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上加喜》走進內蒙古奈曼旗,打造“相親+”節目新模式

馬舞起,人歡騰,載歌載舞喜相迎。本次節目團隊來到了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奈曼旗擁有著浩瀚的沙漠,是中國四大沙地生態率先逆轉的地方,還有碧波浩渺的沙漠淡水湖,獨特的奈曼怪柳。藍天白雲,襯得節目現場身穿民族服飾的老百姓們一團紅火。

“相親+地方特色”

傳遞多姿多彩民族文化

《喜上加喜》每期節目都將當地的民風民俗、特色元素與節目本身進行糅合。從節目的開場,到嘉賓的談吐,再到嘉賓的服飾等等都與當地的元素緊密掛鉤。例如在奈曼旗這一期,包括女嘉賓的家鄉是奈曼旗杜貴嘎查的地域劃分,就與中國的大部分地市劃分稱謂有所不同,舞臺選址在遼闊的大草原,男女嘉賓的民族服飾極具有民族特色。通過在節目中融入地方元素、民族風情,一方面讓節目本身內容更加充實,擁有更多的元素點綴,另一方面也使得這些少數民族文化以及地方特色文化,以節目為載體,得以在大眾中呈現與傳播。

《喜上加喜》走进内蒙古奈曼旗,打造“相亲+”节目新模式

“相親+扶貧脫貧嘉賓”

潛移默化傳遞國家政策

在這個脫貧攻堅的大時代背景中,當地的適齡青年把大好的青春投入到了家鄉的扶貧建設,他們的付出一起助力當地擺脫貧困窘境,取得一個又一個前所未有的成就。在嘉賓講述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傳遞了節目內含的價值觀。嘉賓們都是普羅大眾的一員,通過他們讓觀眾們看到原來普通人也可以做到不普通。通過節目將新時代青年昂揚向上的面貌進行展現。

第三期節目的主嘉賓是尹玲豔,身為扶貧幹部的她,需要深入百姓家,每天在村裡出東家進西家,搞扶貧工作。每天的重要工作就是不停地入戶,不停地和老鄉聊天,因為從這家到那家,走門的話挺遠的,為了提高效率,就經常抄個近道。中國有千萬個“尹玲豔”,這些青年扶貧幹部,他們都沉住氣,紮根在基層,奉獻在基層。

《喜上加喜》走进内蒙古奈曼旗,打造“相亲+”节目新模式

除了扶貧幹部,嘉賓的選擇也涵蓋了當地的農民群體的全貌。一號、三號與四號男嘉賓可以說是農民群眾的代表,一個是剛脫貧的上進農戶,一個是十年的種田大戶,一個是先富帶動後富的現代“新農民”典範。無論是脫貧還是致富,他們之所以能達成今天的成就,無一不是靠著自身的勤勞肯幹。在得到國家幫助時,能夠努力改變自己,抓住機會,這都是讓青年人敬佩的事情。

《喜上加喜》通過選擇恰當的相親嘉賓,通過嘉賓的故事,傳遞著勤勞、自律、熱愛民族文化的價值觀念,值得點贊!

《喜上加喜》走进内蒙古奈曼旗,打造“相亲+”节目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