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创新“三合”机制 确保小麦赤霉病防控到位

蒙城县2020年小麦生产196.2万亩,针对小麦赤霉病大发生态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站在保障粮食安全、保证小麦优质的高度,提前谋划,抓紧抓实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截至4月16日,全县防控面积150万亩,占小麦面积的76.5%,其中统防统治面积达120万亩。

一是行政三合。蒙城县委、县政府领导强化政治站位,亲自研究部署、督导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实行“三长”负责制,即县长、乡(镇)长、村长是各自管辖区域的防控指挥长和第一责任人,层层签订防控责任状,压实责任,把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与乡镇村年度目标考核挂钩、与乡镇村扶持政策挂钩、与个人年度考核挂钩,把防控责任落到实处。

二是筹资三合。创新性采取“财政补助、农户自筹、乡镇配套”的“4+2”防控物资和“5+2”统防统治作业服务费资金筹措方式,即县财政每亩补助物资采购资金4元和统防统治作业服务费5元;农民每亩自筹物资采购资金2元和统防统治作业服务费2元,不足部分由乡镇配套。统筹资金,联防联控。

三是技术三合。气象部门加强精准预测,加大气象信息发布频次;农技部门加强小麦“四情”监测,制定印发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明白纸并强化技术培训;农机部门制定机械防控操作技术规程,农技、农机、农气密切协作,适时召开气象专家联盟会,确保防控精准化。

四是统防三合。农民连片地块采取植保无人机作业施药;种植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采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村庄附近、障碍物较多的小面积地块采取人工施药,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田,真正实现快速、高效。

五是监管三合。植保机械后台数据监管,重点监管植保无人机飞行高度、速度和亩施药液量,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加装信息监测系统;人工重点现场监管药液配比;于5月中旬开展人工防效调查,取消防效差地块的作业费补助,确保防控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