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刀上的美食

早就闻说距湖南会同县约35公里的地灵乡、广坪乡境内,藏着一个类似于欧洲“梵蒂冈”的秘境——天柱县地湖乡。地湖乡在空间上与贵州阻隔,是一块繁盛于湖南的“飞地”,堪称全国唯一。独特的地理环境,促使了我们进行一次神秘的探寻。

雕刀上的美食

秘境的历史是有源可考的,但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地湖人在秘境中发明的一种美味——雕花蜜饯。

带着这种对高超手艺的向往,我们来到了曾小琴家,此时已近下午六点,即将下山的太阳披着金黄的余晖斜照进她的小院,满屋弥漫着柚的香甜。主人很好客,早就摆上了水果和泡上了茶水,今天的主角自然也不会缺席,一片片雕着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吉祥字画的蜜饯摆在了桌上,更让人惊艳的是一个个雕刻着精美花纹的器皿居然也是地湖人创造出来的美食。这样的美食我是不忍动口了,能够让一种朴素的食材出落得如此活色生香,其出处不在居庙堂之高的酒楼名店,而是在处江湖之远的秘境地湖,我的惊叹远远超出了最初的想象。

雕刀上的美食

雕刀上的美食

雕刀上的美食

雕刀上的美食

中国人善于在平淡的生活中创造出美食,甚至成为超越困境的心灵慰藉和隐喻。

“蜜饯”最初被当地人称为“密箭”,意为藏在密林中锐不可挡的箭。九百多年前,朝廷对民实施严酷镇压,贵州发生苗民反朝运动,地湖因特殊的地理条件成为了军事争夺要地。苗民多次与朝廷官兵在此交战,苗民利用有利地形,用小铁器制作成箭头藏在树林里,用箭作兵器抵抗朝廷官兵。没有战事时,当地妇女便利用这些细小利器磨成锋利的柳叶刀,将瓜果切成薄片,雕上精美图案后加上蜂糖,晒干存放,作为男人出征前祈祷神灵保佑的供品,吃下后用以增加男人的士气,战胜敌人,成为当时抵御官兵的“秘密武器”。

战事平息后,在战火硝烟中衍生出来的美食在完成了金戈铁马的蜕变后,就变得楚楚动人了。在当地,人们衡量某个苗族姑娘是否心灵手巧,就看她会不会雕刻蜜饯,所以,学习蜜饯雕刻就成了姑娘们出嫁前必学的技艺,姑娘更是把这种技艺当成炫耀的资本。当然,如果在恋爱中小伙子收到姑娘们雕刻上有“金玉满堂”或“喜上眉梢”等图案的器皿蜜饯时,两人的甜蜜事业就算是告成了。

雕花蜜饯不光是一种美食,更是工艺品。除了对雕刻的工艺有很高的要求之外,制作雕花蜜饯的程序也是很有讲究的。通过手工雕刻、煮沸、漂洗、酿糖、晾晒等道工序,使其成为观之赏心悦目,食之香甜可口的待客佳品,现已被列入天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地湖人几百年来总结的经验颠覆了我们对“熟食”的认识。每年5—6月份,还未成熟的柚子就成了制作蜜饯的最好材料,柚子熟了就做不成了,做蜜饯讲究的是皮厚囊小,皮厚才有利于雕刻。把柚子摘下来后就切成大小不一的薄片,然后用柳叶刀在薄片上精雕细刻。雕花蜜饯最难的就是刀功,可是在采访时我们看到曾大姐的绝活,只见她运刀如飞,随心所欲,游刃有余。片刻功夫,一片片精美的雕花蜜饯脱指而出。“有人教过你吗?”我好奇的问,“这个不用教的,以前老人雕的时候,看一下就会了,现在心里面想什么就雕什么……”悄悄的我出了一身冷汗,不敢让她知道我是学艺术毕业的。

雕刀上的美食

雕刀上的美食

雕刀上的美食

雕刀上的美食

雕刀上的美食

雕刀上的美食

雕刀上的美食

雕刀上的美食

雕刻完成后,便把半成品放入清水浸泡1至2个小时后捞起加以熟铜、明矾放入锅内(明矾可使肉质紧固,晶莹剔透,铜可使肉质保持原色)。然后再把煮熟后的蜜饯放入筛内煮沸后,再用凉水浸泡,把苦水挤干,置于盒内,按一斤蜜饯加一斤白糖的比例把糖放入蜜饯中,待白糖溶解后,进行烘干或晒干即成为一道香甜可口的佳品。

据资料记载,雕花蜜饯营养丰富,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镁、钠等人体必需的元素,可促进伤口愈合,对败血病有良好的辅助疗效。此外,由于柚子含有生理活性物质皮甙,所以可降低血溶剂化物的黏滞度,减少血栓的形成,故而对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中风等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柚肉由于含有类似胰岛素的成分,更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柚子味甘酸、性寒,具有润喉健胃、理气化痰、润肺清肠、补血健脾、助消化、除痰止渴、理气散结之功效。

秘境出美食,这应该是最好的搭配。祖先的智慧,家庭的秘传,如今在地湖人的领悟中,蜜饯制作的材质又得到了扩展:西瓜皮、南瓜、冬瓜、洋芋、红薯都幸运的搭上了雕花蜜饯的艺术之旅。

美味就在这用心创造中代代传承。

雕刀上的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