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結直腸癌診療指南》發佈,此次更新重點強調直腸癌患者希望保留肛門應該怎麼辦

#健康過五一#

近日,2020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結直腸癌診療指南發佈。該指南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張蘇展教授、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李進教授、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徐瑞華教授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蔡三軍教授等帶領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結直腸癌專委會指南編寫組編寫。

“對於初始不可手術但可能轉化的患者,應選用高轉化率治療方案。”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陳功教授帶來非轉移性結腸癌治療的指南更新內容與解讀,“對於有梗阻的患者不建議腹腔鏡手術,可置入腸道支架,以提高一期吻合率,減少永久性造口和傷口感染。對於2期患者的風險分層,當高危因素T4(結腸癌根據國際抗癌聯盟TNM分期分為1—4期,其中T是指腫瘤浸潤腸壁的深度。T4一般是指腫瘤侵犯漿膜層,甚至侵及到周圍鄰近組織或器官。)與低危因素錯配修復蛋白缺失(dMMR)同時存在時,應優先考慮T4,即此時患者應被評估為高危。”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袁瑛教授聚焦轉移性結腸癌治療的相關更新。袁瑛指出,對於轉移灶潛在可切除的結直腸癌患者,將所有的單純雙藥化療均從Ⅰ級推薦改為Ⅱ級推薦。將三藥化療方案中的5-FU推薦計量下調為2400-3200毫克/平方米。針對BRAF V600E突變,姑息治療增加達拉非尼+曲美替尼+西妥昔單抗治療推薦。姑息三線治療增加新藥曲氟尿苷替匹嘧啶。針對HER2擴增,姑息三線治療增加抗HER2靶向治療。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章真教授帶來直腸癌治療部分的指南更新內容與解讀。章真表示,此次更新重點強調直腸癌患者器官保留的相關問題。首先,增加了對具有強烈保肛意願的患者進行分層標準;其次,強調對保肛意願強烈的患者應加強術前新輔助放化療,以提高縮瘤效果,降低局部復發和治療毒性,提高保肛率;最後指出,在術前放化療中,5-FU和卡培他濱的推薦等級相同,但卡培他濱口服方案在同步放化療中使用更為便利。術前輔助放化療後,應等到5-12周再行手術治療,以使放化療毒性得到充分恢復,降期效應充分顯現。

“疫情終將過去,醫務人員將繼續進行腫瘤患者的防治工作。”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張蘇展教授指出,“CSCO指南作為全國應用最廣泛指南之一,將持續更迭和幫助結直腸癌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