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抑鬱吞藥自殺,致命的“心靈感冒”到底怎麼治

  抑鬱症被稱作“心靈上的感冒”,抑鬱症,在精神障礙中危害度低於精神分裂症,而患病數又少於焦慮症,但它卻是對患者自身威脅少有的——15%患者最終死於自殺。抑鬱症是治癒率最高的心理疾病之一,但每次走進大眾視野的時候,卻總是以自殺的面孔見人。

因抑鬱吞藥自殺,致命的“心靈感冒”到底怎麼治

兒童抑鬱症

  小小年紀為什麼會患抑鬱症?到底應該怎麼樣去幫助他們呢?孩子的世界應當是繽紛多姿的,充滿歡笑和快樂,可是有的孩子小小年紀卻總是鬱鬱寡歡。孩子的不良情緒牽動著家長的心。由於各種原因,有許多孩子時常被抑鬱的情緒所侵襲,嚴重的就會成為抑鬱症。

  這是一個令孩子本身和他們的家長都感覺痛苦和困惑的問題。

  為什麼孩子會抑鬱

  1、遺傳因素:家族遺傳性因素在兒童抑鬱症的發病中起一定作用,約50%的抑鬱症兒童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曾患抑鬱症。

  2、意外事件:親人之間的分離、重大的突發性災難等意外事件,會引起兒童強烈的矛盾情感,產生絕望的情感體驗,從而導致抑鬱症的產生。

因抑鬱吞藥自殺,致命的“心靈感冒”到底怎麼治

遺傳因素

  3、家庭氣氛:消極的、不愉快的和充滿壓力的家庭氣氛,親子之間缺少溝通與交流,兒童得不到父母的愛護和關心,心理需要不能滿足,從而導致抑鬱。

  4、精神壓力:家長對孩子期望太高,學習與考試壓力過大,同學關係緊張等,往往超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且,面對壓力時,缺乏適當的心理調節策略和減壓技巧,以及缺乏來自周圍環境的必要幫助,就會出現情緒抑鬱。

因抑鬱吞藥自殺,致命的“心靈感冒”到底怎麼治

精神壓力

  5、心理“先天不足”:有些家庭過於功利性的教育,強化了孩子的虛榮心,也加劇了孩子心理的脆弱和不穩定,造成他們在挫折面前“輸不起”,不能接受現實,心慌意亂,煩躁不安,甚至感到絕望無助,心態突變,自我評價系統坍塌,產生抑鬱。

  如何讓孩子遠離抑鬱

  家庭應該是孩子娛樂放鬆、宣洩減壓、調適心理的“心靈港灣”,父母也應該是孩子最好的心理諮詢師,是讓孩子遠離抑鬱最好的醫生。

  1、生活不宜過分優裕:物質生活的奢華反而會使孩子產生一種貪得無厭的心理,而對物質的追求往往又難以自我滿足,因此貪婪者大多不快樂。

  2、鼓勵孩子多交朋友:父母自己應真誠待人,並鼓勵孩子多與人交往,教會孩子與他人融洽相處,多組織孩子間的情感交流活動,培養孩子廣泛的愛好和樂觀寬容的性格,享受友情的溫暖。

因抑鬱吞藥自殺,致命的“心靈感冒”到底怎麼治

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3、學習教育要有度:父母應適量給孩子一些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擁有不同的選擇權。不要對孩子期望太高,不要過度縱容孩子或是太過苛求,應根據孩子自身的能力和興趣來培養他們。

  4、完善人格,培養抗壓能力:父母應多發現孩子的長處並恰當地給予表揚和鼓勵,並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與應付困境乃至逆境的能力,教育孩子學會忍耐和隨遇而安,在困境中尋找精神寄託,如參加運動、遊戲、聊天等等。

因抑鬱吞藥自殺,致命的“心靈感冒”到底怎麼治

家庭氣氛和諧

  5、營造溫馨民主的家庭氣氛:良好的家庭支持和家庭凝聚力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持久動力。父母要經常檢查自己的情緒,尊重孩子,順暢地和孩子溝通,為孩子創造一個親密、融洽、溫馨的家庭氛圍,讓孩子體會到家裡的溫暖感和安全感。

  6、如果孩子已經出現抑鬱症狀,這時父母要給予孩子適時的積極暗示,教導孩子理智調節自己的情緒,糾正認識上的偏差;尋找一些令孩子開心或是振奮的事情,讓愉快的活動佔據孩子的時間,用積極的情緒來抵消消極的情緒;教導孩子學會適當的發洩,比如:傾訴、哭泣、寫日記、運動等把不愉快的情緒釋放出來,使心情平靜;引導孩子為自己樹立一個目標,使孩子有方向感,實行目標激勵。另外,可及時找心理專家諮詢,予以積極的治療。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難過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有抑鬱情緒。如果我們一直輕視抑鬱情緒的存在,負面情緒沒有得到正確的疏解和引導,就會大大增加演變為抑鬱症的幾率,由輕度抑鬱發展為中度、甚至重度抑鬱,在一個泥潭裡越陷越深,甚至發生讓人心痛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