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破10億,航空業內人士高度評價《中國機長》

票房破10億,航空業內人士高度評價《中國機長》


今年的國慶檔電影,可以稱得上熱鬧非凡。《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強勢來襲,呈現出今年春節檔以來的最高熱度。

其中,由張涵予、歐豪、杜江等主演的電影《中國機長》自上映以來,熱度和口碑持續上升。據貓眼數據統計,《中國機長》在上映第四天票房突破10億元,同時也成為中國影史上第70部破10億的影片。

電影火爆之後,有觀眾發出疑問:其中涉及的民航術語是否專業?民航業內人士和機長原型如何看待這部電影?

資深機長>>>

電影有“硬傷”,但達到了預期效果

票房破10億,航空業內人士高度評價《中國機長》


9月30號,電影《中國機長》在全國影院上映,呂先生當天就觀看了影片。“電影結束後,聽到很多觀眾在說:機長太厲害了,救了這麼多人的命。還有一些觀眾講述了自己曾經坐飛機遇到的一些經歷,比如遇到顛簸時的情景,但他們表示,看了這部電影之後,增強了以後乘坐飛機的安全感。”呂先生認為,這就是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它拉近了普通旅客與機組之間的距離,讓更多的人瞭解民用航空、支持民用航空。

除了是一名觀眾,呂先生還有一個身份——機長,他已擔任機長17年。17年來,他對飛行的每個環節、每個操作已捻熟於心。當以專業的眼光審視這部電影,呂先生表示,這部電影還是有些“硬傷”。

“比如標準程序比電影裡的複雜多了,包括緊急下降、改航程序、通訊方法、油門、剎車等等。”但他同時表示,如果電影中的程序演得太複雜,就會削弱電影的表現力,就會將觀眾的注意力引到另外一個層面。此外,氧氣面罩內本身就有麥克風,可以直接通話,但電影中演員將面罩取下來,用手持麥克風通話,雖然多此一舉,卻是在通過畫面告訴觀眾:此處有過通話。“因此就觀影效果來看,電影已經達到了預期效果。如果太專業觀眾看不懂,太通俗又脫離了實際。”

事實也是如此,許多觀眾被電影的驚險情節和視效所震撼,驚呼:“看片的時候想找個安全帶繫上!”

機長原型劉傳健>>>

票房破10億,航空業內人士高度評價《中國機長》


電影《中國機長》根據真實事件改編。2018年5月14日,重慶飛往拉薩的3U8633航班在萬米高空中正常飛行,突然間,駕駛艙右側的前擋風玻璃爆裂。之後,機長劉傳健在萬米高空直面強風、低溫、座艙釋壓的多重考驗,靠著堅強的意志力和過硬的技術,歷時34分鐘成功將飛機降落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跑道上,確保了119名旅客和9名機組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航空史上的奇蹟。

事件發生後,劉傳健被大家稱為“英雄機長”,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最美退役軍人、全國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作為電影中的機長“原型”,劉傳健已在9月25日電影北京首映禮前觀影。現場,他對電影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對張涵予的表現讚不絕口,“知道張涵予來演《中國機長》,我很開心。我覺得要演好機長,能給人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張涵予是很能給人安全感的。”

同時,他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藝術來源於生活,但是高於生活,希望大家能喜歡這部電影。他透露,“電影拍攝前,劇組來我們交流了多次,我們不僅提供了一些專業上的指導,還提供了一些素材。”

記者瞭解到,《中國機長》的拍攝得到了民航各個系統及部門的支持,來自機場、消防、醫務、地勤等各領域的上千名專業人士為影片提供了最大力度的幫助和保障。民航局還特批電影部分場景在成都雙流機場、重慶江北機場、民航西南空管局、拉薩貢嘎機場等地進行實景拍攝。

(原標題:電影《中國機長》票房破10億 航空業內人士和機長原型這樣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