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鄉·思·味

我想念他手指淡淡菸草味道,在我記憶中那是被愛的味道,是撫愛,是最純真的愛。

他凌晨三點便摸黑起床了,當他捏起那件軍綠大襖披上時,凝望著那似明未明的窗外呼一口氣,熱氣片刻之間散在了空氣中,這時他要開始工作了。在別人還在睡夢中時,他已經開始磨豆子做豆腐了。他早已習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前天夜裡泡好的黃豆喝飽了水,肚子圓鼓鼓的,它們一粒粒看上去晶瑩剔透十分的可愛。他拿來一個大木盆,又架上放了石磨的木架,這套工具已有些年歲了,那石磨極粗糙,也很古樸,他的手似可與石磨成為一體。他一手舀著井水泡的黃豆,一手搖轉著木柄,白花花的豆渣和著豆汁流到木盆裡,豆香和木香悠然傳來。每一顆豆子都遭受了碾磨之苦,只為積澱下最後醇香的豆腐。

他又架起了大鍋,鍋下燒火,以豆苗為柴。鍋中水翻滾沸騰時倒入豆子渣液再次煮沸,於是我想起了“萁在釜中燃,豆在釜中泣”的場景。柴火照在臉上滾燙燙的,不知怎麼淚水欲出。這時鍋中的水汽瀰漫開來,整間屋子都是白茫茫一片,他的身影模糊了,忽地他說:“快過來幫忙”。我回過神來,他已經用大勺把漿液舀起倒到布袋中過濾了,布袋被撐得鼓鼓的像小孩肥肥的肚子,房裡熱騰騰的,好溫暖。房裡充滿熱氣,充滿豆香,也充滿溫情。

一旁的木桶裡已經放入了石膏粉,這是為了讓豆漿凝結成豆腐。倒入熱的豆漿,讓它們反應片刻,掀開保溫布的那一瞬間,白嫩嫩的豆腐抖動著極具誘惑力,惹得我口水直流。他摸著我的頭說:“孩子,我幹這活越來越不利索了,總有一天我會幹不動了,我很想讓這味道保留下來”。我見他沉思著,一語未盡的樣子,趕忙說:“您把這技藝教授給我吧,或許我傳承下來的豆腐的味道會與您的不同,但是它始終會存在在我們每個人的記憶裡,那份溫情不會失傳,每一次您特意為我留甜甜的豆漿時我都覺得好幸福”。他微笑著說:“孩子你記住,這門技藝本身是容易掌握的,但是你要牢記,任何食物都需要用心去烹飪,要讓吃的人找到幸福的味道”。我記住了這些話,心頭思緒萬千。

不知不覺,天亮了,他用扁擔挑起兩桶熱騰騰的豆腐,竹扁擔在他肩上一抖一抖的,他看上去很有活力的樣子,但是,他真的老了,臉上的皺紋爬滿了,腰背佝僂,步履蹣跚。我想,是時候好好學會然後保留住他的那門技藝,讓那淳樸的味道保留。我,應當記住用心去釀製和體會幸福的味道。有一天,我會對他說:“爺爺,我做到了,這一碗豆腐裡是愛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

人盡滄桑,流離在外總會思念故人,故鄉,總會懷念那些獨特的,幸福的味道。願你能讓味道永留唇齒之間,願你能夠用心讓每一份自然的食材擁有幸福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