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學生打贏世界“輿論戰”?我們想了很多......

怎樣讓學生打贏世界“輿論戰”?我們想了很多......


​4月12日的系列二(第二期)講座,曾經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從事過相關媒體工作的成實外國際英語教師熊振宇作為主講嘉賓與各位家長分享:如何從小培養孩子基本媒介素養?在成實外國際部的語言課堂中,我們是怎樣引導同學分析討論並學會信息篩選識別的?如何讓學生髮出中國的聲音,傳遞中國的溫度?

怎樣讓學生打贏世界“輿論戰”?我們想了很多......


以下內容整理自熊老師講座:


實事求是,但選擇正義


時代的微塵落在每個人身上都是一座山,媒介的微塵亦然。

在這場疫情中,謠言、闢謠、輿論攻勢、甩鍋此起彼伏,在媒體信息的誤導和影響之下,對“真相”的獲取一次次的供不應求,人們的“批判性思維”似乎也顯得不堪一擊。


這也是今天媒介素養話題的起因,我希望通過今天的探討,以及我們課堂中持續不斷的實踐,讓學生們養成符合有時代性的媒介素養。用一句話形容我的期待,那就是題目說的那樣——實事求是,但選擇正義!


什麼是媒介


媒介是我們認知世界的眼和耳,塑造世界的言與行,媒介的信息的特點如下:

•媒介信息沒有客觀真假與道德

•媒介信息有服務對象與服務目的

•媒介應該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同一媒介材料存在必要邏輯與協調


熊老師在講座中還闡述了美國等西方國際的第四級權力,想了解更多,想了解更多,可以關注成實外國際部回看第二期講座!


什麼是媒介素養


讀報紙,看新聞,分析電影,是否等同於學術素養?


怎樣讓學生打贏世界“輿論戰”?我們想了很多......


媒介素養media literacy是西方國家在1950年代就提出並在1978年就正式引入學校課程的,針對青少年媒體教育的重要教育概念和課程內容。與媒介素養相關的概念,還有信息素養informationliteracy,數字素養digitalliteracy等等。所以說,從教育和個人角度而言,媒介素養課程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分辨力而存在。但深入探討,我們也可以看出這也為西方形成自己在全球的媒體和話語霸權提供了基礎和源源不斷的人才。


媒介素養的重要性


當我們的普羅大眾還沉浸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享受著基礎的信息接收和創作的快感,別人早已經在資訊分析和操控上走了很遠。所以談論媒介素養對中國新一代的重要性,除了獲取信息,培養個人的思維能力之外,也應該承擔起更主動的家庭和社會責任,為家庭的健康、安全、生活環境的和平穩定做出正確的判斷。這也是我們為了培養出有更高追求和視野的學生,具備時代性媒介素養培養的初衷。


怎樣讓學生打贏世界“輿論戰”?我們想了很多......


我們怎樣培養媒介素養


針對國內一些信息獲取渠道和途徑的觀察,信息質量相對不高,原創題材不多,重複率高,抄襲和虛假率高等是主要特點。而針對這類情況,辨認時間、關鍵詞總結、是否來自有效渠道(可靠性)便是“擦亮雙眼”的有效手段。


怎樣讓學生打贏世界“輿論戰”?我們想了很多......

怎樣讓學生打贏世界“輿論戰”?我們想了很多......

怎樣讓學生打贏世界“輿論戰”?我們想了很多......


怎樣讓學生打贏世界“輿論戰”?我們想了很多......

▲課程使用PPT中,關於如何培養媒介素養的體現(節選)


成實外國際部英語核心課程中,如何培養同學們的“媒介素養”呢?想了解更多,可以關注成實外國際部回看第二期講座!獲得更多課程資訊!


怎樣讓學生打贏世界“輿論戰”?我們想了很多......


其實我們的學生是幸運的一代,單從信息和媒介素養上來說,我們有一個先天的優勢,那就是語言。


我們不希望孩子們把語言只用在應試上,而是成為他們認知世界的工具。當然,新一代懂英文的中國人遠多於西方懂中文的人,這也導致我們對西方的瞭解也普遍高於西方對我們的認知。這種信息上的順差在長遠上講,甚至比貿易的順差還要更加重要。正如我們說,過去對真理有絕對解釋權的西方媒體如今也處在時代的路口。


在這個破除信息壟斷後的大眾媒體時代,可能我們離真相反倒前所未有的接近了,這才是真相狂歡的時代。而那些瑟縮在角落裡,詛咒這個時代的人,註定會被時代所淘汰。


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公眾號:VirscendEducation_ID(成實外國際部)獲取更多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