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都在看的國學,莊子,讓我們別那麼苛刻

六十分的人設也很棒

我們不用為了別人做到100分,也不要去要求別人100分。一個對自己苛刻的人,對別人也容易苛刻。我們要尊重一個人的實際情況。不去拼命拔高自己,更不能強制性地想要改變別人。

很多人不知不覺地被概念框住,所以莊子說,要說概念的話,只有一個大概念就是“天地”。天地萬物不同的命名都是人定的,概念越多,人越容易變死板。

中國人都在看的國學,莊子,讓我們別那麼苛刻

莊子說,一件事情,可以還是不可以,都有它的道理,沒有絕對的。道是走出來的,不是一個死的行為準則,說你按照這樣走,就是道。事物的名稱是人給定的,因此,不要被名稱限制住。

什麼叫活在概念裡?就是你認為這樣才是,這樣才對,不這樣就不行。

譬如,一個朋友認為揹著吉他的就不是成熟、穩重的人,然後就關閉了他們之間的信息通道。事實上,是否彈吉他根本無法說明一個人成不成熟、穩不穩重。很多人活在愛情這個概念中,認為愛情是什麼樣子的,都有一個成見在那裡。譬如認為愛情是浪漫的;愛情就是對方應該為自己付出等等。你會發現實際發生著的生活不是這樣的,愛情沒有概念可以遵循,它未必會帶來婚姻。如果活在概念中,很容易對愛情失望。

從道的角度看問題,就是從更大的視野、更長遠的角度看問題,這樣才能看到萬物的平等。人會被各種價值觀左右,但如果沒有偏見,就會從容不迫地活出自己的人生。


中國人都在看的國學,莊子,讓我們別那麼苛刻

關於本書

林光華,1979年生,江蘇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首都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研究道家哲學、魏晉玄學,熱愛文學寫作。曾赴中國香港、臺灣以及德國等地學習,美國喬治城大學訪問學者。已出版專著《老子之道及其當代詮釋》《魏晉玄學“言意之辨”研究》,教材《老子解讀》《莊子解讀》,文集《假如人生沒有回憶》。致力於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與現代心靈生態的探索。

內容簡介:

莊子在思維上很通透,在情感上很灑脫,在生活中很有趣,他解構了世間所有的尺子,生成了一種獨立自由的人格。莊子思想具有極強的自省與批判精神,以語言、卮言、重言的獨特寫法,生成了一種最不容易被概念化與意識形態化的活潑文本。《莊子》這本書為我們打開了很多扇門,道術,生死,天人,美醜,善惡,真假,夢醒,……每一扇門都是通向自由的方便法門。本書立足學術,面對現實,針對工業化與信息化時代的焦慮、困頓、頹喪等實際生活處境與心靈生態,系統講解了《莊子》內七篇,引領我們通過自省與批判,解除外在的尺子;通過修身與功夫,解除內在的尺子,身心合一,萬物一體,合乎大道而能遊刃有餘。


用聲音詮釋青春

用觀點凝聚力量

和同齡的他們

一起閱讀經典

激揚新時代

中國人都在看的國學,莊子,讓我們別那麼苛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