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閱讀是終身學習的基礎

早期閱讀不是提前開始的識字教育,它是指嬰幼兒憑藉色彩、圖像和成人的語言以及文字來理解以圖為主的低幼兒童讀物的內容的過程。早期閱讀的意義不在於“書”。而在於閱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成人不僅傳遞著社會經驗。也在傳遞著愛的信息。

早期閱讀不僅可以豐富和擴展嬰幼兒對外部世界的認識,使他能夠在書中再認出他已熟悉的事物。也能夠使他看到現實生活中很少能看到的東西:而且可以豐富幼兒的詞彙,提高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觀察、思維能力,有助於思維的發展。

早期閱讀是終身學習的基礎

閱讀推廣人

1.什麼時候開始早期閱讀

中央教科所課程教材研究所戴汝潛先生提出:“儘早閱讀是兒童智力開發的關鍵,也是啟迪知識與智慧大門的‘金鑰匙’。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再次重申“儘早閱讀就是一切!”

9個月的嬰兒對書的興趣會使他想去動手翻書,但由於此時的手部小肌肉和手眼的協調能力還沒有發展好,動作很粗魯,往往一把抓過好幾頁。他想看書,但可能把書拿顛倒,嘴裡還會喃喃自語。在大人開來,與其說他是在讀書,不如說他是在玩書。14個月的時候,孩子開始能夠看圖指物比如,家長一邊用手指點著圖片“香蕉”,一邊告訴孩子:“這是香蕉,寶寶最喜歡吃香蕉”讓孩子注意到香蕉的特徵。“香蕉黃黃的,彎彎的”然後立即讓孩子指認香蕉“告訴媽媽.哪一個是香蕉?”兒童能夠正確認知。一歲半以後,孩子的語言開始進入飛速發展的飛躍階段此時孩子已經能夠說出圖上的東西。

由此可見,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對書面語言產生了興趣。在兒童語言發展關鍵期內.我們應及早的為幼兒提供完整語言的學習機會有關研究表明。早期閱讀已提前至零歲開始,0-3歲是培養閱讀興趣和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對孩子潛力的開發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2.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正確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積極探索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他使人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在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滿足。從興趣人手,激發幼兒的內部動機,可以保證幼兒閱讀活動的順利進行並取得積極的閱讀效果。因此,引導和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是培養幼兒閱讀習慣的重要環節。

(1)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精心選擇適合幼兒閱讀的色彩鮮豔、形象具體、直觀、富有情趣的書籍,以圖為主,圖文並貌,以引起幼兒閱讀的興趣。

(2)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書,如知識類、童話故事類、自然科學類、美工操作類等.讓幼兒從中獲得多方面的教益.滿足幼兒多方面的興趣。

(3)根據幼兒閱讀能力與興趣的變化,堅持定期更換新的圖書。在出現新書時,向全體幼兒介紹,引起幼兒興趣發動幼兒從家帶一些圖書,互相交流講述,互相交換閱讀,這樣既可以提高幼兒閱讀的興趣,又可以使幼兒體驗分享的快樂。

(4)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在幼兒看書之前,老師向幼兒提出一些有關書中的內容、情節的問題,使幼兒帶著問題去看書,滿足其求知慾和好奇心。

(5)鼓勵家長有意識的帶幼兒去圖書館、書店,閱讀或購買一些幼兒讀物。

(6)另外,教師應開展豐富的讀書活動,如:圖書超市、製作圖書、故事比賽、智力競賽等.激發幼兒對圖書的濃厚興趣。

這樣,天長日久,不僅能讓幼兒充分的感受到濃厚的讀書氣氛,而且能培養幼兒喜歡讀書的習慣,滿足其求知慾和好奇心。

早期閱讀是終身學習的基礎

親子共讀

3.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

幼兒某種習慣的形成.從一定程度上說要依賴某種情景的反覆出現.為幼兒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是培養其良好閱讀行為習慣的前提,閱讀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兩方面物質環境方面,我們必須給孩子提供一個光線充足、環境優美、寬敞、安靜,有文化氛圍的活動空間。裡面放置的書櫃、書架等傢俱要方便幼兒隨意取放書籍,要符合各年齡層次、不同身高孩子的生理特點。閱讀場所牆面顏色不宜過於鮮豔或黯淡。需淡雅,給人一種安詳、和諧的感覺為佳只有這樣的環境,才能穩定幼兒情緒.才能讓孩子不受環境干擾而把精神專注在圖書上。

閱讀精神環境主要是指閱讀的氛圍.這對幼兒來說是極為重要的。0-6歲孩子的言行大多來源於模仿,如果孩子身邊的夥伴、教師、父母喜愛看書,有良好的閱讀行為習慣,那麼,這些行為肯定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除此之外,教師的引導性、鼓勵性語言,放些輕音樂創設輕鬆的氛圍也是在創設良好閱讀環境時必須考慮到的。

4.正確指導幼兒閱讀

大家都知道.幼兒的能力是有限的,閱讀活動帶有很大的盲目性、隨意性和依賴性,因此需要成人的正確指導而教師的作用就在於為幼兒提出明確的閱讀目的,提出一定的任務和要求.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能,並從閱讀過程中體驗閱讀的樂趣。從而產生閱讀的願望只要教師適時抓住時機.對幼兒良好閱讀行為進行強化.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早期閱讀是終身學習的基礎

親子共讀

4.1參與幼兒的閱讀.並及時給予知道

如:為幼兒朗讀圖書時,邊講邊向幼兒示範看書、翻書的正確方法。及時鼓勵認真看書的幼兒,使幼兒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

4.2啟發幼兒思考在引導幼兒閱讀的過程中,應提出一些問題讓幼兒動腦思考,這樣才能使閱讀成為一種積極的活動。如:閱讀故事《大黃貓進城》.在講述過程中,可向幼兒提問:大黃貓為什麼找不到外婆家?如果你迷路了,你會怎麼辦?⋯-.讓幼兒思考理解故事的內容並結合實際說出自己的辦法。或者讓幼兒續編故事結尾、給故事起名.都是啟發幼兒思考的好辦法。

4.3與幼兒交流讀後感

讀完一本書,應與幼兒交流一下讀後的感受一方面可以瞭解孩子的閱讀情況,另一方面可以瞭解孩子的思想感受我班有個孩子.閱讀的習慣很差,看書時總是一本書大概翻上幾頁就換書為了培養他的閱讀習慣,我先請他帶著任務去看書。如:請他看完樹後給大家講,每當他講完一個故事,無論講的好否,都鼓勵他:“今天一定認真看書了,所以講的有進步,繼續努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他看書有了明顯的進步。他很願意通過看書與老師、小朋友做更多的交流,得到老師和夥伴的讚許與肯定在不知不覺中就養成了較好的閱讀習慣

5.制定閱讀規則.養成良好習慣

如果說興趣是引起幼兒行為的內部動機,規則則是約束幼兒行為的外在要求。由於幼兒行為的堅持性、自控性差,制定相宜的規則是限制不良閱讀行為習慣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促使孩子有目的、有意識養成良好閱讀行為習慣.確保閱讀效果的重要保證制定閱讀規則,要根據閱讀環境和實際情況而定如要保證閱讀室安靜,可在牆面上貼“靜”、“請小聲說話”等標語並要求幼兒輕輕的走路、輕輕的拿放圖書。若為避免擁擠,則應根據閱覽室場地大小相應的限制人數。如為加強自控能力.可在每一次的活動前提出念讀、默讀的要求。又如為閱覽室整齊、美觀、有秩序,幫助幼兒形成良好閱讀習慣,我們則應該制定“一頁一頁在書角翻閱、不折疊、不在圖書上亂畫”等要求。當然,能在閱覽環境中提供膠水、剪刀、訂書機、透明膠、白紙片等供幼兒修補圖書的工具的話,就能更進一步激發幼兒愛護書籍的良好行為。綜上所述,制定規則,不僅便於教師指導和管理.還能幫助幼兒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公共道德意識。

早期閱讀是終身學習的基礎

親子共讀

6.早期閱讀是否要讓孩子識字

這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幼兒具有識字的能力大家普遍認可,但具備這樣的能力是否就要讓他們識字,大家意見不一,許多人提出關鍵是怎樣教。我們開展早期閱讀總體目標是將閱讀活動融合到幼兒綜合素質的發展中,以激發幼兒閱讀識字興趣,掌握正確地閱讀方法,培養幼兒對書面語言的敏感性,幫助幼兒實現圖畫符號和語言符號的順利轉換。同時提高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思維綜合能力。

其實識字和閱讀是不可分的,不能脫離閱讀談識字識字是閱讀的基礎.但是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能識字在閱讀中自然識字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語感。

有關研究已經表明,缺乏良好的早期閱讀經驗的兒童.入學以後會有學習適應上的困難他們往往不會用食指和拇指一頁一頁的從前往後翻書.而是用手去抓書:他們常常把閱讀看成是一件自己能力所不能及、或者沒有意思的事,缺乏閱讀興趣;他們即使認識了一句話中的每一個字.卻不能把所有字的意義連貫起來.完成對整個句子意義的理解,表現出閱讀理解能力差的問題。

中國的漢字是由點、橫、豎、撇、捺等基本壁畫構成的,具有典型的方塊型特點一個漢字就像一幅畫.是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結合的產物,也是幼兒愛學的一個關鍵所在。因此.我們在指導幼兒閱讀活動時可以與識字緊密結合起來.利用生動有趣的形式,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利用幼兒生活環境,周圍的一切有利因素,激發幼兒識字的興趣。

讓幼兒在耳濡目染中自然習得一些兒童讀物中高頻字、常見字和獨體字,為幼兒有效地進入兒童讀物得閱讀,掃清一些文字上得障礙識字要服務於閱讀.同時可以在閱讀中鞏固與提高識字。

早期閱讀是終身學習的基礎

親子共讀

7.結語

總之.早期閱讀對人生成長進步產生重要的作用.它們是幼兒增長知識、開拓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徑.對幼兒進入書面語言階段的閱讀將產生深遠的影響。為了新世紀的挑戰,適應新世紀的要求,我們有責任引導幼兒展開興趣的雙翼.翱翔天空.去探尋那浩瀚無邊的知識海洋。

早期閱讀是終身學習的基礎

大咖繪本館聯繫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