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女魔頭的形象可信嗎?她違逆祖訓大封諸呂,其實另有苦衷

呂雉在中國歷史上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她是有史以來的第一位皇后、皇太后,也是第一位稱制的女主。在她主理國政期間,新生的漢帝國,寬刑興農,國力迅速增長,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礎:

“高後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呂雉女魔頭的形象可信嗎?她違逆祖訓大封諸呂,其實另有苦衷

雖然司馬遷肯定了呂雉的歷史貢獻,但對呂雉的為人,表露了毫不掩飾的鄙視和譴責。《史記》以犀利的筆鋒,給我們塑造了一個殘忍、歹毒,乃至變態的女魔頭呂雉,讓我們讀起來都不寒而慄。

後人出於同情,不斷解釋呂雉“變態”的種種理由,似乎坐實了她的罪狀。自私、報復、妒忌是人之天性,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像呂雉那樣,表現得那麼極端的人實屬罕見,司馬公的記載跑不了“文學創作”的誇大之詞,甚至不合邏輯之處。

最誇張的就是“人彘”事件。

戚夫人曾經給呂雉帶來極大的痛苦,嫉恨心理可以理解,有所報復也不算意外。但是,手段如此慘烈,有點匪夷所思。說幾點理由。

其一,戚夫人除了依仗恩寵,圖謀嫡位外,她並沒有作出其它令人憎恨的舉動,更沒有加害呂雉母子。對這樣一位失敗者,且未來不再會產生威脅的失敗者,當她跪倒在呂雉腳下時,恐怕呂雉的怨恨就該化解掉一半了。只有在極度憤怒狀況下的虐殺,出現在一個勝利者的身上,太不合邏輯。

呂雉女魔頭的形象可信嗎?她違逆祖訓大封諸呂,其實另有苦衷

其二,為了渲染呂雉的殘忍,有史料記載,呂雉將劉邦所有寵幸的女人們全部虐殺。不過那不是《史記》,是《資治通鑑》的說法,《資治通鑑》不是歷史,是司馬光個人對歷史的解讀。所以,這個記載不能作為旁證。

其三,《史記》說:“夏......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居數日......”一個被砍去手腳,挖了雙眼,被弄得又聾又啞,又被扔進廁所的女人,盛夏之日,得有多頑強的生命力能活過幾天?

其四,最讓人無法理解的是,呂雉還領著只有十六歲的兒子來參觀,難道為了讓兒子練膽?結果,劉盈驚嚇過度,病了一年多,從此性情大變,不問政事。

第二件事,謀害齊王劉肥事件。

“孝惠與齊王燕飲太后前,孝惠以為齊王兄,置上坐,如家人之禮。太后怒,乃令酌兩卮酖,置前,令齊王起為壽。齊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為壽。太后乃恐,自起泛孝惠卮。齊王怪之,因不敢飲,詳醉去。”

呂雉女魔頭的形象可信嗎?她違逆祖訓大封諸呂,其實另有苦衷

皇帝與大哥後堂敘家禮,劉肥坐上座,本不算僭越。呂雉因為這點事,竟然動了殺機,有點匪夷所思。

更奇怪的是,想毒死劉肥,有一杯酒就可以了,為何畫蛇添足倒兩杯毒酒?難道另一杯就是為劇情好往下演?

皇家宴席,有專門的禮儀官提前安排好座位,當然怎麼安排,肯定要提前請示皇帝和太后。絕不會出現到了現場,你推我讓的狀況。呂后也應該提前知道座位的安排,她不首肯,禮儀官不敢讓劉肥坐上首。

這個故事不高明!

第三件事,殺害親孫子前少帝劉恭。

劉恭這個名字不知道是哪個資料傳出來的,《史記》上沒有前少帝的名字記載,姑且就叫他劉恭吧。

劉恭是漢惠帝的庶長子,因為皇后無子,便將他過繼給皇后為嫡子,繼承了皇位。劉恭後來得知,自己並非張皇后親生,生母被殺了,小孩子口出怨言:等我長大了就造她的反!

呂雉女魔頭的形象可信嗎?她違逆祖訓大封諸呂,其實另有苦衷

呂雉聽到後很擔心,謊稱小皇帝有病,將他囚禁於永巷,不久殺害了他。

皇家庶子被領養的情況屢見不鮮,小孩子說幾句怨氣話,沒人會把這事上綱上線。因為一句話殺了親孫子,除非呂雉毫無人性。事實上並非如此,她的母性還是非常純良的。比如她的女兒女婿都去世後,她憐惜小外孫孤苦伶仃,特地冊封女婿小妾生的兩個兒子為侯,讓他們陪伴外孫。

對外孫如此體貼,對親孫子如此殘忍,人格分裂了?在宮內呂雉想要殺一個人,完全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覺,這個消息又是如何傳出來的呢?

怎麼看,這三個故事都像是誇大,或者乾脆是無中生有的編造、可信度極低的傳聞!

司馬遷作為一個史學家,他在材料的選取上,必然會有自己的判斷,選擇自己認為可信的材料,再加以文字塑造。我們無法得知,司馬遷從哪裡獲得這三個故事的原紀錄,難道其中的漏洞他看不出來嗎?

不是看不出來,是故意為之!

司馬遷人生最大的悲劇就是被漢武帝施以宮刑,因而,他從骨髓裡反感皇權的獨裁。受恩師董仲舒影響,他篤信《春秋公羊傳》的“湯武革命”思想,主張對無道君王的暴力革命。

呂雉女魔頭的形象可信嗎?她違逆祖訓大封諸呂,其實另有苦衷

對外戚政治,司馬遷充滿鄙視的態度。比如衛青,在司馬遷的筆下,顯得非常卑微,甚至有點猥瑣,相反屢戰屢敗的李廣卻形象高大。宋人黃震在他的《史記評林》中,一針見血地點出,這是司馬遷個人好惡表現出來的不公平:

“凡看衛霍傳,須合李廣看。衛霍深入二千里,聲振華夷,今看其傳,不值一錢。李廣每戰輒北,困躓終身,今看其傳,英風如在。史氏抑揚予奪之妙,豈常手可望哉?”

“抑揚予奪”,全在司馬遷之手!司馬遷當初受刑,是因為“欲沮貳師,為陵遊說”。貳師將軍就是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也是外戚。司馬遷因為詆譭李廣利,替李陵辯解,惹怒了漢武帝獲罪下獄。

宮刑對司馬遷來說就是一次生不如死的煉獄,他在《報任安書》中,飽含血淚,寫下了自己受宮刑之辱的心路歷程:

呂雉女魔頭的形象可信嗎?她違逆祖訓大封諸呂,其實另有苦衷

“行莫醜於辱先,詬莫大於宮刑......僕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黨戮笑,以汙辱先人,亦何面目覆上父母之丘墓乎?雖累百世,垢彌甚耳!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

司馬遷忍受著比死還要嚴重的宮刑之辱,承受著九轉回腸的劇痛,偷生於世,為的就是這部他認為重於泰山的《史記》。所以,他的筆端註定充滿感情色彩,充滿強烈的愛憎。《史記》能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就是因為這是一部附著了司馬遷靈魂的著作。

不過,客觀地說,《史記》的這種筆法,本身就違反法了史書寫作保持中立的基本法則。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史記》不被承認是歷史,僅作為文學作品。這是有一定道理,比如司馬遷對項羽、郭解、李陵等人的刻意美化,及對劉邦、衛青等人的貶抑,就明顯有違公允。

當然,呂雉這個外戚政治的始作俑者,也是司馬遷鞭撻的對象!

呂雉女魔頭的形象可信嗎?她違逆祖訓大封諸呂,其實另有苦衷

作為一名政治家,對政敵展開清剿殺戮是可以理解的,對無辜者或者無關緊要者枉開殺戮,絕不是一位謹慎的政治家應有的舉動。

呂雉是一個非常小心謹慎的政治家,她死後留下一個謎:在明知有白馬之盟的情況下,她為何冒天下之大不韙,大肆封諸呂為王為侯?

很多人認為,這就是呂雉個人的私慾膨脹。這麼說略顯淺薄,我認為她的這個舉動,跟“謹慎”二字有關。

劉邦在登基後,曾經與大臣們斬白馬起盟:“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呂雉稱制後,先後冊封呂氏五人為王,十多人為侯,公然違背了劉邦的祖訓。

呂雉這麼做,目的很簡單——對抗功臣派勢力集團!

每一朝開國,最麻煩的一件事就是功臣勢力過於強大,所以才不斷出現誅殺功臣事件。西漢開國也同樣面臨這個問題,劉邦在有生之年,解決了異姓諸侯王的威脅,但是對功臣派已經無能無力。

呂雉女魔頭的形象可信嗎?她違逆祖訓大封諸呂,其實另有苦衷

漢惠帝仁弱,又英年早逝,這副擔子落在了呂雉肩上。

功臣派有威脅嗎?當然有,否則呂雉去世後,怎麼會發生周勃、陳平、灌嬰等人的滅諸呂行動?只是西漢開國功臣內部並不團結,所以沒有發生針對皇權的叛亂。

事實上,在劉邦去世前,功臣派已經有所行動。有人曾向劉邦告發,說樊噲會在劉邦過世後,協助呂雉謀害戚夫人母子。劉邦震怒之下,讓陳平周勃去斬殺樊噲。這件事動機很明顯,是想借劉邦的手,除掉呂雉的黨羽。

漢惠帝駕崩後,呂雉更加孤單,朝中除了一個被孤立的審食其值得信任,她真的是孤家寡人。在兒子的靈前,呂雉連哭的心思都沒有,乾打雷不下雨。張良的兒子張闢彊一語點醒夢中人,他對陳平說:

“帝毋壯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請拜呂臺、呂產、呂祿為將,將兵居南北軍,及諸呂皆入宮,居中用事,如此則太后心安。”

皇帝駕崩,嗣君年紀小,你們把著兵權,太后怕你們,只有讓呂家人掌兵權,護衛皇宮,她才會心安!

呂雉女魔頭的形象可信嗎?她違逆祖訓大封諸呂,其實另有苦衷

陳平等照做,果然呂雉的哭聲才情真意切起來。

呂雉的這份謹慎小心,貫穿了她稱制的八年。這期間,她做了三個動作:

  • 其一,大封諸呂,培植呂氏集團掌握朝中實權;
  • 其二,劉呂聯姻,通過婚姻關係收買劉氏諸侯王,結成同盟;
  • 其三,擴大封侯面積,將諸侯國國相、劉氏子弟、開國未得到分封的功臣,及部分親信大臣等,批量封侯。

這三個動作可以用一條理由解釋:培植對抗功臣派勢力的政治聯盟。人們只看到呂雉大封諸呂,其實這僅是她動作的一部分,呂氏比較顯眼,是因為呂氏最可信。

當呂雉走到生命終點站時,她依然放心不下江山社稷。呂雉知道,她死後漢室江山更危險,她只能靠呂家人來替她站崗值哨,所以,她再三叮囑呂產呂祿:

呂雉女魔頭的形象可信嗎?她違逆祖訓大封諸呂,其實另有苦衷

“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為變。必據兵衛宮,慎毋送喪,毋為人所制。”

為了防止大臣有人作亂,你們必須牢牢把握兵權,連我的葬禮你們都不能參加!呂雉很英明,她的預言果然發生了。遺憾的是,她所信非人,呂家人不爭氣,被功臣派翻了天,還給呂氏強加了“謀反罪”,落得滅族下場。

這場政變,不光呂家賠光光,連後少帝,及漢惠帝其他尚在世的三個兒子,全部被誅殺,惠帝嫡系一脈從此斷絕!

可見,呂雉戰戰兢兢的十餘年,不是神經過敏,她違逆劉邦的祖訓,大封呂氏,自私不是主因,對抗功臣派勢力才是真正的動機。也由此可見,呂雉不大可能無事生非地虐殺戚夫人,更不大可能加害劉肥自找麻煩。至於殺親孫子嘛,這事笑笑而過吧。

呂雉女魔頭的形象可信嗎?她違逆祖訓大封諸呂,其實另有苦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