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之道,非學不易

1_荀子——學習之道

可概括為七個方面。

聖人之道,非學不易

一是蛻:學習不能滿足於已有的成就,應該不斷地有所發明,有所進展,日漸而月進,並且使之產生質變。

二是虛:虛指的是學習態度。虛者,虛心、謙虛也。

三是一:“一”是專一、專心致志的學習,“學之道,貴以專”。

四是靜:“靜”,指的是心要靜,而摒棄一切雜念。

五是積: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六是師:“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有了好的老師,便可以好學,“得賢師而事之,則所聞者堯、舜、禹、湯之道也。”

七是友:荀子提出,學者應“親友”,以求得在治學上的“好善無厭,受諫而能誡”,即不斷地得到批評和指正,而日有所成。

2_孫子——韜略之道

聖人之道,非學不易

意指文韜武略。中國的韜略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實為傳統文化之瑰寶,歷史遺產之精華。韜略猶如雙刃古劍。輕用其芒,動即有傷,是為兇器;深若藏拙,臨機取決,是為利器。願學者得其精髓,重其所用,發揚古道,利國利民。

教練不是知識訓練或者技巧訓練,而是一種拓展信念與視。

3、管子——教練之道

聖人之道,非學不易

野的能力和習慣的培養;教練猶如一面鏡子,反映當事人的真實現狀和侷限,同時引發對方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給對方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教練的使命就是——因成就他人而成功!

4、韓非子——統馭之道

聖人之道,非學不易

統馭理論:“精誠為道,運籌為術,組織為器,人才為本,制度為體,文化為魂”,帶你修煉六個方面的能量,幫妳完成從攻城略地到運籌帷幄、從創業有成到基業長青的驚險一躍,成長為新經濟時代的新型領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