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時間已定,民法典——對法考的影響有多大?

民法與我們的生活聯繫十分密切,小到去菜市場買菜、租賃房屋,大到結婚離婚涉及的夫妻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等,這些都與民法有關。而即將出臺的《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


兩會時間已定,民法典——對法考的影響有多大?

對於法考生來說,《民法典》的出臺絕對是一件大事兒,因為它直接關乎到民法的複習。民法在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乃至司法考試中都佔據著重要地位,它是法考18個考查科目中單科分值最高的科目,可以說是複習的“重中之重”。

兩會時間已定,民法典——對法考的影響有多大?

我國自建國以來曾先後四次起草民法典,但結果均告失敗。2017年3月全國人大通過《民法總則》,並宣佈2020年完成整部民法典的編纂工作。就在2019年12月16日,全文共計1260條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對外公佈,全文共七編,分別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

近日2020年兩會召開時間也進行了確定,這也意味著民法典即將出臺。值得注意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生效後,各單行法廢止,且依附於單行法的相關司法解釋也必將廢止。

法考歷來喜歡考新增知識點,2017年《民法總則》出臺後,2017年的司法考試就對《民法總則》的內容進行了考查。如果《民法典》出臺之後,本著“新法必考”、“新增必考”的原則,法考考查的內容也會涉及到《民法典》,因此考生們一定要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