陵初印象之三:令人大開業界的地下商業

地下商業我們珠海也並不是沒有,只是我們珠海地下商業一般只是侷限於馬路兩邊對通的地下通道的小面積隔斷式的店鋪,平均面積不足20平米一間!即使珠海拱北地下商場那只是侷限上面是廣場形式存在,而且規模不大!可是銅陵完全不同,因為那是一整條馬路下面的直通式的地下商業街,而且還很長,也跟各大地面的商業綜合體達到無縫互通!

店鋪個數極多,業態品種齊全(想得到的品類都有),店鋪面積規模化,店鋪形象專賣店化,最最關鍵省去了大家在地表逛街邊店時候的酷熱難耐或者寒風凜冽,對於人流吸引力很強!

銅陵初印象之四:地勢落差大

本在平地而行的時候,突然又一個臺階向下走又是另外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感覺有時在地面有時又在地下,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銅陵初印象之五:街鋪租金奇高

問了一家在路口的即將轉讓的藥鋪,因為位置位於地下商業街入口,並在交叉路口,門面曝光率高!上下兩層120平米,年租金70萬!折算起來平效達到了驚人的487元/平米/月!在實體經濟如此蕭條情況下,還能有如此高租金說明銅陵有錢人不少呀,而且商業市場需求還是有的!讓人望而卻步呀,到頭來辛辛苦苦全為包租公包租婆打工啦!

銅陵此行最大觸動

銅陵此行最大的感悟是,見到自己多年窗簾客戶姐姐現在經營的現狀,自己心裡觸動很深!他們在以前一個做醫生一個是品牌服裝車縫師傅的穩定工作的情況下,毅然而然選擇下海創業做窗簾,並在以前物資匱乏,信息不發達不對稱的情況下賺了一筆又一筆的錢!可是現在在平臺化運營,資源整合整體品牌出售運營的情況下,一個夫妻經營沒有接入新零售思維的夫妻店鋪,已經被市場擠壓的舉步維艱,在此種情況下他們也是到處學習培訓,可是還是年年萎縮,每況愈下!首先學的再多思維不變也只是在紙上談兵階段。其次是長期養成的依靠老客戶訂單的慣性思維導致老客戶在新老代審美差異下,老客戶主體逐年縮小。再次不做年輕人的生意,不跟年輕人做生意,店面形象還是停留在老一代人審美,整體形象老舊無吸引力,重資產投入缺沒有成效!我們給的建議是縮減店面面積,優化店面形象,做成形象概念店,在現在這個老市場裡面做出形象差異化,先引流才有可能發揮自己產品的酒香為人所知!

自我反省

與時代同步,不進則退,適當的時候自己思維跟不上就得使用思維跟的上的年輕人,培養跟敢用有能力的人是時時要做的事情!還有居安思危,多碰撞多試錯,業雖有長青,缺不可守,在於變通運營,借力而為方能始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