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的朴樹雖已不再年少,在他心中神聖音樂面前,仍還是那個少年

人們說他活的詩意。他集才華於一身,卻孑然一身,出道二十幾年名下沒房沒車,不圖名利,只為音樂,幾乎從不接商演,一直過著如名般”樸素“的生活。在魚龍混雜的娛樂圈裡,出淤泥而不染的堅守著本心,為了心中神聖的音樂,純粹的像個少年。

46歲的朴樹雖已不再年少,在他心中神聖音樂面前,仍還是那個少年

他就是音樂才子—朴樹,本名濮樹,1973年出生於南京,1996年簽約”麥田音樂“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99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我去2000年》也是憑藉此專輯被人們所熟知。專輯中《白樺林》朴樹將感情發揮到極致,讓我們知道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天空依然陰霾依然有鴿子在飛翔,誰來證明哪些沒有墓碑的愛情和生命。“人間有情,可戰火是無情的。我們能夠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哪些花兒》也是他和周迅出演高曉松《那年花開》的片尾曲,只是他自己也沒有想到他和周迅從戲裡飾演的情侶走到了戲外,更沒想到正如他所唱”我們就這樣各自奔天涯“的結束。

46歲的朴樹雖已不再年少,在他心中神聖音樂面前,仍還是那個少年

2003年11月28,推出自己的第二張個人專輯《生如夏花》。也正是這張專輯讓他名聲大造,榮獲第10屆全球華語音樂內地最佳男歌手獎,事業進入高峰階段,各種榮譽不斷找上門。專輯當中《且聽風吟》裡他唱到”時光真瘋狂,我一路執迷與匆忙,依稀悲傷,來不及遺忘,只有待風將她埋葬“懷念與釋懷。《colorful days》中”我多彩的人生,從不失去激情“ 他是個不甘的少年。《生如夏花》“驚鴻一般短暫,像夏花一樣絢爛”追求生如夏花,死若秋葉的純然之境。專輯中11首歌,都是一個少年的夢與青春。

46歲的朴樹雖已不再年少,在他心中神聖音樂面前,仍還是那個少年

他在成名之後卻如《生如夏花》中“我是這耀眼的瞬間,是劃過天邊的剎那火焰”火焰般慢慢的淡出大眾的視線中。因為他不想停留在那個地方,停留在那個時刻,他不想被自己的貪慾和軟弱綁架。對於朴樹來說,寫歌是自發的,他不想讓它變成工作,他不想離他心目中認同的音樂越來越遠。他後來發文《十二年》他說到

從一開始,就厭惡這個行業,並以之為恥。電視上的明星們令人作嘔,我毫不懷疑我會與他們不同。後來與這行若即若離的那些年,被裹挾著,半推半就著往前走,邊抗拒邊享受著它給予我的恩惠。錢,名聲。一度沾沾自喜,而且頗有些年迷失其中,沉湎於享樂,無力自拔。直到老天爺收走了賦予我的所有才華和熱情。09年合約斷了的時候,我真的鬆了口氣。我不要哦再過那種生活,我需要一整段時間來搞清楚,我到底想要什麼,要幹嘛。我不可否認我心存的偏見“在我眼中,明星這個詞昂貴而無趣。而這個行業,保守,短視,貪婪,僵死,像塗脂抹粉的屍體。甚至比起二十年前更加無恥。”

朴樹為了他心中神聖的音樂,放下了名利,闊別了舞臺,去用心尋找自己心目中所認同的音樂。他曾一度抑鬱,所幸的是他的妻子吳曉敏在這個時候出現,並且一直陪伴照顧他,最終帶著對音樂的熱愛他走出了抑鬱。

46歲的朴樹雖已不再年少,在他心中神聖音樂面前,仍還是那個少年

2014年7月16日,他發佈了同韓寒合作的《後會無期》電影主題曲《平凡之路》。《平凡之路》一經發布取得了多家電臺榜單冠軍的成績,還獲得了51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時隔十年的少年再次歸來。雖然歲月再他臉上留下了痕跡,但在大多喜歡他的聽眾心中,他依舊是那個白衣少年。人們對他的記憶還停留在《生如夏花》“驚鴻一般短暫,像夏花一樣絢麗”的如花少年,可他經過歲月的沉澱與自身的經歷,頓悟出“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迴歸平凡。

46歲的朴樹雖已不再年少,在他心中神聖音樂面前,仍還是那個少年

2017年1月9日,朴樹發佈消息,3月和4月在上海,杭州的兩場演唱會將會延期舉行。延期的原因是拿不出新歌,專輯還沒有做完。其實對歌迷來說,不唱新歌,歌迷也能接受。可是朴樹自己卻接受不了,他對待音樂的態度,對待喜歡他的歌迷,對自己負責。他在自己錄製的VCR片段中稱;

演唱會對於我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希望它不是草率的。我希望我準備的足夠充分,我希望我有一個飽滿的狀態,我想有一次好的經歷。

後來還在頭條上面發文向已購票的粉絲和主辦方等所有相關人員鄭重道歉,賠償。朴樹永遠是那麼的真實,對自己求嚴,他不取悅任何人,只做自己。拿不出新歌,沒有好的狀態就推遲演唱會,換做是其他歌手會這麼做嗎?

46歲的朴樹雖已不再年少,在他心中神聖音樂面前,仍還是那個少年

終於在2017年4月30日,朴樹推出了第三張專輯《獵戶星座》收錄了《平凡之路》《在木星》《清白之年》等11首歌曲。這也是他出道23年,讓歌迷等的最久的一張專輯,整整14年。這14年間他曾一度自我麻痺,他討厭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厭惡世俗哪些複雜的事,他喜歡自己待著,覺的安靜,在逃避,躲清靜,追求安逸,以為便是修行。當他不斷的在瞭解自己之後他又像是回到了少年時期,純碎的像個孩子,只做自己想做的,該做的。他對音樂的熱情依然未減,他想一直做下去,只做自己心目中最好的音樂。正如他所說“修行並不是躲在清靜的地方唸經打坐。而是在人世中面對各種困境。在兵荒馬亂裡得到安寧百度不侵,才是真修行。

46歲的朴樹雖已不再年少,在他心中神聖音樂面前,仍還是那個少年

從聽你的《生如夏花》到《平凡之路》儘管你已不再年少,但你永遠你是歌迷以及喜歡你的人心目中的那個音樂才子,白衣少年。有多少人活成了自己所厭惡的樣子,唯獨你是我們所渴望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