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思念丈夫寫下一首詞,纏綿悱惻,委婉含蓄,餘味無窮!

據陳祖美《李清照簡明年表》:“公元1118至1120年(重和元年至宣和二年),這期間趙明誠或有外任,清照獨居青州,寫下不少閨怨詞,其中《鳳凰臺上憶吹簫》便是比較出名的一首。

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

宋代: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這是寫詞人醒來後的情形。日上三竿,金爐香冷,詞人一片慵倦,無心疊被,懶於梳妝。每一句中都流露出詞人心緒的低沉抑鬱。

李清照思念丈夫寫下一首詞,纏綿悱惻,委婉含蓄,餘味無窮!

為何詞人竟然如此慵怠寡歡呢?“生怕離懷別苦”,原來是離愁縈繞於心!“多少事,欲說還休”,這句是說有很多心事想要傾吐,可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怕說出來更加愁苦。“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意思是自己近來又瘦了,不是因為病酒,也不是因為悲秋,而是因為別情。

李清照思念丈夫寫下一首詞,纏綿悱惻,委婉含蓄,餘味無窮!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這是詞人回憶其離別的情景。離別之時,詞人有千萬個不捨,將離歌一遍一遍地唱,卻仍舊沒有留住丈夫。

“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這兩句又從別前轉到別後,概括了雙方別後相思的感情。下片後半段將詞中所寫的“離懷別苦”推向了高潮。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詞人立於小樓終日凝望著遠方,期盼丈夫早日歸來。丈夫外派,不知何時歸來,從今詞人便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思念丈夫寫下一首詞,纏綿悱惻,委婉含蓄,餘味無窮!

李清照與趙明誠婚姻美滿,情深意篤。心愛的丈夫即將出遊,作為妻子,情知無法挽留,離恨別苦自然難以盡述。此詞寫與丈夫分別時的痛苦心情,寫得纏綿悱惻,委婉含蓄,餘味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